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蒙元建筑艺术语言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68 浏览:45561
论文导读:本精神。草原民族的猎牧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催生并强化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敬畏的情感态度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他们的生活依赖于大自然,但又绝不“竭泽而渔”,他们明白,只有崇尚自然,珍爱生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那些大自然的财富才会永不枯竭,能够永续利用,这是草原民族最朴素的可持
【摘要】蒙元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体,蒙古民族文化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域的各民族族群共同创造的,这些民族相互间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族际承继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草原民族对于文化的态度一直是包容的,文化的融合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本文深入研究蒙元文化,挖掘适合于建筑艺术表现的语言文化符号,并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元素,可以提高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使建筑单体融于城市的大文化环境当中。
【关键词】蒙元文化,建筑艺术,建筑语言,浩大壮美,图腾崇拜
: A

蒙元文化应用于建筑艺术领域,是表现建筑艺术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与发展蒙元文化的关键支点。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不但可以拓展建筑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主题,而且能准确地表达建筑的意境。蒙元文化应用于建筑艺术之中,是表现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张扬个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与发展蒙元文化的支点。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整体优势,可以拓展园林的表现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主题,确切地表达建筑的意境。只有深入研究蒙元文化,挖掘适合于建筑表现的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元素,将其潜在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建筑文化,提高建筑文化品位,才能够使建筑融于城市的大文化环境当中。

一、基于民族风情的物化形象语言

文化是把人们联系起来,使人们趋向统一、凝聚的因素。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容纳和导向范围,各种文化体系由于文化本体的文化特质或文化基因的不同个,在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各自的性格特征、风格、形象和文化风貌,从而形成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以文物遗留物身份出现的文化成果和文化现象,则往往是所属地域文化、历史时段或文化种群“形而上”的积淀、凝聚和物化。
文化形态的认同基于一个群体的共同认可,是对某种价值观的群体性指向,对其所属主体的心智模型、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力量凝聚有着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其时、其地、其种群的完整文化和文明状态的集中体现,以文化现象表示出“这一”文化形态的文化属性、特征及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别,而其中许多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以物化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作为完整的历史和地域文化体系,其文化层级不仅属于思想、精神层面和意识形态反映的抽象思辨的“形而上”,更是有形的物质创造的“形而下”;而艺术物化形象则是文化主体在物质创造活动中,把心灵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的结果。
图1 呼和浩特内蒙古博物馆
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民族以“毡帐,“穹庐”为居,蒙古包是适应游牧民族的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虽然蒙古包现在已经不是蒙古族主要的居住建筑,但蒙古包团圆、好客的文化内涵仍然有价值。园林中运用蒙古包,可以重现蒙古风格。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直接引用变为间接采纳,例如吸收蒙古包的“哈纳”造型,同样可以塑造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设计为例,广场的南面引用了构成蒙古包的“哈纳”,与下沉广场相连接,广场是观看演出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宽阔的舞台可使百余人同台演出(见图1)。“哈纳”造型是演员出场的地方,既体现出使用功能,又显示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增添了和谐的民族认同感。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民族的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它是最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住宅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园林建筑的造型与建筑装饰能直接表达园林的风格。现在,虽然蒙古包已经不是蒙古族主要的居住建筑,但蒙古包团圆、好客的文化内涵仍然是有价值的,园林中运用蒙古包,可以重现蒙古风格。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直接引用变为间接采纳,例如吸收蒙古包的穹窿式顶盖造型,同样可以塑造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氛围。除了传统的建筑造型,还可以将蒙古族文化中的某些特色鲜明的形象用于园林建筑。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中心广场设计为例,广场四周围是四大文化建筑——博物馆、图书馆、民族剧院和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民族剧院建筑造型来源于有地方特色的男女头饰造型(见图2),体现蒙古族浓郁的歌舞民族特色;图书馆的建筑造型以三本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典籍——《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为原型,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体育中心的造型以“金马鞍”( 见图3)抽象而来。

