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95 浏览:34003
论文导读:
【摘要】 本文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数据,分别构建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糅合成各省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时间序列数值,以研究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2010年,人力资本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且健康资本对经济的影响远大于教育资本。
【关键词】 教育资本 健康资本 经济增长
一、引言
1960年,舒尔茨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教育、培训、实践、保健及迁移等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总称。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远大于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同也许才是收入差异的最主要理由。一经提出,这一理论便吸引了众多的学者,至今仍是非常活跃的话题。
在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大部分文献都是用教育水平来粗略地代表人力资本,尤其是早期的文献。并且这些文献通常使用单一指标来刻画教育水平,如入学率、识字率、受教育年限等。Barro(1991)用入学率代力资本,使用98个国家、1960—1985年的相关数据验证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力资本存在正相关关系。Mankiw,Romer and Weil(1992)在传统Solow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建立了MRW模型,为后来很多学者所采用。Bils and Klenow(2000)研究得出,尽管以往许多文献证实了教育和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教育对增长的作用只能解释这一关系的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在研究教育和增长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遗漏了一些因素。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注意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考虑了教育和健康这两个因素的作用。Knowles and Owen(1995)在MRW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健康资本,并使用预期寿命来刻画健康资本水平,通过回归发现相对于教育资本,人均收入和健康资本有更强、更稳健的关系。Mayer(2001)使用18个拉美国家、30年的数据研究健康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健康和收入有长期的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2006)将人力资本看作是由教育和健康这两种资本按照C-D生产技术组合成的,给出了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并以中国1985-2000年的省际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美中不足的是,以上文献都只使用单一指标来刻画教育或健康资本的水平,这显然不够全面。目前国内已有众多学者致力于用多个指标刻画人力资本水平:石建平等(2010)构建了25个指标的人力资本模型,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我国1978—2007年的人力资本指数;李德煌,夏恩君(2013)用14个指标构建了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体系,并研究了我国1990—201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这些文献大都没有分别测度教育和健康资本,也鲜有测度省际人力资本水平的。
鉴于此,为了更全面地测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将沿用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2006)中的模型,将人力资本看作是由教育和健康这两种资本按照C-D生产技术组合成的,并分别构建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指标体系,使用多个指标、基于省际数据来测算教育和健康资本的水平。多指标相对于单指标来说包含更多的信息,但是,多指标并不适合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使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将多个指标糅合成各省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的数值。

二、回归方程及指标体系

1、回归方程

对于人力资本的构成形式,本文沿用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2006),将人力资本看作是由教育和健康这两种资本按照C-D生产技术组合成的,如下(1)式。其中,E代表教育资本,M代表健康资本。对于产出方程,本文采用最常见的MRW模型。
H=E?姿?赚1-?姿,0<?姿<1(1)
在将模型变换成回归方程时,有两种常见的策略可供选择:一种是求导产生的关于各个变量增长率关系的回归方程,如下(2)式所示,记作A方程;另一种是通过平衡增长路径假设求解的回归方程,如下(3)式所示,记作B方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通过平衡增长路径假设求解方程,我们需要假设经济是规模酬劳不变的。另外,仿照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2006),我们也在B方程中增加了一个制约变量:时间变量t(取1997年的时间t=1)。
■=g+?琢■+?茁?姿■+?茁(1-?姿)■+?酌■ (2)
ln(Y?鄢/L)-gt=lnA0+■(lnsk-ln(n+g+?啄))+■lne?鄢+■lnm?鄢(3)
A方程和B方程进行回归所需要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知道现实中获得的数据和数据处理会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选择两种回归方程就是为了考察当我们选择不同的数据时,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教育资本,在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了五个指标来进行刻画:e1,每万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人/万人);e2,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e3,人均教育经费(百元/人);e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e5,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倒数。以上指标要么是对一个地区教育资源状况的衡量,要么是对受教育比例的衡量,均与教育水平存在逻辑上的正相关关系。
对于健康资本,本文也采用5个指标来进行刻画:m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年);m2,人口死亡率(‰)的倒数;m3,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个/万人);m4,每千人卫生机构人员数(人/千人);m5,人均真实GDP(千元),是在考虑了各省生产总值指数的基础上以1997年不变表示的数值。以上指标要么是对医疗资源的衡量,要么是对卫生医疗状况的直接反映,同样的,均与健康水平存在逻辑上的正相关关系。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hgxlw/lw49376.html上一论文:浅论电子产品质量监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