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论多种语言间术语翻译之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9 浏览:19536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行各业都面对着与一国或数国打交道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翻译,尤其是多语种间的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相关翻译研究却严重滞后。文章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多语间术语翻译的策略理由进行探讨:(1)多语种术语不等值是客观存在;(2)针对多语种术语不等值理由拟采取的翻译策略;(3)多语种术语翻译展望。
关键词: 多语种,概念,翻译,等值
1673-8578(2014)03-0039-07
Equivalence Problems in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LI Dongliang SUN Chunye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and the speeding up of globalization, the Chinas industries are facing problems of dealing with a country or several countries. In this process, translation, especially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is becoming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However, this kind of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research has already been done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very little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gives a discussion on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equivalence problem in common language in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2)equivalence problem in languages for special purposes in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3)how to deal with concept equivalence problems in languages for special purposes in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Keywords: multilingual, concept,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引 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多语种间的术语互译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1979—2011年我国学者关于多语种间术语翻译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行跨库检索,相关研究成果甚少。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经典著作和文学名著的翻译等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仍然紧缺[1]。
笔者根据自己在欧洲生活期间开展的一系列翻译实践的经验,就多语间的术语翻译策略理由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多语种术语不等值是客观存在

在进一步讨论这个理由之前,这里有必要弄清下列术语的意思: 专业术语、等值。专业术语(Terminus, Fachwort, Term),根据德国标准DIN2342,指由作为术语学要素的一个概念及与其定名相配套的结合体。等值(quivalenz, equivalence)在语言学里指的是两个概念等价[2] 。
众所周知,“等值”理由是中外翻译工作者、研究者最关心的翻译理由之一。斯内尔·霍恩比(SnellHornby)在她1994出版的论文集里发表了“等值的幻想”一文[3],也就这个理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3] ,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共同语(Gemeinsprache,common language)指的是标准语或者通用语[4]。它和专业语(Fachsprache)或者英语里的特种用途语言(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是有区别的。一提到多语种里的术语等值理由,就必须区分多语种里共同语中的术语等值理由和专业语中的术语等值理由。限于篇幅和个人水平,这里只能简要讨论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以及汉语里共同语与专业语里的某些术语不等值理由,因为找出不等值的术语比找出等值的要难,要费时。
