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旧司镇经济发展目前状况及贫困原因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07 浏览:120501
论文导读:
【摘 要】2012年以来,旧司镇按照“工业增强实力、农业调增打基础、城镇建设上水平、和谐稳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使得旧司的农业、工业和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均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其贫困目前状况仍然存在且局部严重。分析贫困成因、探索旧司发展新路子,走出贫困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经济发展;贫困;探索发展
旧司镇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境中部,它由过去的旧司乡、高洞乡合并而成,于2013年1月3号撤乡建镇。国土总面积200.8平方公里。现辖32个行政村i、1个社区,12918户50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达20300人ii。主要养殖桑蚕、种植藤茶。

一、旧司镇经济发展状况

2012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13571.41万元,粮食总产量2145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iii。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省道讨橙线贯穿境内,32个行政村公路畅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推进作用。农业产业以桑蚕、藤茶种植为主;重工业以重晶石矿石开采、初加工为主,经济效益正在逐步凸显出来。
(一)在道路建设方面,全镇公路304公里,通过了111.54公里,还要扩建67公里。除此之外,还有在响应龙凤经济协作区的号召下要修建或者已经在建的五高二铁。道路的修通在推动镇劳动力就业转移和经济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二)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旧司镇素有“白龙乡”之称,桑蚕是旧司的一项传统产业。目前全镇桑蚕种植面积7000亩,其品种主要以优质的龙桑14号、"711"为主,年发种量达9000张以上,年产蚕120余吨。同时,根据产业特性,积极引进民营企业,以蚕茧深加工生产为龙头,带动桑蚕发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努力形成“国家增税、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良好局面,把桑蚕产业培育成为旧司镇的支柱产业之一。除了传统企业桑蚕的大力发展,油桐的种植和生猪的养殖宰割也是旧司镇现在重点发展的产业经济。
(三)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探索新模式。旧司镇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先后在大岩板、李家院子等村以高标准兴建了300多亩藤茶基地;在马家沟兴建了120余亩藤茶种苗基地。新模式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做到优势凸出。加大对萤石旧司镇经济发展目前状况及贫困原因策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重晶石矿石加工生产,延伸和提升产业链条,力争产值突破亿元,税收过千万元。
(五)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逐步推进。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会有200万元左右的投入。实行每户500元的补助资金,把高危房居民搬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在2009年,实行帮扶。扶贫,不仅针对本身经济状况进行转变,还包括对当地人民的思想革新。

二、旧司镇贫困目前状况与特殊困难成因

跟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政策实行的脚步,旧司镇着手探索新模式,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工业经济,该镇的经济有了显著的飞跃。但是,我们必须理智的看到,贫困仍然是旧司镇很普遍的情况,贫困仍然如影随形。
(一)旧司贫困面积广量大,贫困程度深。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全镇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还有5434户20300人,占人口的46.3%。49.8%以上还处于贫困线下。贫困群众还存在交通运输难、就医难、上学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主干道虽有省道讨橙线,但急需改道升级,通村公路标准低,全镇经济循环路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宽度只有3.5米,不方便两个方向的车同时行进。而且公路质地属于油换沙,不利于大型车辆的长期通过。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主干道都变得难以通车。70%以上农户人畜饮水存在安全隐患,电力和通讯设施还比较落后。虽然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优惠多,但是,资金和项目经过很多中间环节后,到位的资金和项目和国家给予的大打折扣了,导致一些配套政策很难落实。民族地区优惠度很低。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3571.41和900多万元,特色产业基础薄弱,没有规模工业企业,农要以外出打工经济为主。
(四)教育方面亟待改善。在旧司镇的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有100人左右,占到了总人数的55%,教师资金比较短缺;在教学方面,硬件设施和技术人才更是十分短缺。学成的不愿回归家乡,外面的不愿进来;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上,由于全镇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多是老人和小孩,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就会显得尤其空缺。老人不善于也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业辅导。而众所周知,教育是通往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之路,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当那么多的孩子由于在学前、小学和初中没有受到正规或者全面的思想人格和学业教育,可能很难走出村子,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很容易造成二代或者三代贫穷。全镇5万左右的人口,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占40%以上。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劳动力更为虚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小学有2145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200多人之多,这么多留守儿童的存在,不仅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镇经济发展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五)在村镇建设管理上,其人事变动快,人员少,工作量多复杂。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更换了5任主任。由于科学、和谐发展水平低,环保理由突出,做农户的工作难且多,因此在执法过程中难度大。旧司镇的城镇化水平不到30%,还处在原始阶段。缺少项目支撑、资金投入少,使得在路面、路灯、人行道和楼房修缮等方面无从下手,更不利于管理。
(六)镇经济发展缺乏带动,旧司镇全镇有4座煤矿,其中只有2个可以开采,还面对着环保整改;3个电站中一大两小,由于地形地势的制约,发展水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农业造成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桑蚕1万亩,但是没有深加工,经济效益附加值低,农民的参与积极性还没被带动;旧司镇在人才方面也匮乏,由于条件差,水平低,许多优秀人才流失,更加无法带动经济发展。(七)社会事业发论文导读:府开始,落实相关工作,让政策惠于民。政府还应趁着龙凤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契机,积极为本镇企业牵头,走出去。(五)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助推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修建引用水池,努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理由。加强各类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搞好病险水库的治理,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搞好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利用好耕地。加强
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
由此可见,在影响旧司镇贫困成因中,各项指标均不能达标。无论是交通、企业、村镇管理还是劳动力方面都十分薄弱。一部分由于自然因素决定,一部分由于自然因素决定后影响。阻碍旧司镇经济发展的因子繁多,因此,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方案、开展扶贫工作时,一定要综合考虑,从全局出发。

