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禅宗经济现代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69 浏览:43489
论文导读:行的精神和当代人追求职业成功、人生价值的理想相容无间,并赋予人日常劳作以崇高的宗教作用,更有助于人现世的成功和此世的事业发展。【作者单位:三门峡市委党校】
摘要:禅宗的入世转向以及禅宗新经济和近世新教的比较来证明,禅宗肯定现世的价值,认为只有通过入世苦修才能到达彼岸,并赋予劳动以崇高的宗教作用;禅宗的经济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有助于人现世事业的成功。
关键词:禅宗;经济;新教

一、从“出世静修”到“入世苦行”: 新禅宗的建立

早期印度佛教表现出极端出世的性格,认为此世没有积极的一面,应当舍弃此世,这种思想和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期中国战争不断,“此世”价值越来越不被看好,这使印度佛教有机可乘。此后,印度佛教思想不仅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还制约了统治阶级思想。基于总体分析,在魏晋至隋唐这段时期,佛教出世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魏晋至隋唐社会不断发生变化,使得佛教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唐代,佛教思想最为本质的变化是从“出世”变化为“入世”。特别是由慧能创立的新禅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佛教这一变革。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同条又载有他的《无相颂》,其一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慧能提出的“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的理论,在整个佛教掀起轩然大波,这也为印度精神从“出世”过渡到“入世”奠定基础。后来的禅师们翻来覆去的讲也都离不开该层含义。为此,宋代大慧宗杲禅师提出“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学说。

二、新禅宗的经济

早期印度佛教经济并不倡导从事劳动,鼓励佛徒乞讨,不进行农业劳动。慧能死后的一个世纪,禅宗的南岳一派在佛教经济方面有了突破性的革新,这便是百丈怀海禅师的《百丈清规》和他所正式建立的丛林制度。
早在《宋高僧传》中的《怀海传》就对此进行了详细描述:“朝参夕聚,饮食随宜,示节俭也,行普请法,示上下均力也。”《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第七说:“普清之法,盖上下均力也。凡安众处,有合资众力而办者,除守寮直堂老病外,并宜齐趣,当思古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
作务即劳动,集众作务即是普请。也就是说,节俭和勤劳是禅宗新经济的两大主要内涵。百丈怀海禅师所定下的“普请”制度是寺众一切上下人等同时集体劳动,包括他自己在内。据《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章》记载: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禅宗经济的现代价值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幻住庵清规》明白交代:“公界普请,事无轻重,均力为之,不可执坐守静,拗众不赴。但于作务之中,不可讥呵戏笑,夸俊逞能。但心存道念,身顺众缘,事毕归堂,静默如故。动静二相,当体超然,虽终日为而未尝为也。
这便是用一种超越而严肃的精神来尽在世间的本分了,即所谓“神通并妙用,担水及砍柴了”。《五灯会元》卷九记载的沩山和仰山师徒之间的问答也非常有作用““师夏末问讯沩山次,沩曰:子一夏不见上来,在下面作何所务?师曰:某甲在下面锄得一片畬,下得一箩种,沩曰:子今夏不虚过。”沩山说“锄田、下种”并不等同于虚过,从而对劳动进行正确定位,并奠定了劳动在宗教中的地位和价值。

三、新禅宗经济与新教之比较

新教理念是马克斯·韦伯在著作——《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首次提及。新教阐述的西方基督教新教社会和经济理论相关定义。该理论建立在加尔文主义基础之上,突出努力工作的重要作用。而且,世俗的成功并不能够独立的视为个人超度的标准。新教徒在马丁·路德时代世俗工作地位进行调整,认为工作一方面对于个人具有好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个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主张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天职。
新禅宗的经济和新教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致性:(1)对“此世”的态度。路德也好,咯尔文也好,他们也仍然把此世看成是负面的,是人原罪的结果,但他们不再主张以躲在寺院静修的方式来舍离此世。相反,他们认为只有入世尽人的本分才是最后超越此世的唯一途径,“天职”的观念即由此而生。这与六祖慧能之后新禅宗的立场相当接近。(2)对财富和时间的态度。禅宗和新教都认为,财富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财富是如何获得和如何使用的。如果用不正当手段谋利,如果谋利最终是为了肉体享受,则财富便代表了一种罪恶;都强调通过正当手段合理谋利,约束本能,勤俭节约,都不允许消极无为、空耗时间。(3)对劳动的态度。新教笃信“自助者天助之”,倡导“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敬业精神。职业活动不仅是有效的禁欲手段,同时也是上帝规定的生活目的。“不劳动者不食”这一宗教箴言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必须完成上帝授予的“天职”。这和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四、禅宗经济的现代价值

禅宗通过清规戒律等组织管理手段,促使成员自我觉醒和自我管理,实现止恶修善、完善个人修养和道德价值,完成组织承续和发展的建设,使禅的组织能够和合有序,健康稳健,为禅的精神创造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上和物质上的保障。
禅宗的修行过程是一个行为和思想高度合一的过程。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都是修行的一部分,即入世修行。日本德川时代的一位著名僧人铃木正三也曾经指出,佛教修行不专在于忏悔、祈祷,而在于竭尽心智从事劳动而不懈怠。他提倡“入世修行”、“工作修行”和“职业修行”,就是要世人诚心为政,农人实意耕作,工人努力做工,商人责己经商。
禅宗对于现代社会中由于学被剥离而导致的精神贫困,是一副很好的消毒剂。阿马蒂亚·森曾经在《学与经济学》中说:“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与学的分离而造成的。”
总之,禅宗肯定现世,入世苦行的精神和当代人追求职业成功、人生价值的理想相容无间,并赋予人日常劳作以崇高的宗教作用,更有助于人现世的成功和此世的事业发展。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委党校】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hbyxlw/lw5909.html上一论文:研讨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