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生命哲学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87 浏览:119718
论文导读:。是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它的宇宙哲学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哲学,其核心的思想是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中国美学中关于美和艺术的思想,也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说,对生
【摘要】本文基于生命哲学的视野,中国钢琴作品的生命作用,探寻中国钢琴作品的生命本质,储望华的《幽谷潺音》中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将《周易》以生生之“气”为本源、以阴阳对立面相互转化为宇宙万物构成(生成)原理的生命宇宙观这一生命哲学原理融于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之中,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他的这种思想为后来的作曲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为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国钢琴音乐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生命哲学;储望华;《幽谷潺音》

一、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于20世纪的哲学流派。是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它的宇宙哲学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哲学,其核心的思想是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中国美学中关于美和艺术的思想,也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说,对生命哲学下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中国美学和艺术影响最大的,当属《周易》以生生之“气”为本源、以阴阳对立面相互转化为宇宙万物构成(生成)原理的生命宇宙观。这种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亦有所体现。

二、生命哲学对钢琴作品的影响

1、“气”与“生”的体现

“气”在《周易》中不但被认为是万物的本源,而且被认为是一切生命的质料、动力、根源和本质。在艺术的表现对象上,强调对被表现物的“生气”的表现。如清代画家沈宗骞所说:“天下之物,本气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有无“生机”便是中国艺术和美学最根本的价值尺度。以“气”和“生”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即在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强调以“曲”即曲折生动为美。
《幽谷潺音》是1979年储望华在游历了青岛崂山之后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是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前奏曲二首》之一。在《幽谷潺音》这部作品中主要描绘了崂山的山岩巨石,从石头缝中流出的泉水变成回绕在山里的淙淙溪水,拂拂鼓动的清风和潺潺流水汇入江河的悠然景色。作品中采用极为精炼的旋律材料生动地描绘了幽静的山谷和潺潺流水的美景。作者赋予乐曲以生命,充分利用钢琴各个音区的音响特色,构造出丰满的立体音响,将幽谷中的“生气”、“生机”、“生意”、“神气”、“气韵”都传达了出来。
在开始的两小节引子过后,主旋律就由右手在高音区奏出,四句旋律在F羽调的七声音阶上层层递进,有沁人心脾的美。左手的最低声部在大字组音区运用了八度加五度的大和弦,中声部三和弦在小字二组,而高声部的旋律在小字四组,高低音区的强烈对比表现了山谷空旷幽深的感觉,营造出空灵、深运、朦胧的意境美。这一表现手法不仅是作者对生命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动态的、有节律或节奏的生命的表现。高声部每个旋律音之前加了分解和弦形式的装饰音,借鉴了古琴的演奏策略,极为贴切地描摹了碎浪连续拍击巨石的天籁之音。而在每一句旋律结尾处,中低声部的和弦对旋律结尾长音的填充更生动的描绘出山谷中流水回音的景象。作者对水的生动描绘既是对生命生机的表现又赋予水特殊的含义。
2、“和”
“和”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基本概念,他把宇宙的和谐视为一个根本前提,把宇宙的和谐视为万物生长变化和人类存活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其它的和谐则被视为宇宙和谐的表现和“缩影”,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的含义即:宇宙本身的协调(天地之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天人之和)、人自身的协调(身心之和)和社会的协调(人伦之和)。《周易》对“和”的理解,即从阴阳对立转化和阴阳协调一致(包括引申出来的刚柔、动静、往来、顺逆、开合等的对立转化和协调一致)的规律来讲和谐的。尤其是它对阴阳、刚柔、动静等对立面的有机统一的理解,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有着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宇宙生命的和谐是中国艺术创作中艺术构成的普遍法则。
《幽谷潺音》中作者在A段运用了纯五度以及结合纯五度的八度音程,表现山谷的空旷幽深,运用了四五度和弦平行进行,四五度叠置和弦连奏,多调性和声层对位,营造了幽远、宁静、空旷之感。如清代画家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说:“一虚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消息之理也。”这就是按照阴阳、刚柔、虚实、动静、明暗、清浊、往来、顺逆、开合、隐显、高低、上下、远近、内外、方圆、曲直、深浅、浓淡等对立面相互统一的规律或法则来构成的,也是一种有着内在张力与秩序的、动态的和谐。B段从第25小节到36小节,作者借鉴了印象派的写作技法,虽然音型相近,但调式频繁转换,和声色彩亦不断变化,使音乐色彩变得异常丰富,音乐层次更加丰满,产生了迷人的效果。运用七声音阶的七连音琶音音型,描绘一弯清澈的流水从石缝缓缓流出的景象。这种音型借鉴了印象派音乐中描述水的音型,作者在这一段织体与上段采用同样的手法,不过在借鉴这种音型时加上了五声音阶进行填充,使这湾流水具有了中国特性,中西方调式的结合亦是一对立面的有机统一。C段虽是A段的再现,但由A段的多调性和声层对位变为四五度和弦的平行进行。四度与它的转位音程配搭使用,构成有八度重复的协和音响。左右手又是五度音程关系。连续的双手四五度叠置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增添了和声的厚度,从而刻画出了一幅幽邃的深谷意境。深谷在老子的生命哲学中体现生命的自然广度,是老子自然生命的基本内涵。谷含有容物纳垢、包容一切的意思,也以川谷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兼蓄万物的思想。作为生命理想的基本层次,作者通过对深谷流水的描绘体现生命最初最本真的一面,亦体现了老子生命哲学中自然无为的德行。
三、结语
储望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在借鉴西洋音乐创作传统和演奏技艺的基础上,探索并创作出许多融合东西方文化为一体,体现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且具有时代特征的钢琴音乐论文导读:
作品。《幽谷潺音》集中国传统音乐精髓与西方钢琴技法于一身地诗情画意般的作品,无疑是储望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利用钢琴的和声性色彩和立体思维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同时在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将《周易》以生生之“气”为本源、以阴阳对立面相互转化为宇宙万物构成(生成)原理的生命宇宙观这一生命哲学原理融于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之中,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他的这种思想为后来的作曲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为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国钢琴音乐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39.
[2]李衍柱.生命艺术化 艺术生命化——宗白华的生命美学新体系[J].文学评论,1997(3).
[3]叶朗.胸中之竹[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梦溪.方东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汪裕雄.审美静照与艺境创构[J].安徽大学学报,2001(11).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