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会计信息在估值中运用理论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53 浏览:71280
论文导读:),这一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用自由流量代替股利。但是自由流分为两种:公司自由流(FCFF)和股东自由流(FCFE),分别对应的是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公司自由流(FCFF)=净利润+非支出-营运资本净流出-资本性支出;而股东自由流(FCFE)=FCFF+债务净流入。这一种策略的好处之一就是能避开股利贴现模型的缺点,
【摘要】到目前为止,会计信息在估值理论中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发展处包括信息观和计价观在内的多种理论,但是对于这两种理论间的关系和优劣性却没有完整的评价,因此本文将立足这个角度进行评述。
【关键词】会计信息 信息观 计价观 估值模型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股票市场也在蓬勃发展。而投资者从以往的投机投资慢慢过渡到价值投资。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了解股市的估值水平可以避开错误的政策,还可以帮助稳定市场。因此,企业估值是许多学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企业估值是指对一家企业内在价值进行评估。其作用广泛,常运用于并购重组、企业融资等方面,最重要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于是,估值信息的来源以及估值策略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理由。

一、会计信息在估值中的作用

估值信息最重要的部分都来自于会计信息。狭义的会计信息是指盈利信息,广义的还包括股权变动、股利分配和并购等其他信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就已经发现会计信息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逐步发展了信息观和计价观等理论。
最早Ball,Brown以及Beer(1968)在他们的文章中称财务会计报告最大的作用就是向报告使用者传递信息,以帮助他们评估企业的价值,即所谓的“信息观”。我们知道人们投资股票是因为它代表了可以获取未来公司盈利好处的凭证,且股价就量化了这些未来的盈利的贴现。会计信息在这当中主要向投资者传达关于公司未来前景的一些信息,投资者又会根据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最终体现在股价的波动上。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三个链条实现:一是未来会计盈余与现行会计盈余链;二是未来股利与未来会计盈余链;三是股票与未来股利链。即当期盈余可以预测未来盈余,未来股利一般是根据未来盈利发放,而当期股票等于未来股利的折现。会计信息于是就通过这一个过程引起了股价的变动。信息观从另一个方面回答了“会计信息有什么作用”这个理由。
后来,学者们开始探讨利用会计信息怎样反映出企业的价值,由此产生了“计价观”。人们通过计价模型的计算得会计信息在估值中的运用理论综述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出理论的股票内在价值,然后和实际价值比较,选出低估的股票进行投资。典型的代表就是20世纪90年代Ohlson(1995)、Feltham,Ohlson(1995)确立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其中,表示公司在t时刻的价值,为公司在t时刻的账面余额,表示t时刻的净利润,r表示折现率,该模型还可以变化成从变形中可以看出,当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股东要求的回报率越多,股票价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该模型就把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会计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公式,报表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已知的会计信息估算企业价值,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导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突破。

二、会计信息在估值模型中的运用

学者在计价观的理论下创设了几种主要模型,主要的估值模型分为五类,首先是股利贴现模型(DDM),即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各期股利贴现之和。式子中r表示折现率,表示第t期股利。这种策略在西方较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一种主流策略。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公司股利分配稳定,则适合运用股利贴现模型。而且这种模型比较适用于进入稳定增长期的企业,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利润已经比较稳定,多数都表现出高分红低增长的特征。相反,这种模型不适用于初创期和高速增长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所以分红很少,甚至不分红。另外,这种模型也不适用于周期性企业。特别的,如果一个公司发放股利以固定速率增长,则该模型变形为股利增长模型,即其中,为第一期股利,r为折现率,g表示股利增长速度。这种策略的好处是道理直接,因为该理论反应的就是公司价值和盈利的关系,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当公司长期不发放股利或者发放的股利与公司收益无甚关联的时候股利贴现模型就无法使用。
第二种策略是流贴现模型(DCF),这一模型最大的区别就是用自由流量代替股利。但是自由流分为两种:公司自由流(FCFF)和股东自由流(FCFE),分别对应的是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公司自由流(FCFF)=净利润+非支出-营运资本净流出-资本性支出;而股东自由流(FCFE)=FCFF+债务净流入。这一种策略的好处之一就是能避开股利贴现模型的缺点,免受股利政策的影响,但是也有自身的优点,比如对于一些高成长性的公司,由于高速投资等理由最初几年的自由流可能为负。
第三种策略是经济增加值贴现模型(EVA)或者剩余收益模型,经济增加值是指税后净营业利润超过资金成本的部分。用公式表示即为:EVA=NOPAT-Capital*WACC,其中NOPAT是指经营业利润,它是通过净利润加优先股股利加税后利息计算得到;Capital是指公司的债务和权益资本;WACC是指企业资金成本。EVA模型认为公司的价值等于当期净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未来经济增加值贴现值,即。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够避开未来盈利的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种策略计算出来的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额占大部分。而剩余收益模型(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则是由Ohlson(1995)、Feltham,Ohlson(1995)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公式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公司在t时刻的价值,为公司在t时刻的账面余额,表示t时刻的净利润,r表示折现率。模型就把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会计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公式,报表使用者就可以利用已知的会计信息估算企业价值,并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导了。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突破。
第四种策略是基于资产的评估策略,这种策略直接用资产的价值减去负责的价值等于剩余价值,主要运用于衰退企业和濒临破产的企业的估值。上述三种策略都可归于直接估值策略。另外还有间接估值策略,比率估值法。它是利用参考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等进行估值。这种策略比较实际,但是关键需要找论文导读:
准和待估值企业风险收益相似的参考目标。后来还发展出一种比较特殊的期权估值法,通常用于企业并购中。它是将莱克-斯科尔斯(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了企业估值中。
三、总结
西方学者最早都是采用信息观下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是验证会计信息的发布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股价变动。而后来发展的计价观则开始探究会计信息如何影响股价变动,从而创设出以Ohlson(1995)、Feltham,Ohlson(1995)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剩余收益模型为代表的一系列模型。而且这些研究开始将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项目作为影响股票的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充分注意到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从策略上我们不认为有孰优孰劣的理由,如果信息观是从一种间接视角的话计价观就是一种直接视角。不过,证券市场由于噪音始终存在,大大增加了利用信息观的难度。从学者的研究来看,中国目前还处在弱势有效的程度,也就是说噪音很多,所以我们认为更适宜用计价观来进行企业估值。
参考文献
[1]Ball R.J.,Brown P.,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1968,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Autumn,159-178.
[2]Beer W.H.,’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1968,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Supplement,67-92.
[3]孙菊生,周建波.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信息观、计价模型观和计量观.当代财经.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