图2 鄂尔多斯剧院
图3 鄂尔多斯艺术馆

二、基于游牧文化的浩大壮美理念

崇尚自然、珍爱生命是蒙元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民族的猎牧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催生并强化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敬畏的情感态度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他们的生活依赖于大自然,但又绝不“竭泽而渔”,他们明白,只有崇尚自然,珍爱生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那些大自然的财富才会永不枯竭,能够永续利用,这是草原民族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成吉思汗曾经提出“伊克伊”(意为大和谐)思想,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反对人与大自然相对立,掠夺性地利用自然,主张尊重和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当权者和民众的关系上,表现为强调合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生态理念扩展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内蒙古境内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上分布着宽广的草原,自东向西顺序依次是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草原是蒙古族生活的地方,也是蒙古族赖以存活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与蒙古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蒙古民族因草原而生息繁衍并发展强盛,草原是蒙元文化的载体,蒙元文化依托草原得以延续。通过对内蒙古地质地貌景观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独具蒙元文化特色的园林样式。如内蒙古博物馆新馆的室外环境设计,在建筑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利用建筑外观的面积铺就人工假草和河流,再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宽广无垠、河流的蜿蜒曲折。
呼和浩特是一个蒙语名,它的汉语名是“青色的城”,位于华北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论文导读:
遗址、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和明清时期的寺庙艺术等,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显示了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呼和浩特已建设成为一座经济繁荣发展、极具时代风貌和民族特色的城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呼和浩特管辖着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四个区和托县、和林县、武川县、清水河县四个县及土左旗一个旗。目前在四个区内建有满都海公园、青城公园、新华广场、如意广场、铁木真广场、伊利广场及其他广场和多处公园及绿化带。
英雄主义是草原文化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浓缩 崇敬英雄,倡导英雄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这一点,在草原民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蒙元文化汇集了草原民族的英雄文化,并使之更加完善。成吉思汗曾提出“在平时应像牛犊般的驯顺,战时投入战斗应像扑向野禽的饿鹰”的英雄观。英雄主义表达的是草原民族所崇敬的一种坚韧顽强、永不言败的英雄性格(见图4)。
图4蒙古族舞蹈
 蒙元建筑艺术语言的发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图案在蒙语里统称为“贺乌噶拉吉”,是蒙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图案在蒙古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反映。常用的传统图案有云纹,犄纹、回纹、盘长、卷草、几何纹及动植物等。这些图案形象鲜明地表达了蒙古民族率真、自然、质朴的民族性格。图案中包含着吉祥的含义,是蒙古族吉祥文化的载体,蒙古族传统图案中“云纹”象征吉祥如意;“犄纹”表示五畜兴旺、牧业丰收;“盘长”表示福寿绵延。蒙古族传统图案可直接用于园林小品装饰、雕塑、及地面铺装当中,也可直接用于灯具、路牌、栏杆、垃圾箱等设施上。这些传统图案除了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之外,更可以展现蒙古族文化历史,增强园林的文化氛围(见图5)。
图5 十三敖包

三、基于宗教文化的原始图腾崇拜

蒙古族图腾文化历史悠远,在蒙古民族的生活空间都有鲜明的图腾文化痕迹,如民族服饰、工艺品、住宅等。在蒙古民族的图腾崇拜对象中,有着鲜明的蒙元文化特色并能应用于园林中的元素主要包括宇宙图腾、动物图腾。

3.1宇宙图腾崇拜

蒙古族的宇宙崇拜表现为对天地、日月、星辰的崇拜,这在红山文化中尤为突出。包头市莎木佳村西南的红山文化祭坛遗址有 3 个小丘,以对称布局形式自西南延向东北。南丘为圆形,北丘为二重方坛。方坛在北,表示大地; 圆坛在南,表示天穹,见证了古代人观念中“天圆地方”的宇宙思想。圆坛南侧有 3 个相关联的石圈,表示日、月、星三辰联璧,说明当时人类渐渐了解天体的知识。虽然太阳、月亮等天体易于在园林设计时表现出来,但是这种表现不能局限于图形的再现,而要提升为一种文化。呼和浩特市和盛嘉园小区园林的设计受到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中蒙文天文图石刻启发。五塔寺的蒙文天文图石刻以北天极为圆心,布置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并有 5 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进行和盛嘉园小区园林设计时,提炼出天文图石刻中的星座,以星座 12 宫为主题,以园林艺术手法为载体,通过地形、铺装、色彩、质地纹理等变化组合来定义 12 宫的抽象图形。在广场和绿地的设计中多次使用弧形弓箭造型、12 宫星座等文化元素,并辅以带有星座符号的灯饰、垃圾筒等小物件,在细节上完善立意。和盛嘉园小区的园林环境给人强烈的蒙元文化气息,是蒙元文化中宇宙图腾崇拜的具体应用。

3.2 动物图腾崇拜

图6 动物图腾崇拜
蒙古族的动物图腾崇拜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些图腾形象大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蒙古秘史》记载的苍狼白鹿传说,反映了蒙古先民的图腾观念,说明蒙古人民认定自己的先祖是狼和鹿,所以狼与鹿作为图腾崇拜的文化符号,被蒙古人用,构成了蒙古文化中独特的人文景观。除了苍狼白鹿,蒙古族所崇拜的动物还有熊、芒牛、鹰、天鹅,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畜也是被崇拜的对象。动物图腾崇拜应用于园林的途径有两个: 第一,再现图腾徽号景观,可以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古老的大草原,引导人们追溯蒙古族祖先古老的生活方式,历史的沧桑会在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图腾徽号的文化价值自然而然地得到强化。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的匈奴馆建筑顶部装饰为鹰顶金冠造型(见图6),创作灵感来源于阿鲁柴登出土的鹰顶金冠饰,反映的是匈奴的鹰图腾文化。第二,可将崇拜对象以写实的形式再现于园林之中,如呼和浩特市许多园林中就有马的雕塑和浮雕。

结论
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产物,是具有震撼力和影响力的蒙古族历史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蒙元建筑的艺术语言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走向。其一,表现为民族风情的物化形象语言;其二,体现了游牧文化的浩大壮美理念;其

三、反映在建筑装饰艺术通常采用原始图腾,表现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崇拜。


参考文献
萨仁图娅. 蒙古族.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2
王静爱, [日]小长谷有纪, 色音主编.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蒙元建筑艺术语言的发展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遗产.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