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消费对苏州经济发展驱动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5 浏览:8056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对于消费在苏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消费的演变规律、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趋势,为苏州更好地培育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消费;消费结构;苏州经济;驱动力
引言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应该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由原来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教育、消费、通信不断升温,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苏州,作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和要求也日益明显。本文将着重研究苏州市消费的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苏州经济的驱动作用,以期为苏州消费的优化升级以及苏州地区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提出些许见解和倡议。

一、消费驱动力机制研究

(一)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支配作用,以及消费结构适应、影响和决定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动态表现为“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总量) 扩大→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相互推动、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平衡关系。
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的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41) 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总量、速度、结构及其传播扩展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与包括最终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内的产值使用格局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消费领域的情况下,新的产品和新的消费方式将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导致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和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淘汰产能过剩的产业和陈旧过时的产品,刺激新产品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由于人类的发展的自然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生产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从而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
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需求导向规律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别是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需求,不仅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而且通过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二)影响机理: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即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消费对苏州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而通过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市场机制作用下,不同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在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推动产业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受居民收入提高和需求上升规律的影响和作用,经济社会必须不断淘汰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高耗型产业,加快形成更好层次的消费品供给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绿色环保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并通过市场机制、产品供求机制和产业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推动各种消费品产业之间原有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的根本性转换,以及满足投资产业和出口产业的新需求。
其次,消费结构在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产业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下,推动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和需求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持续高涨的现实状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意味着那些收入弹性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趋向于较快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而推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最后,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扩大,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将最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消费品质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最终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表变量,对苏州全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ume)作为苏州居民消费的代表变量,另外考虑到投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est)作为投资的代表标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消费和投资两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的数据区间为1991-2011年,指标和数据选取均来自苏州统计年鉴(2012年)。
图1反映了1991-2011年苏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基本变动趋势。由图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苏州市GDP、居民消费、社会投资都获得了大幅的提升,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他们的关系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1991-2011年的论文导读:构。2.苏州产业结构变动选取苏州市1991-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数据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数据,数据来源依然是《苏州统计年鉴-2012》,如图3、图4所示。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州地区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1年底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以下;第二产业工业长期保持在
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拟合的回归方程: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个方程的R平方十分接近于1,F统计量足够大,即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D.W.接近2,不存在序列相关。
(2)方程(Ⅰ)的相关系数R-squared=0.998562,无限接近于1,即十分接近完全线性相关,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消费和投资是苏州市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如净出口等对GDP的影响十分有限。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与GDP呈正相关的关系:居民消费需求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2.343%,社会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

1.056%。其中,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3)方程(Ⅱ)说明苏州居民的消费对GDP的影响存在一阶滞后效应,即当下的苏州GDP水平不仅受到这一期苏州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上一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且这一期的GDP水平与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日新月异的进行和发展,就没有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4)方程(Ⅲ)说明居民消费不仅直接影响GDP,而且通过投资对GDP构成间接影响。另外,这种消费对投资的影响也同样具有滞后性。

2. 贡献率分析

利用苏州1991-2011年的数据,统计消费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可得到以下结论:
(1)1991-2011年期间,苏州消费对GDP增长的影响趋势较为平稳,而苏州的投资对GDP影响的波动非常之大;
(2)在这21年中,苏州投资对GDP的影响要大于消费对GDP的影响,这也说明苏州政府比较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消费虽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消费需动机制。

(二)苏州居民消费结构拉动苏州产业结构的增长

需求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以生理要求为主导的需求——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需求——追求时尚和个性的追求。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成长阶段(农业——工业——服务业)与需求结构的这三个变化阶段是相对应的。

1.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目前,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如下表。(见表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主要按照“衣食——住行——康乐”的路径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衣食”向“住行、康乐”升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衣食相关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与住行相关的耐用品所占比重会迅速上升,与“康乐”相关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二阶段是“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即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而与医疗保健、娱乐等相关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则继续上升。在这两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升级持续时间约在15-20年左右,以耐用消费品占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开始下滑为结束标志。
从表中罗列的苏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州的消费结构升级总体已经完成第一个阶段,并已逐渐进入第二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成就明显,并未呈现出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明显的二元结构。

2. 苏州产业结构变动

选取苏州市1991-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数据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数据,数据来源依然是《苏州统计年鉴-2012》,如图

3、图4所示。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州地区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1年底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以下;第二产业工业长期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并呈增长的态势,但自2004年过后其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中;第三产业服务业飞速发展,2004年之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苏州三产业的劳动力的分布与三产业在GDP的分布比较接近,两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3)苏州地区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趋势基本符合一般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的规律,发展较为良好。

3.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

(1)居民消费的食品支出不断下降,苏州农业的GDP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相应下降。
(2)居民消费的居住支出自住房体制改革后逐步攀升,住房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以及投资的一大热点,导致2005年以前我国的房地产及紧密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部门出现过热现象。但是随着近年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苏州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3)受医疗和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苏州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上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上述三项支出比重共计3

7.94%(为城镇与农村的平均值),共同拉动了苏州服务业的发展。

三、苏州居民消费目前状况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苏州居民现阶段的消费呈现消费对苏州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以下特点:女性的消费意愿要相对强于男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频率的加快和花在消费上的时间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愿为相应地增强,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程度对人们消费意愿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储蓄比例和消费者的消费期望成反比,这就意味着当人们更倾向于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储蓄额和储蓄比例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意愿为受到抑制。
在此次调查中,还着重调查了苏州市区居民“衣食、住行、康乐”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期望可以找到苏州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一些规律。

