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51 浏览:46120
论文导读:

现代设计艺术无论是理念、思想,还是理论与手段,包括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和科技更新的过程和发展而来的。自20世纪初,现代设计在德国出现以来,其理念与思想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历程。今天,设计无所不在,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甚至设计本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设计的根本就是合理”等观念已然深入当代人的观念和行为之中。现代设计在中国仍然是舶来品,真正作用上的现代设计还不成熟,其设计思想、理念、创作手段仍是沿袭西方。而在西方设计界,已经有智者对现代设计,以及对现代设计推波助澜的现代工业、科技和消费文化进行质疑和反思。今天,当人们在技术、经济、消费、灾难面前开始反思时,发现昔日的先哲们早已给予教诲,而且其思想比起我们现在感受到的更加深远。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东西方学者和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中国,从中发现了可以对未来世界发挥重要贡献的思想和文化。
歌德谈论“中国的传奇”时认为:“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几千年之久,而且仍然会长存下去。”日本学者岩山三郎曾说:“中国思想、中国文化都有其特点。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博士作为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他认为“倘若人类还想继续好好地活下去的话,能够拯救地球的唯一办法就是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两大优势,一是统一的能力,中国是能够为世界未来统一做出贡献之所在。二是对自然的崇拜。对自然则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汤因比博士称赞中国没有像美国、苏联、日本那样突进西欧现代化道路,避开了突进现代化、快速发展工业、践踏自然的危害。汤因比博士讲这番话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当时他还没有看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可是中国目前已经感受到了昔日美国、苏联、日本突进西欧现代化道路时遭受的危害,甚至比其更甚。如何认识与反思,并能够在平衡中从容发展是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由进行一些深思。同时认为现代设计艺术及其教育,必须能够思考中国文化的思想与内涵,并在实践中融通中国传统文化内质的精髓。
究竟什么是“更好”的设计,什么是“合理”的设计,不仅是消费者,恐怕连设计者自身也很少进入到文化深层的深思。直到今天,我国一些教育界人士在反思艺术设计教育时,仍然只是把目光盯在技术、产业、市场等方面,即便涉及文化因素,也仅仅是在设计风格和意味等因素的深思,并非是使设计上升到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审美高度的深思。这些观念领域的滞后,比设计手段的滞后更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我们的现代陶瓷在设计中是否考虑过陶瓷自身的造型所呈现出高贵的品格和永恒的至简之道,达到造型妙趣高度的理由。
中国不但要有好的制造,还需有好的创造和好的设计。这已经广泛地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要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融合到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推出一批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这些规划构想成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间最为基本的有两条,一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明晰,一直滋养我们的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以来遭受了巨大摧残的部分是什么。二是在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将设计艺术纳入文化的范畴内来深思,而不可一味地受“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盲目与西方表面上的所谓“接轨”。

近现代以来,中国没有再像古代中国那样带给世界伟大的思想体系,也没有再出现伟大的思想家将其智慧源源不断地滋养人类文明的进步,重要理由是支撑传统中华文明发展的思想和精神根基一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摧残。冯友兰说:“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义蕴广远,不可简约叙述。在此围绕艺术教育的当下目前状况弊端,略述教育的目的究其根本是什么。
当下教育应当把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理性地、智慧地传承下去,它蕴含了人生智慧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言以蔽之,完全融于“内求”之中。所谓“内求”,即指宇宙本体融于自身,“内求”是向内在自身属性的深刻认知的有效途径,也就是文化内修与自我审慎的过程,可以成就人生智慧与圆满。这也是人类教育的根本,否则将失去作用。中国作为璀璨文明延绵不断的国家,是因其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传统为其根脉而传承至今。儒释道根本思想都在不同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论证和实现“内求”的文化。
儒家思想创造了治国和社会道德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根脉之一。儒家文化其核心内容为仁、义、礼、智、信。而中庸之道是实践的价值观体现。中庸强调善,“中”是适度,“庸”是按照适度适宜的方式来考量做事的标准,适度则可长久,即为善。“善”才能与道合。《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只有具备诚的德性,才可与天道致一。“诚”是心与意的合一,也是由内向外实现仁、义、礼、智、信的实践过程。中庸思想对巾国古典艺术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中国的建筑、绘画、陶瓷设计等内省来考量其设计思想的形成具有延续的普世价值。中国造型艺术的线性思维也是极简艺术在中庸思想的最佳体现。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会更加突显。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大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儒家学派全盘吸收了这些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从施论文导读:
教的内容来看,自古以来巾华民族的教育完全是将“德”(六德)的培育作为首要,“行”(六行)是“德”的实践,有了这些才谈到“艺”,而在六艺之首,礼和乐又是与颐养性情有关。这都是同绕自身修为,向内所求的践行。中华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发扬和有序的传承。道家认为,“道”为宇宙之本,万物之根。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师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表明人与自然的相生相通。道的规律是天与人合,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至简”等认识宇宙和平衡宇宙的道理。先秦儒家也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人合一”是中国重要古典哲学的思想之一,其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也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将“天”(道)与人的关系归入儒家关注的重要范畴,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观点,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应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融通整合的结晶。我本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和阐释是:天、人合一,合二为一,天本是指自然或者说代表自然,人也必定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与自然本是一,何谈为“合一”,究其深意,人与自然应当依照“相合”的理想共存下去。理由是我们的先哲为什么如此深重的强调人与然会形成一对矛盾来深思如何相处的关系,并且成为道家的传世法则。我认为我们的先哲早已对人的贪婪属性具有深刻和本质的认知,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贯穿着节制、责任、忠孝的理念。节制和责任不难理解。对忠孝的理解我认为可以有更广的视野。不仅忠孝国与家,还忠孝于自然和本我纯然的自性。
再看佛家的思想。儒、道是世间法的“有我”修为。儒家注重内在心灵的修为,以致达到人生的自主和自立。道家是通过修为达到游刃有余的自在的天然境地。而佛家是通过戒、定、慧来完成更高的圆满修行。首先通过戒产生定,定产生慧,最终达到明心见性,这是世间更高的“无我”修为。尽管儒、释、道在旨意范围和层面上有所不同,但却有相通和相容之根本。其共同特征在于向内体认生命,即“求内”,三家都讲求由内向外的实践实修,三者的不同也是互补互济。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到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中华传统文化之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并惠及世界。
通过以上梳理,从现世教育和个人修为的视角来理解,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回归于“道”,回归到人的自根自性之中,由自性生发智慧且符合于道的自我本体属性的创造力,只有回归到自我本体,再从自我本体中生发创造力才合乎于道的恒定至理,以上应当是教育的内核。艺术教育更是如此。

