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资源会计学创立者:许家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143 浏览:46171
论文导读:
许家林(1956~2013年),男,湖北省荆州市人。教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会计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中国资源会计学创立者。

一、个人生平简介

许家林1956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县李埠区金华大队(现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金华村,下同)一个农民家庭。1973年1月获高中文凭回乡务农,1974年10月始任生产大队会计,初入会计王国。1979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师从易庭源、徐时澍、郭道扬等会计大师,1983年6月毕业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3月加入中国。大学毕业后,为了与尚在农村的未婚妻团聚,毅然放弃到国家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荆州,在沙市财政会计学校(现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会计教员,历任该校教务处副主任、教务科科长。1989年调入湖北农学院(后并入长江大学),先后担任农业经济系办公室主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2001年9月,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任教,兼任会计研究所副所长。由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从教4年任助教,1992年8月评为讲师,1994年与1997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2003年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后晋升为二级教授。1996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天津财经大学,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于玉林教授攻读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3年后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他还曾兼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会计学会副秘书长,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许家林短暂的一生中获得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的多种荣誉,1999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湖北省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会计学)称号,1992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和湖北省高校优秀员,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员,2011年被评为湖北名师。2000年,还作为20世纪中国会计学界名人收入《中国会计学界百年星河图》,被列为五星人物。
2013年8月19日,一代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不幸英年早逝,终年57岁,给中国会计学人留下多少惆怅与遗憾!

二、理论主要贡献

许家林30年的学术理论研究涉及会计基本理论、资源环境与社会责任会计、会计教育,以及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发展等多个领域。据统计,许家林在《会计研究》、《财会通讯》等国内及港台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67篇,其中31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财务与会计导刊》等专辑全文转载,出版个人专著及主编教材31部,其中《会计理论发展通论(上、中、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资源会计研究》、《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理由研究》、《环境会计》等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主持或参与重要课题研究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创新研究”、“创新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理由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会计通史系列理由研究”子课题等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和强烈的社会反响。另有17项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各种奖励。
(一)创立中国资源会计学 1996年开始,许家林致力于发展和拓展会计学分支,开创性地构建了资源会计学,其成果集中反映在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著述的《资源会计研究》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建资源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完成的《资源会计学基本理论理由研究》专著之中。
会计如何通过各种策略,向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资讯,以推动社会资源的节约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值得会计学人认真研究并作出回答的重要课题。他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选定“资源会计研究”为博士论题,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与会计学科相链接,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资源会计的理论与策略体系”,交上一份“取材丰富、论述全面、观点新颖和分析角度独特”的答卷,2000年《资源会计研究》被列入“三友会计论丛”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印发,并被提名为“2000年度中国十佳财会图书”。全书共9章,采取由点到面的形式,依循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思路,将范围限定在与自然资源有关的会计理由上,围绕与资源的生态循环有关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循环各环节的具体经济活动,先探讨资源循环与会计、资源会计的研究基础、资源会计的核算基础等基本理论理由,然后对资源性资产、资源耗费与成本、资源价值与、资源收益、资源会计信息和资源会计管理系统及其运转等与资源会计有关的基本理由进行了专题式研讨,为资源会计学科的形成作出奠基式的研究与探讨。该书作为我国资源会计学的开创之作,“代表了我国在资源会计这一新领域的最具开创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借鉴和研究价值,应当引起会计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作为《资源会计研究》续篇的《资源会计学基本理论理由研究》,2008年列入“会计理论探索丛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刊印。许家林在《资源会计研究》与《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理由研究》两书中系统地回答了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理由。
(1)建立资源会计学的作用。从社会进化的要求看,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使两者达到统一,就需加强对其生态循环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循环的全面量化制约。资源会计既是一种管理活动,其工作程序又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综合、全面、连续和系统性强的优势,建立资源会计核算体系,才能使会计管理循环的各项具体活动在资源循环的各个阶段发挥其独特的效用。
(2)资源会计的学科定位。资源会计既是一门宏观管理型会计,也是一种区域核算型会计,又是一种行业指导型会计,还是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核算型会计。首先,资源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基本职能仍然是反映、制约和参与决策;它是会计领域内一种行业特征相对较强的企业会计,主要运用范围包括各种地下金属矿藏、非金属矿藏论文导读:
、煤炭、石油、天然气、森林、生物和土地等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对象的经营性实体;资源会计学是会计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的产物。其次,资源会计的对象体现为资源生态循环中有关阶段经济循环的绩效,它与一般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体现资源生态循环整体或有关阶段经济循环绩效的指标表现为资源的存量与流量。再次,资源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资源开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生态效益。资源会计的目标除应当满足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当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通过向资源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综合信息,以满足其进行资源决策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会计管理活动的实施,促使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推动环境条件的改善,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