我们在进行翻译和教学时,限于交际对象和工作范围等,进行双语(如德英/英德、汉德/德汉、英汉/汉英)互译或教学是最常见的,一般不会要求某一个人把德语的文章立即翻译成英语、汉语或西班牙语。之所以出现术语不对等,主要还是因为各种语言是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对事实进行概念划分的。例如,颜色词作为共同语里的一分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在色谱中,一种颜色是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因此,颜色本身并不提供普遍有效的划分标准。所以,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时会存在显著的作用重叠和差异。例如,“红色”象征在汉德语里引起不同的正面或负面联想。“红色”在汉语里可以引起以下正面联想:首先是成功、顺利,如走红,唱红,大红人等;其次是象征事业兴旺发达、成功圆满,如开门红,红运,红榜等;再次,红色在中国的戏剧脸谱艺术里象征忠义、坚毅、勇武等,如关羽的脸谱多为红脸或红色为主。负面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红”有血的联想,如“血红”“猩红”等;二是用“红色”来表示恼怒、害羞,如“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德语里的红色也有如下正反面联想:正面联想之一是表达温暖,希望:etwas durch eine rosarote Brille sehen(乐观地看待某事);正面联想之二是成熟:die Johannesbeeren wurden schon rot(醋栗熟了); 负面联想是没有钱,身无分文:Ich habe keinen roten H论文导读:锅”其实就是根据英语里的pan新造的。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就会发现很多关于“平底锅”的词条,这是不争的事实。汉语里的“软饮料”“软环境”等也是来自英语里的新造定名:softdrink、softenvironment。譬如在法国,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主要术语的英语定名都被系统地用法语定名取代了,如hardware(硬件)被matériel取代了,so
eller。英语里的red(红色)在英语国家也与喜庆有关:有redletter day(值得纪念的日子),还有the red carpet(用于象征隆重欢迎或关注),to point the town red(指在公共场合狂欢痛饮,多指夜生活中的狂欢作乐)。但是,红色有时指别的东西:the 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unning a business in the red(经营亏本),red tape[5](指繁文缛节)。又如法语中的fleur(花、花朵)一词在德语中的对应词是Blume(大花,如牡丹)和Blüte(小花,如野菊花);法语peau(皮肤、毛皮)对应的德语词是Haut(皮肤,用于人)和Fell(毛皮,用于动物)。另一方面,德语中的Uhr(表、摆钟、时钟)一词在法语中的对应词则有三个:montre(表)、pendule(摆钟)和horloge(时钟)。上面我们简要讨论了多语种里的共同语词汇中术语不等值理由;类似的理由不同程度地出现于各个专业领域内。譬如,在法律术语里,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如电子数据处理、化学以及机械制造等)内的专业语就是如此[6]。关于这方面的理由,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在他1968年出版的《英法机床词典》中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机械制造行业内的专业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大的区别。这里仅举一个从该书中摘选出的例子:英语中的两个释义清晰的专业词汇key(键)和cotter(销),在法语中却只有一个包含前面两种作用的对应词clette(键、销),德语中的对应词则是Keil。
有的则涉及术语重叠的情况。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Hjelmslev) 就曾用三种语言比较的形式对这种现象做了直观的说明[7] ,如下表所示:
这个表格告诉我们:在德语和法语里这3个术语是对应的,可是在丹麦语里,troe可能是树,也可能是木,skov则可能是木和林。
有些词虽然德语和英语里都有, 例如Inflation/inflation(通货膨胀),对于这个词,两国人民,尤其是年长的德国人和年长的英国人或者年长的美国人所理解的未必一样。德国作家伯尔曾在他的小说里谈到这个理由。 历史上,发生在德国的Inflation比英美的要严重很多[8]。又如,若想把德语中的Gemütlichkeit①、法语中的esprit②和英语中的gentlman③准确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则是非常困难的。关于这一点,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夫·施瓦策(Christoph Schwarze)曾在对比词汇学里对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做了系统的论述[9]。
总之,多语种之间的这种术语不等值是客观存在的,不应回避它,而是要积极面对它,研究它。

