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论经济鱼类保护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27 浏览:31541
论文导读:
摘 要:鱼类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消失受人为的影响很大,爱护并培育它,则不断增殖,用之不竭。若酷捕滥捕,势必减损,甚至绝种,这是生命资源的共同规律。在天然水体内,除少数特殊水域外,都栖息着多种鱼类,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条件,种群间常保持一定的均衡,这就是生态平衡,种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某些种类或种群间的环境条件与某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它的数量就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优势种,反之,就是稀有种,保护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有经济价值的优势种类,但某种鱼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数量虽少,亦在保护之列。在实际工作中保护是易行的,所以常首先考虑,只有当保护措施无法实现时,才采用人工繁殖等策略。
关键词:亲鱼;天然产卵场;仔幼鱼;营养条件;繁殖条件
:A
1 亲鱼保护
大量捕杀产卵亲鱼,通常不是在生物界本身,而是人类自己。有些鱼如鲤、鲫等栖息水底,平时不易捕捞,只有在繁殖时期才从底层起浮,捕产卵鱼至今还是我们捕鲤、鲫鱼的主要策略。如果不加限制的这样捕下去,势必影响鲤、鲫鱼的资源增殖。其他鱼类虽不一定在产卵季节捕捞,但繁殖时亲鱼都是高度集中利于捕捞的。也往往以捕捞产卵群体作为主要捕捞手段。
对产卵亲鱼保护,要视种类措施。洄游鱼类除了在产卵场上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外,还要在洄游通道上限制捕捞,淘汰酷渔具。而定居种类则主要在区域性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
繁殖保护工作应包括:建立相应管理机构,组织和向渔民宣传,自觉遵守与维护国务院分布的繁殖保护条例;确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在禁区周围立明显标志;公布、宣传违章捕鱼的惩罚制度,积极护鱼者要给予奖励;限定网目大小改造或淘汰渔具;组织科研力量,加强繁殖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研究,制定有科学依据的繁殖保护措施。
2 天然产卵场保护
保护鱼类正常生殖活动,使受精卵发育孵化、仔幼鱼在产卵场正常活动以及顺利降河,是保护产卵场的主要目的。
为此,首先要确定各种鱼类自然产卵场地点,评价产卵的规格与作用,制定常年性的与季节性禁渔区和禁渔期。产卵场保护区域范围依据如亲鱼数量、水文条件与繁殖条件的优劣、仔幼鱼的活动范围及移动路线等条件而划定,根据对上述条件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确定禁渔区和禁渔期,一般在小型湖泊、水库河流可规定一定时间内,全库、全河实行禁渔的办法,即季节性“封湖”,而对大形水域,只规定区域性。禁渔期长短,要根据“繁保”对象的生殖特点、产卵适温、当年当地水文条件来决定。多数鱼类产卵时间与发洪水、水位上涨、水流增加、水色变浑联系在一起,一般产漂流性的鱼类,主要抓住汛期中产卵活动时间来建立产卵场禁渔期。
产卵场保护工作包括三大不利因素的制约,即人为、自然、生物3个方面。人为不利因素的制约包括限制捕捞、建立禁渔期、防止污染,严禁在产卵场上堆积木材,挖掘石砾、割取水草等;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制约很多,现在主要是指防止产卵场干涸,保持稳定水位的理由,要保持稳定水位,往往不是水产部门所能决定的,必须有其他部门的协助才能解决;生物敌害的制约,要求在保护对象的繁殖前期,凡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组织捕捞力量强度捕食鱼及食卵鱼类,或围拦无害区,蓄养、亲鱼让它在无害区自然繁殖等办法加以解决。
3 仔幼鱼救护
幼鱼是扩大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保护幼鱼,使其生长、成熟、繁殖后代,合理地加以利用,是保护鱼类资源自然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经济鱼类的幼鱼未达到捕捞规格前要禁止捕捞。造成幼鱼损失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幼鱼被搁浅、干涸引起死亡,幼鱼对水位变化反应迟钝,常随水溯浅水区索饵,不能及时退出被隔离水域,后因水分蒸发耗尽而死,或被“涸泽而渔”,这种现象较多出现在西北、东北湖区。
救护对象的大小要视鱼类生物学特点与经济需要决定,有时因经济需要又能增产,常把救护对象规定在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阶段之前。但是,在天然水域里,常常以达到第1次成熟个体大小为最小捕捞尺寸,因为最小捕捞尺寸的规定,是从鱼类生长特点出发,把捕捞尺寸定在鱼类生长强度发生转折的附近,这样既保护了鱼类强度生长阶段不被捕出,又保证鱼类起码有一次生殖机会使鱼类种群能正常补充。
某些多年生命周期的鱼类最大增重是在第3次性成熟之后,因此,这样一些鱼类的最小捕捞尺寸,不宜在首次成熟时的个体大小上面,而定在第3次性成熟之后的个体大小上更为有利。
对于捕捞幼鱼为主要对象的酷鱼:密眼网(特定时间、地点捕野杂鱼的网具例外)。鱼鹰等应酌情限制或淘汰,电、炸、毒鱼法则要禁止。避开幼鱼被搁浅在隔离水域的办法,可挖掘深水沟,及时放水,或捕捞放回原水域。
4 营养条件的改良
给湖泊水库施肥。由于水域面积大,水文状况不易掌握,以及在实施中需要肥料的巨大数额。目前尚不能广泛进行,但由于我国养殖对象的特殊,鲢、鳙等都是温水性的食物链极短的鱼类,施肥最易奏效。多年来已经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5 繁殖条件的改良
国内外已有不少地区与单位开始在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遭到破坏的水域模仿天然条件建造了人工鱼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水量小、水位低的年份或缺少作为产卵基质的水域内建立人工产卵场,补偿自然产卵基质的不足尤为必要。自然对草上产卵鱼类来讲淹没了大片陆草时,就没有必要建立人工产卵场。
建立人工产卵场的可能性早为我国渔民某些渔法所证实。他们扎结草把,漂浮在水面上,诱捕草上产卵鱼类如鲤、鲫等,既起到了人工产卵巢的作用,又能诱捕鱼类。
每1种鱼类的性产物发育与成熟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当短缺某一条件时,则会导致性腺成熟过程的抑制或破坏,综合条件包括水温、氧气、水流、底质论经济鱼类的保护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光照、产卵附着物等,纵使具备大部分必须条件,但缺少产卵基质(草、石砾)时,这些鱼也难于产卵。在河流中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除必要水温条件外,水流与水位变动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简介:刘桂艳(1970.10-),女,汉族,中专学历,吉林省镇赉人,吉林省镇赉县水产总站,长期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王玉辉(1972.7-),男,满族,专科学历,吉林省镇赉人,吉林省镇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长期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lw/lw1209.html上一论文:探索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