(一)食品消费

经过统计,每名消费者平均每月花在食品上的金额为1317元,这和之前相比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苏州市民花在食品上的消费还是比较高的。
以下是苏州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年鉴统计资料: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苏州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11年末,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

7.3%,食品所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这与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向符合的。

在对食品的选择上,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有76%的人选择,其次是“营养成分”有63%的人选,然后是“色香味”、“”、“吃饱”、“购买场所”、“品牌”,最不被关注的是“导读:
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民选择食品的时候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和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再是一味的价廉物美。
在外出就餐的地点选择上,被调查者中有67%更愿意和家人去“传统中餐厅”消费、就餐,有20%的则更经常和家人去“苏州风味特色餐厅”就餐,有8.3%的人则偏好在西餐厅就餐。这也说明,如今在吃的理由上,仍然较为偏爱中式传统餐厅以及地方小吃店,体现出十分浓重的本土情节。

(二)住房消费

在关于购房需求的理由上,有29.2%的受访者表示的确挺需要购房,有22%的受访者表示准备购房做投资用,有17%的受访者表示将会等待房价下跌之后再购房。此外,还有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虽然有购房需求但是由于收入较低暂时无力购房。
在有关房贷月供的承受程度的理由上,有33.5%的受访者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4,有43.4%的人则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3,这两部分的人群比例综合相加将近80%,这也说明目前苏州居民受到房价过高和工资相对较低的影响较大,消费者的住房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交通出行消费

在每个月在交通上的花费的理由上,有34%的人选择了“500元以上”,显然这些人基本都拥有私家车;在没有私家车的受访者中,“50元以下”、“50元至150元”、“150元至300元”、“300元至500元”四个区间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0.4%、25.7%和25.7%、12.1%。这也表明当居民拥有了私家车之后,其在出行上消费上的花费将大大高于没有私家车的居民。而随着苏州私家车拥有者的不断激增,相信苏州居民的交通出行费用将会不断大幅度的增长。

(四)教育、医疗、休闲消费

“崇文重教”一向是苏州地区一直尊崇和引以为傲的城市精神。在此次调研中关于教育投入的理由上,有41.6%觉得“应该多投入,知识是人生的必需品”,有44.8%的人认为“应该多投入,社会竞争激烈,需要自我提升”,从中也不难看出苏州居民十分重视教育理由。
在年均医疗保健支出上,“500元以下”、“500至1000元”、“1000至2000元”三个区间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6.1%、27.9%和23.6%,这直接反映出了苏州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直接费用比较的低,大部分的费用实际上都能通过医保进行减免和抵扣。这也可以说明苏州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还是较为迅速的。
如今,休闲已经成为了工作人群空余时间必不可少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消费方式方面,排在前几位的是上网(79%),看电影(46.7%),读书(43.8%),运动健身(37.6%)和旅行(35.7%)。旅游消费方面,受访者平均每年外出旅游1.77次,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平均达到6927元。外出旅游的人中,55.5%人选择在国内(省外)旅游,有23.4%的选择在省内旅游,8.2%的人选择在苏州市内范围旅游,7%的人则会选择去国外旅游。以上调查数据也表明,苏州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且消费档次有所提高。旅游更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的重要休闲方式,作为苏州地区特色之一的旅游产业,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四、提高收入,培育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一)调整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要想做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就要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落实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有正常的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加大收入再分配中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助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和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
苏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已经做的比较领先,但是完善的空间很大,紧迫性也很强。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加快实现苏州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要拓展住房消费。政府、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应该各行其职,相互配合,释放住房需求。二是要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鼓励民办大学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三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的休闲娱乐消费产业。随着苏州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中心、大型超市、体育健身馆、餐饮店、KTV等作为市民业余娱乐消费最常去的场所在某些地方仍没有配套建设,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消费潜力。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苏州作为旅游大市,应该继续大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苏州政府应当规范旅游市场,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措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硬环境

一是加快与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存在的理由已经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相消费对苏州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当大的负面影响。要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转变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状况,让农民买得起家电并且用得起,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提高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为居民购物提供更大的方便。做好各种售后服务、技术服务,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消费市场法制建设,完善消费市场软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保证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可以真正的安心消费。要在垄断产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消费选择。政府应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支持和帮助建设畅通并且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时滞”。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督。政府还应加强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如账目公开、行业检查、舆论监督等,使有关企业出于竞争和公众的要求来平抑和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0
[2]董高峰.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研究论文导读:理由分析,商,2012(8)许进杰.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消费经济,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P21-22。安萌.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岛市潜在消费者的实证调查.消费经济,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唐鸿铃,雷亨顺.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经济纵横,2005年第6期(总第191期)
及大消费行业的配置——美、日、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与启迪[J].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专题策略报告(2010年1月10日),P1。
[3]葛培初.苏州居民消费目前状况与理由分析,商,2012(8)
[4]许进杰.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J].消费经济,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P21-22。
[5]安萌.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岛市潜在消费者的实证调查[J].消费经济,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
[6]唐鸿铃,雷亨顺.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经济纵横,2005年第6期(总第191期)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zd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