二、针对多语种术语不等值理由拟采取的翻译策略

既然语言之间存在着术语不等值理由,那么,在进行翻译时就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使我们的交际成为可能。笔者认为,下列策略应该值得考虑、借鉴:
策略1:从出发语里借词或进行翻译借仿、在目的语中新造定名与建立解释性等值。
如果两种语言的术语差异很大,基本上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在另一种语言里对这个术语进行复制。首先是从出发语里借词或进行翻译借仿。例如汉语里的“闪电战”“扬弃”就是直接从德语里借用的[10]。又如北美的drugstore和瑞典的ombudan, 这些概念内涵在出发语的语言区中特别典型并因此也很难翻译时,那么就采用借词法,译成“药品与杂货店”“民告官”。 汉语里的麦克风(microphone)、雷达(radar)也是这方面的表现。再如有些概念无任何变化地被吸收进德语里如Test、Computer、Knowhow、joint venture等。
翻译借仿(loan translation, Lehnübersetzung)指将一个外语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逐个对应译成本国语。例如,汉语里的“超市” “峰会”,就是从英语里的 supermarket、summit(meeting)借译的结果,在德语里,它们则是Supermarkt、Gipfeltreffen; 又如将英语的contact lenses 译成德语的Kontaktlinse。
其次就是在目的语中新造定名。在目的语中,新造定名的情况在某些语言里有特别多的例子,这是因为它们是人们对其进行不懈的语言护理和语言计划的对象。例如汉语里以前没有“平底锅” “煎锅”,汉语的“锅”都是深凹型圆底锅,也就是英语里的wok,这些“平底锅” “煎锅”其实就是根据英语里的pan新造的。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就会发现很多关于“平底锅”的词条,这是不争的事实。汉语里的“软饮料” “软环境”等也是来自英语里的新造定名:soft drink、soft environment。
譬如在法国,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主要术语的英语定名都被系统地用法语定名取代了,如hardware(硬件)被matériel取代了,software(软件)被logiciel取代了。在西班牙加泰隆语里也有类似的例子,其对应词分别是maquinari和programari。政治领域内的一个德语例子就是:英语中的nonproliferation treaty(核不扩散条约)被转译成德语Atomwaffensperrvertrag,而没有用一个翻译借仿词(如Nonproliferationsvertrag或类似的词)。
最后,解释性等值的建立。例如德语里Kleintranormator(小型变压器)和Grosstranormator(大型变压器),其派生的下位概念只在德语中出现过[11],德国学者阿恩茨特(Arnzt)认为,必须新造出与上述德语词Kleintranormator和Grosstranormator相对应的英语词all power tranormator和large power tranormer的下位概念:miniature tranorm论文导读:一方面,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势必导致交际、贸易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网络时代,高科技产品大量涌现。最后,为了应对全球危机,各个级别的会议纷纷在不同地区举行。如何有效地进行术语翻译、沟通,就非常紧迫了。可以预计,多语研究,多语互译,尤其是在中国必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是因为我们的相
er, medium power tranormer, power limit tranormer。
策略 2:在进行双语互译时,每次以双语中的某种语言或相关领域为基础,把两组概念体系并列起来,用以制定出一种彼此分离的双语概念体系来。
在某些领域,比如法律领域,术语不等值理由很突出。中德学者曾经就德语法律词汇Geschftshandlung如何翻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笔者在德国汉堡州初级法院做翻译6年。发现那里的法院设置跟国内不一样。以中国威海为例,法院体系是:初级法院(威海乳山初级人民法院、文登初级人民法院、高区初级人民法院、经区初级人民法院、荣成初级人民法院)、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德国汉堡州却只有Amtsgericht(初级法院)和Oberlandesgericht(州最高法院)两级[12]。由于国内的相关研究是零,中德法律术语的差别究竟有哪些,有多大,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这里要特别提到德国外交部为多语种间术语所做的努力。这也表明,多语术语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事。1974年,德国外交部提出了一项有关术语翻译的倡议:《关于德语法院名称翻译成英,法和西班牙语的翻译统一理由》。文件提出,德国法院名称在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时应该保持译名的统一性。就德语—法语的译名,他们提出如下倡议:德语的Amtsgericht(初级法院)对应于法语的tribunal cantonal(区法庭);德语的Landgericht(州法院)对应于法语的tribunal régional(大区法庭);德语的Oberlandesgericht(州高级法院) 对应于法语的tribunal régional supérieur(高级大区法庭);德语的Bundesgerichtshof(联邦法院)对应于法语的cour fédérale de Justice(司法联邦法庭)。
德国外交部就此项倡议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人们应该为找到一种简单的翻译方式而努力,这种翻译方式应该使德国的法院结构中各个法院的次序更容易被人理解,而不管这种翻译方式是否在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区有类似的法院功能能够与之相对应。他们还倡议,原则上讲,由外语翻译成德语的法院名称应该加上括号,这样做是为了说明:假如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语言区中的法院名称能够与译名取得一致,那么这也并不表明,德国和外国的法院都必定有相同的功能。与上面援引的例子有所不同的是,提出这些倡议的作者们的用意在于强调两种体系之间的差异;与此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定名的确立,用以帮助法国读者从某种程度上了解国外的相关法院类型的功能和等级次序。
Doucet/Fleck法律词典(1994年)就全部吸收了他们推荐的译法,并用法语对其做了补充说明。前面已经引用过的Potonnier词典的第三版(1997年)则致力于一种折中方案,即他们利用相应的说明,提供两种解决之道。如对于“Landgericht”,他们提供了两种解释:“tribunal de grande instance”和“tribunal régional”。
如果我们为法国的法院名称寻找德语对应词,那么类似的困难也会出现。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对应的德-法词组对调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做的前提是,两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必须相同。所以,在目的语(即德语)中必须找到合适的对应词,在此过程中又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的解决之道。