当今的教育体系,包括艺术教育,行的是相反的路径,在一定的程度上压制与束缚了对被教育者创造力、自信力、想象力的释放与培养。最为核心的表现是,现代教育以“术”为重,弱化了创新与德行的教育。目前大学教育流行的是如何择业,如何竞争,整个社会呈现的是一个竞争的战场。艺术教育一旦走向求谋生就业的技艺本领的浅显表象,就堕落为一种目光向外的、以物为索求目标的教育,这一目标必定以有形之物、有形之权威为标杆。接着是“输送式”的策略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润藏在人自身的“道”之中,没有顺乎“道”的开启,岂有“道生万物”的创造力之理。“术”的教育偏离了人类教育的真谛,也绝不是教育的根本,同时也预示着教育文明走向歧途。
南科大校长朱青时说:“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优秀人才来。”他认为,现在的大学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在赞同朱青时的同时,补充说明:当今的教育不但缺乏想象力,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信力。自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一个民族自信力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创造力的匮乏。自信力来源于一个民族强大的优秀文化。近现代以来中国人的自信力被西方吞噬,同时优秀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塌方。中国文化好似千年参天古树,若使其发出新枝嫩芽谈何容易,定需几代人的智慧和努力。人类真正的文化是需要千年以上的实践与检验。知识并不等于文化,文化是通过知识进化而来。
就艺术教育而言,学习和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意味着实践以下方面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在教学理念上,不以授术为主业,而以培德为要旨。不需将培德停留在“校训”字面上,而是落实到教育的所有环节。在教育策略上,开启所有手段,去掉附着在学生思想上的权威,消除恐惧,涉及文化、人格、思想、行为、认知等等层面,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开启自我认识和发现的新目光、培育识别良莠文化的智慧。在教学思路上,引导学生正念、正想、正心;尤其是高等教育更应如此。就设计领域而言,儒释道思想对现代设计艺术同样具有开启智慧的资源。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应当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思想。“中”是强调适,“庸”是强调宜,何为适,何为宜,见仁见智,且可以直接反映设计和品位高低。“中庸”为善,设计之魂不在形式,而在于存“善”,道家思想巾“上善若水”之“善”同样所指品格修为中具“善”的审美高度。是否将“善”品融于作品之中。而儒家为“善”的具体呈现是仁、义、礼、智、倩。其理想是人、事同适,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具备此理念的设计,必定是尊重道德、符合人文理想之设计,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开了人对自然的伤害,此为现代设计艺术之本。这样的设计理念与西方人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设计理念则有所不同,它是来自于大地的。秉论文导读:长期深思以及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一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建立个体设计者的修为体系,让人们面对设计作品而产生敬畏之心同时感知内在心灵的升华。最终期盼现代设计艺术与儒释道思想的融会贯通。参考文献:(1)季羡林:《季羡林随想录·4·国学漫谈》,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
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理念。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完全可以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现代设计艺术。加上先进的技术更好的实现对中国文化有序而广泛的传承,最终通过设计与教育传递着文化。
如果说儒家的“中庸”可以作为现代设计艺术理想的话,道家的“天人相应”则可以作为设计中的路径、策略和手段,即成为实现中庸的媒介、通途。“道”的规律是天与人合,顺其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一条明晰的设计深思路径,洞悉自然与人的关系-从师自然-回向人文环境-回向人的内心-回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要经历反观设计-反观内心-反观人文环境-反观自然-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一个反复的内省过程。道家围绕“天人相应”学说又有一系列具体内容,比如:“天地对应”、“天地同律”、“人天同构”、“人天同象”、“人天同数”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设计中的有效通途。
释家思想具有更高的境界,本人提出“设计去化”的思想,是在吸收释家思想同时也是对当下设计以激发人的各种之下而产生的设计目的,进行重新深思和定位的一种夙愿。希望“设计去化”能够使设计建立更高标准的精神指向。人的不断更迭、提升、贪婪,向自然和人自身的索取无穷无尽,已经给自然和人文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但要认识无端的、过度的“装饰”就是犯罪,同时也要深刻地理解“大道至简”的永恒至理。能否让“设计去化”的观念推动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形成,这是未来中国设计教育需要长期深思以及探索的重要课题。这一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建立个体设计者的修为体系,让人们面对设计作品而产生敬畏之心同时感知内在心灵的升华。最终期盼现代设计艺术与儒释道思想的融会贯通。
[成都大学教学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PU-JG-2010011”)]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随想录·4·国学漫谈》,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中文版序。
(3)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杨永杰、龚树全主编:《》,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吴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