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43 浏览:109422
论文导读:
摘要: 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探讨“模块化”教学改革。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 teaching, better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talent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basic accounting courses of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discusses the "modularity"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模块化”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ccounting major;basic accounting;"modularity" teaching
1006-4311(2013)33-0233-02
0 引言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初学者来说,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也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那么,如何使初学者对该课程快速入门并产生学习兴趣,为后续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理由。
1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理由
1.1 教材内容编排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目前市场上的《基础会计》教材形形色色、参差不齐,大部分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编排顺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规范等内容,这类教材的特点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全面、完整,缺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该课程目标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差距。社会的高级人才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强调其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强调实践技能的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选择教材时,不能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对目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体系提出改革思路,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础会计》教材体系的改革已向高职高专培养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2 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材选定后,从教材的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然后集中安排模拟实训。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突出表现为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训,重模拟实训、轻顶岗实训的现象。《基础会计》教学同样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按照多数教材的编排顺序,前四章都是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学到一半了,学生还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会计工作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立即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就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相背离的就业状况。
1.3 教与学相互脱节 《基础会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来说,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由于新生入学较晚,再加上入学军训,剩余的教学周数只有12~13周,教学学时少,而课程本身知识内容多,加之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扩招,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基础差、素质低,尤其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理论知识枯燥无味、生疏的会计专业术语难于理解,因而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与学脱节,影响教学效果。有调查数据显示,5%的学生由于选择专业带有盲目性或主观理由,从一开始就放弃学习;10%的学生,在课程学到一半时,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导致这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或者掉队。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生的“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而学生技能的提高也同样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专职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本到课本,有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真正从事过会计工作的教师微乎其微,尽管部分会计专业教师通过职称考试,取得了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具备了“双师”资格,但距离真正作用的“双师型”教师还有一定差距。
2 实施“模块化” 教学的作用
“模块化”教学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确定一个专项能力,教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协调、示范和引导作用。
2.1 符合高职教育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这一认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知规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复杂系统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操作,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贴近实际工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策略,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技能,这样既符论文导读: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知识。由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并不完全陌生,加之教师详细、通俗的实例讲解,能够使学生对会计职业及其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各模块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该模块的特点是,知识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可在该模块中加入一个单
合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又符合知识技能学习的规律性。2.2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对于大一新生刚入学,就接触学习《基础会计》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上会比较吃力,因为一些会计名词、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很难理解。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将那些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知识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再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会使抽象的会计专业名词术语容易理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提高学生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3 教学活动安排灵活、富有弹性 “模块化”教学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训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交叉进行,将实训内容穿插在每个教学模块中,转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可由2-3名老师(至少1名企业教师)分别完成不同模块的教学,使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保持新鲜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是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将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确定一个专项能力。以我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将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如表1。
3.1 会计职业认知模块 该模块分为两个子模块:企业职能部门认知模块、会计职业岗位认知模块。此模块可由企业教师承担,通过案例讲解企业各职能部门职责,引入会计岗位工作职责及其重要性,进而引出会计的含义、职能、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知识。由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并不完全陌生,加之教师详细、通俗的实例讲解,能够使学生对会计职业及其相关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各模块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该模块的特点是,知识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可在该模块中加入一个单项技能训练——财会数字的书写训练,培养学生会计基本功的训练意识。
3.2 会计基础知识模块 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会计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石,其中借贷记账法是《基础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该模块以账户设置、登记为专项能力,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类账户的性质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简练,教学内容安排应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讲授时详略得当,重点讲解借贷记账法,精讲多练,突出技能的训练,可由专职教师独立完成。
3.3 会计知识应用模块 该模块主要学习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将工业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五个环节,即五个子模块,分别为:筹资环节、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环节,分析各个环节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针对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在模块二的学习基础上,此模块编排了大量的与各个子模块相匹配的单项实训,比如:筹资业务实训、供应业务实训、生产业务实训等等,做到边理论边实训,从而达到熟练编写会计分录的目的,可由专职教师独立完成。
3.4 岗位技能训练模块 该模块依据会计的工作岗位分别设置四个子模块,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此模块的特点是内容多、可操作性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讲授时可由专职教师和教师共同完成,充分发挥教师的实战经验。
3.5 综合技能训练模块 通过前4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核算策略,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准备完整的实训资料,安排一周的综合训练,集中进行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此模块可由教师独立承担。训练时可采取分组训练,每组以4~6人为宜,推选组长,分配岗位,按岗位完成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一周内可进行一至两次岗位轮换,使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通过此阶段的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熟悉完整的账务处理流程及各岗位工作职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策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知识的认识,并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孙振娟.高职院校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策略研究.商业经济,2012.4.
[2]王婷.关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9(4).
[3]赵欢.基础会计教学法改革新思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Z1).
[4]张晓丹.基础会计教学策略的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1.
[5]孙进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