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助推旧司镇的经济发展

旧司镇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片区经济产业转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出了努力。为使旧司摆脱贫困目前状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旧司镇还要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
(一)发展交通事业。“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论是建国初,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都是相当有指导作用的。旧司镇的交通目前状况是及其贫乏的。其交通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务也十分艰巨。加宽道路、更换沙质、兴修通镇公路,打通通往外界和外界进入旧司镇的生命之路,对于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培养经济发展人才十分有现实作用。
(二)要大力发展本地企业,回流外乡务工人口。劳动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40%的人口为外出务工,不论是给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是子女的教育安全理由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旧司镇可以发展本镇优势企业,吸引当地人口的回流。用企业挽回流失的劳动力。这无论是对经济还是社会安全都有着绝对的推动作用。劳动力回归,不仅推动产业发展、可以让人们摆脱贫困、有效缓解“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的社会现象。
(三)要做活做优农业产业,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齐头并进的大农业。抓特色产业,着力培育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走好“结构调整、项目带动、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班子建设”五条扶贫路子。按照挖掘优势,突出重点,做大做强的原则,坚持立足优势抓产业,围绕基地争项目,依靠科技抓效益,面向市场抓流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凸现,特色明显的产业化雏形。立足旧司传统优势和发展实际,突出抓好桑蚕、藤茶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抓好1000亩桑蚕样板基地建设,稳步壮大桑蚕基地,扩大形成产量好、质量高、效益优的桑蚕生产基地iv,通过招商引资和利用民间资金加大对桑蚕下游产品开发,为“丝绸之乡”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发展壮大藤茶生产基础,力争形成主导产业。贫困地区应坚持立足发展第一产业,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从而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要抓好服务项目,政府搞好带头作用。全镇以“三项活动”继续开展为契机,牢固树立“企业第一”的服务理念,思想统一。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采取全程服务、跟踪问政、负责到底的服务措施。从镇政府开始,落实相关工作,让政策惠于民。政府还应趁着龙凤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契机,积极为本镇企业牵头,走出去。
(五)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助推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修建引用水池,努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理由。加强各类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搞好病险水库的治理,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搞好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利用好耕地。加强干线路网和农村公路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交通运输困难。
(六)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活力。需要镇、村级领导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投入机制。以连片开发和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实验区和国家建设“龙凤经济发展协作示范区”为契机,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配套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各类资金,对村级基础设施改造、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地作用,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建立党政领导带队、部门直接帮扶的联动机制v。通过政策引导、舆论鼓励,为有志于扶贫开发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先后有15家农业龙头企业实行与贫困村进行联姻,实行村企共建,达到贫困村为龙头企业的原材料第一车间,企业为贫困村的加工车间,把贫困村农户的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格局。旧司镇一旧司镇经济发展目前状况及贫困原因策略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定要抓住机会,用企业和村级捆绑,开展良性互动。
(七)抓扶贫搬迁和转移培训,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政策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实施上的。扶贫一系列政策实施就是为了让贫困地区民众走出贫困。所以,扶贫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应该是广大苦难民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人们,让他们逐渐拥有技能去创造财富。近几年来,旧司镇通过科技服务网络,对贫困村干部、村民实施全方位技能培训,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科技对农业农村解决贡献率由30%提高到45%;以劳务技能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契机,培训农民,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了贫困农民劳务增收的新渠道vi。
对于留在村镇里的散户和人口,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各种条件的许可程度,由县统筹安排,开办多层次、多形式、多项目的长短期培训班,教会他们几门实用技术,回到各行各业岗位上去发挥作用。
(八)可以充分发挥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优势,发展旅游文化。旧司镇素有“鄂西小桂林”之称,山水美丽多姿,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悠久的牛王节世代流传,独特的地龙灯于世仅有,三棒鼓享誉省内外,上刀梯、抛菜刀、耍连交棒等绝活久赋盛名。来旧司镇可以穿越老峡河谷,游玩新峡平湖,探寻刘家大洞,品赏富硒苞谷酒,饱食网箱鱼vii。体验民族风俗、淳朴的农家特色。对于久居城里的人们来说,可以体验农家乐,感受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大自然近距离接触,呼吸来自大自然的纯净,拥有绝对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二还要注意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质量保证。在让旧司镇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能为当地人民带来收益和财富,走出贫困。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转变旧司贫困目前状况,利用一线实践经验,结合各村实际情论文导读:-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深思.经济论坛,1995(05):6-7.注释:i32个行政村中有25个纳入整村推进帮扶。每个村200万元。分年度实施,每年1—2个。ii这里所说的“贫困人口”不包括非农人口,仅指农业人口。iii来自于《2012年度旧司镇政府工作报告》。iv在来凤县的“十二五规划”中,给旧司镇布局的桑蚕养殖
况,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融入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图中,为旧司镇早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尤力.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教育[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04):10.
[2]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
[3]韩斌.走出贫困-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深思[J].经济论坛,1995(05):6-7.
注释:
i 32个行政村中有25个纳入整村推进帮扶。每个村200万元。分年度实施,每年1—2个。
ii 这里所说的“贫困人口”不包括非农人口,仅指农业人口。
iii 来自于《2012年度旧司镇政府工作报告》。
iv 在来凤县的“十二五规划” 中,给旧司镇布局的桑蚕养殖基地是

1.6万亩。

v出自于《来凤县扶贫开发办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2012年12月10日。
vi来凤县扶贫办2010年的《【联动】来凤县贫困人口状况与动态监测机制调研报告》
vii 来自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FUZTdaczg9m3So1VxztE44OM-
ywWBqmAirvMpIm43_WyxmyQkJ5txlgfBTJ4BZF7HRswV6k_PaD_LnW2DBr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