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中小学日常生活经验之于教学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066 浏览:108152
论文导读: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趋势。结合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的新课程观,不仅能拓展学科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人格发展、丰富情感体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儿童与课程;教学模式

一、理由的提出: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剥离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强调书本知识的接受式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导致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思不够,更谈不上对生活和社会的体验和改造。

1.“教”“学”目标唯一

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认知为唯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学具体表现为以知识和智力为中心,机械地背诵和模仿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缺乏生气和活力。这使得丰富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单调的学科认知活动,单一的教学目的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忽视了教学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特别是缺乏对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学习方式策略上的培养。

2.“教”“学”角色固定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书匠”,教学的任务是将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对知识的深思和质疑,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足。被“定位”了的教与学,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缺乏对各自角色的和创新,不能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是无从谈起。

3.“教”“学”手段单调

黑板加粉笔,书本加板书,传统教学过程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教学秧田式布局、五步教学法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固定结构,重演绎归纳的注入式教学策略和缺乏情感性的教学设计等无一不是一种工业社会标准化大规模复制的程式[1]。

二、“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模式的特点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融入教学的模式逐渐走入师生的视野。“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师生有效互动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2]。因此,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的各个环节,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学科内容的潜在作用与价值来引起和增强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教学过程中,做到让学生学习和深思自己所感兴趣和需要的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开学生走神和分心。

2.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是落实好教学任务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与学科逻辑知识之间的差距,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学习内容,不断提出和超越最近发展区。

3.注重教学中学生生活经验的生长

教育源于生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点传授,锻炼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还要从所教授的学科内容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使学习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深思所学内容与生活的关系,通过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让他们能科学、辩证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模式的策略

以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比”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学习。

1.教学目标生活化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及多元化的思想意识正通过多种渠道展示在学生面前,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限,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难以辨识,对此,教师要善于使教学目标生活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科知识和生活现实,帮助学生理解和深思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有效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
在讲解“百分数”的作用和作用时,教师引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我国森林的覆盖面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21%,我国农业耕地资源占世界耕地资源的7%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深思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我国森林覆盖率、农业耕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观点。由此可知,教学目标生活化在实现新课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2.教学内容处理生活化

新课改要求:转变课程内容难、繁、
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目前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具体涵义,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好教材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找到教材与实际生活间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思教材知识。
在讲解“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先让学生搜集在生活中出现的与百分数有关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上整理和讨论这些例子,如衣物成分上的百分比,食品营养成分表上的百分比等。这一教学环节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由于引入的例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与其经验背景能产生共鸣,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百分数的用途,推动学科内容的有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深思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与百分数有关的实例。

3.教学过程生活化

新课改关于教学过程的要求有两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推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论文导读:效率地学习。在教授学科课程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陶行知在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精辟地指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出发,教学前研究学生兴趣、需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经验相适应,使得学生的经验不断得到新的增长,实现
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在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
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如:以组间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互相讨论生活中出现的百分数,并派代表回答再由教师总结;以辩论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对同一理由从不同角度深思,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学过程的生活化,不仅增进了师生交流与互动,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而且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深思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深思,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在教授学科课程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陶行知在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中精辟地指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整合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出发,教学前研究学生兴趣、需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有经验相适应,使得学生的经验不断得到新的增长,实现有作用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浅谈课堂教学生活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3(02):185.
[2]傅建明.教育原理案例教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35.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