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影响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788 浏览:120899
论文导读: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化进程的必定结果,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对的重大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由于隐蔽失业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自然出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与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影响
1674-0432(2013)-20-64-1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及目前状况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义

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能从农业部门抽走且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必定现象,是在二元结构的消解中实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农业生产中边际生产率为零时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

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前状况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的拉尼斯-费模型,可以把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分成3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村剩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其中的第2 个阶段,即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0,但小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农业总产出因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下降,转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不足,贸易条件开始有利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利润逐渐减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目前状况具体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且超过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剪刀差收益转移,可以使农业劳动者的转移收益预期为正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定发生,并体现出以下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具有自主性和随意性,除经济理由和自身发展的影响外,不存在强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强制性压力,是否转移到第二和三产业,完全由农民自主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以兼业为主,其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动性和短暂性,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多向性,农业向非农业流动,跨区流动,同一区域和同一产业内流动,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之间流动。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

2.1 积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不仅可以获得较高收入,还能形成科学和意识,促使其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并学到各种管理技能和实用科学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社会产出总量,推动经济增产。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和金融等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有利于推动消费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变了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2 消积影响

农村人口流动正大量减少农村居民对土地的劳动投入,从而导致农业生态和生产条件恶化。农田耕作效率下降,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有的地区甚至造成田地荒芜,直接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年轻力壮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弱化,发展特色农业和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较为困难,造成农村耕地利用效率低,甚至耕地荒芜,从而造成耕地资源浪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的难度加大,并使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3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策略

3.1 创新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就业环境,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具有享受教育和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同等权利,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2 加强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及策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的保障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个人储蓄或积累等社会保障体系,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理由。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农民工合理流动。

3.3 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

加强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技术转移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并且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3.4 构建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要建立维护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尧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政府应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供求双方创造高效尧全面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服务。
作者简介:林露,女,吉林松原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实习员。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jlxlw/lw4656.html上一论文:对于“菜贱伤农”的经济学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