三、多语种术语翻译之展望

一方面,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势必导致交际、贸易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网络时代,高科技产品大量涌现。最后,为了应对全球危机,各个级别的会议纷纷在不同地区举行。如何有效地进行术语翻译、沟通,就非常紧迫了。可以预计,多语研究,多语互译,尤其是在中国必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是因为我们的相关研究和教学较之西方起步较晚,同时,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中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我们对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的了解更加迫切。
注 释
①德语Gemütlichkeit的意思有舒适、惬意、愉快、无拘束、随和、平易近人等。
②法语esprit有很多意思,比如:神灵、精灵、妖精、灵魂、精神、思想、智力、理智、头脑、机智、才智、性格、个性、性情、意图、意愿、有才智的人等。
③英语gentlemen的意思也有很多,比如:绅士、有身份的人、有教养的人、先生、阁下、男厕所、男仆、议员等。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163-169.
[2]KunkelRazum K, et al. 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rterbuch AZ[M]. Mannheim: Dudenverlag, 2003
[3]SnellHornby M. bersetzungswissenschaftEine Neuorientierung:Zur Integration von Theorie und Praxis[C]. 2. durchgese. Aufl. Tübingen: Frabke, 1994.
[4]Lewandowski T. Linguistisches Wrterbuch. 4., neu bearbeitete Aufl [M]. Heidelberg: Quelle & Meyer, 1985.
[5]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New York: Gramercy Books,1994.
[6]Arntz R, et al. Einführung in die Terminologiearbeit[M]. 5. verbesserte Auflage. Hildesheim: Olms, 2004.
[7]Hjelmsl论文导读:hrsg.vonMichaelKrueger,KlausWagenbachVerlag,Berlin1976,S.9.SchwarzeC.BeitrgezueinemkontrastivenWortfeldlexikonDeutschFranzsisch.Tübingen:Narr,1985.黎东良,李慧岩,刘沙沙.源于德语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SommerstadI.Tranormatoreninderelektrischen
ev L. Für eine strukturale Semantik[C].In: Naumann, H.(Hrsg.), 197

3.S:249-269.

[8]Bll H. Inflation[C]. Aus H. Bll, Die Angst der Deutschen und die Angst vor den Deutschen, in:Tintenfisch 9,Jahrbuch: Deutsche Literatur 1976, hrsg. von Michael Krueger, KlausWagenbachVerlag, Berlin 1976, S.9.[9]Schwarze C. Beitrge zu einem kontrastiven Wortfeldlexikon DeutschFranzsisch [C]. Tübingen: Narr, 1985.
[10]黎东良,李慧岩,刘沙沙. 源于德语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1]Sommerstad I. Tranormatoren in der elektrischen Energietechnik: Arten, Aufbau, Funk tion und KennwerteEine terminologische Untersuchung in den Sprachen Deutsch und Englisch[M]. Dipl.Arb. Universitt Hildesheim, 1992.
[12]Constantinesco Léotin J. Rechtsvergleichung. Bd. 2: Die rechtsvergleichende Methode[M]. Kin: Heymann, 1972.
[13]Doucet M, Fleck K. Wrterbuch der Rechtsund Wirtschaftssprache. Teil 2. DeutschFranzsisch[M].

5. erw. Aufl. München: Beck, 1994.

[14]Potonnier G Ed. Wrterbuch für Wirtschaft, Recht und Handel. Band 1. DeutschFranzsisch[M]. Wiesbaden:JP Brandstetter, 1997.
[15]Internationales Institut für Rechtsund Verwaltungssprache. Handbuch der Internationalen Rechtsund VerwaltungsspracheZivilprozess DeutschFranzsisch[M]. Kln: Heymanns,1982.
[16]Constantinesco V, Hübner U. Einführung in das franzsische Recht[M]. 3.vllig neubearb. Aufl. München: Beck, 1994.
[17]Mayer F. Eintragodelle für terminologische Datenbanken. Ein Beitrag zurübersetzungsorientierten Terminographie[M]. Tübingen: Narr, 1998.
[18]Pfeffer J A. Grunddeutsch. Erarbeitung und Wertung dreier deutscher Korpora. Ein Bericht aus dem, Institute for Basic German‘ [C]Pittsburgh/Tübingen: Narr, 197

5. 12-14.

[19]Felber H. Terminology Manual[J]. Paris: Unesco:Infoterm,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