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40 浏览:144331
论文导读:趋势,随着年份的增加,我国隐性养老金债务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0年各年上升尤为明显。三、政策倡议根据国际经验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针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缺口,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养老金收入,减少支出。同时,开设遗产税作为养老基金的专项来源,发行养老金特种债券,必要时注入财政资金都是解决养
【摘要】因涉及每个人当前的或潜在的切身利益,养老金改革已成为当前人们热议和期待的理由之一。历史形成的“双轨制”造就了养老金的不公平,也成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养老金机制最难啃的硬骨头。人社部近期表态,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如何并,怎么并,用多长时间并仍未有清晰路线图,改革仍在继续。对养老金双轨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实现养老保障的全国统筹,是实现全国养老保障制度协调发展的必定要求,更是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只有实现了全国统筹,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动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条块分割的发展目前状况,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关键词】养老保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一、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成因

建国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建国以后,我国以现收现付作为养老保险的收付制度;上世纪80年代进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筹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理由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保险制度,并以企业保险和个人储蓄作为补充,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王智斌,2007);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标志的混合型养老保险体制(孙祁祥,2001)。自此开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付制度由原先的现收现付制度逐步转变为“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的改革,为了兑现养老金支付承诺,政府在操作上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的缴费资金,从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理由。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称,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1.7万亿元缺口。2011年12月20号,由郑秉文(2011)主编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发布,报告显示我国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在201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缺口共计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亿元。可见,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在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过程中遗留下的历史理由,使部分积累制的持续性遭到质疑,这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二、隐性债务精算模型与实证分析

国内学者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理由研究较多。王燕、徐滇庆(2011)等人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分析了我国养老金改革的影响;高建伟(2004),齐艺莹、陶萌(2011)和李丹(2009)分别测算了我国2000年、2007年和2008年的隐性债务规模。本文采用李丹(2009)在《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中使用的模型,测算了我国2005-2010年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根据“[2005]38号”文件中对职工的分类,养老金隐性债务由“老人”隐性债务、“老退休中人”隐性债务、“新退休中人”隐性债务、“在职中人”隐性债务四部分组成。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我国2010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十分巨大,达到741617.6873亿元,为2010年GDP总量的184.85%。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增长趋势,本文又计算了其他年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结果如表2所示。图1的折线图更好地反映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增长趋势,随着年份的增加,我国隐性养老金债务总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0年各年上升尤为明显。

三、政策倡议

根据国际经验和实证分析的结论,针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缺口,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养老金收入,减少支出。同时,开设遗产税作为养老基金的专项来源,发行养老金特种债券,必要时注入财政资金都是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有效策略。当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容纳养老保险基金,更难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想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既重要又严峻。
参考文献:
[1]乐海燕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国际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8期
[2]李光勇,曾珠.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述[J].人口学刊,2002年04期
作者简介:
马世祥(1965-),男,籍贯:河北冀州市,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科员,主要业务:养老保险,研究方向针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rbxlw/lw26114.html上一论文:关于的中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