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80后”辅导员如何管理“90后”高职学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84 浏览:97365
论文导读: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教育群体凸显出来,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培养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的学生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队伍中的“80后”辅导员对于“90后”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培养的质量,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因此,分析现阶段 “80后”辅导员在管理“90后”学生方面存在的基本理由,并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倡议,有着一定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80后” 辅导员 “90后” 高职学生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伴随而来的“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中的主体,而在教育工作岗位中,一批“80后”也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中,“80后”占据比例较大,虽然“80后”在年龄方面很有优势,并且其个性思维特点也和“90后”比较接近,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理由。
1 “80后”辅导员的优势分析
1.1 在管理学生方面有着良好的亲和力 “80后”辅导员年龄相对较小,他们也只不过是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学生而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状态和心理特点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并且很多大学生现代的特点,和他们那一代上学时几乎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切身的学生经验,因此,在管理学生时,更有利于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去深思理由,站在学生的立场,维护学生的利益,并且能够和学生之间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
1.2 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和理解学生 其实“80后”与“90后”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差异不明显,经济基础也不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很多“80后”的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任职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者学生的角色,这就使得他们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和理解当代“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成长困惑。
1.3 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 很多“80后”的辅导员,在学生时期就是比较优秀的班级干部,在大学期间,在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师的协调方面,锻炼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了一定的学生管理技巧,并且懂得运用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这种能力,在刚刚转化成辅导员之后,仍然具备,并且能够结合“90后”学生的基本特点,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
1.4 工作热情积极,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 “80后”的辅导员,他们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对工作充满了热情,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并且他们善于创新,思维活跃、超前,很多大胆的想法,在一些较为年长的管理员看来,不敢实施,而他们却勇于尝试,并且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他们能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师生融为一体。
2 “80后”辅导员的劣势分析
2.1 社会经验不足 “80后”辅导员基本上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开始工作,他们经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体会不够深刻,缺乏比较成熟的社会经验,在遇到比较棘手的学生管理理由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误导。
2.2 抗压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回避 “80后”辅导员的成长环境较好,从小就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他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产生回避的心理。并且,“80后”辅导员,抗压能力较差,如果管理的班级学生理由较多,容易导致其过大的工作压力,影响其实际工作的效率。
2.3 学生管理工作实效不高 在班级学生管理方面,“80后”辅导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班级管理策略,实际学生管理经验不足,学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技巧不够丰富,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4 专业并不是很对口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聘请的部分“80后”辅导员,在专业要求上,并没有统一要求教育学专业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他一些专业、甚至和教育专业相差较大的也都没有明确要求,这就导致了“80后”辅导员的专业差异,不对口的专业,使得一些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仅凭自身的相关经验,一些理论化的管理策略掌握不到位,影响了学生管理专业水平的提高。
3 “90后”学生的特点分析
3.1 个性独立,思想成熟较早 “90后”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开放,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其思想超前,个性也比较独立,不喜欢被约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们有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在广泛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90后”学生的思想水平,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层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他们看来,自己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立分析判断理由的能力。
3.2 自信张扬,心灵脆弱 “90后”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他们热情向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但是,往往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不少同学存在三分钟热度的情况,热情一旦退却,就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即热情有余,而坚持不足。他们自尊心也比较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一旦受到打击,则显得比较沮丧,在乎别人的看法,心灵比较脆弱。
3.3 学习不积极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较与本科院校学存活在一定的差距,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不能按照教师的相关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课下大部分学生,不复习功课,很少去图书馆,对于专业参考文献的阅读训练远远不够。
3.4 生活不够节俭,攀比心理较重 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生活上不够节俭,一些同学的跟风攀比心态较重,看着同学穿着时尚流行,自己也开始盲目攀比。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往往过分看重个人外在的形象,为了能够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喜欢穿名牌,参与社会活动,有的甚至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范围,这些也和现代整体的校园氛围有关。3.5 过渡沉迷于网络 很多“90后”学生,尤其是男生,热衷于网络游戏,加之,高职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不是很多,学生们有很多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论文导读:
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他们寻找着自己的角色,不愿意参加校园实践活动,过渡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利于他们个人交往能力和社会经验的拓展。晚上熬夜打通宵游戏,白天上课睡觉,已经成了不少高职院校男生的习惯,长期这样下去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4 “80后”辅导员提高对“90后”高职学生管理效果的倡议分析
4.1 充实自己,培养技巧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80后”的辅导员更应该不断地学习知识,参加培训,充实自己,他们可以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互动中不断地改善教育策略,在与老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中不停地吸收适合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素质、培养技巧和积累经验,“80后”辅导员才能弥补工作时间较短的不足,提高工作实效,和“90后”友好地相处。
4.2 游戏化方式激励“90”后学生 学生们在玩游戏的有三种心理状态,一种是我想赢,平时可能没有,在学习当中也会见到,如果安排两个学生做一件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好,如果让一群人做,看谁可以上班级的头条,上年级头榜,通过这种方式把员学生想赢的动力激发出来。第二个我不想孤单,想跟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还有一个想证明自己,这三大诉求是非常典型的每个人的心理诉求,但是在这个心理诉求的背后它一定有一个心理学的背景支持学生做这样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我想赢,它背后就是冰山模型底下大家都有的成就动机,这个激发出来之后不会想认输,想拼命做,90学生后有强烈的动机,如果在学习和平时班级活动当中没有给表现的,把他们压制住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就会很郁闷。第二个叫亲和动机,还有影响力动机,就是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影响别人。90后分享的是非常强的,如果在班级里面有这样的机会、平台创造给他们,让他们分享,他们得到了释放,得到了认可,则他们学习和参与课外实践的活力一定会释放出来。因此可以考虑用游戏化的方式把他们的动机调动起来,比如说在游戏里面看到徽章、积分这些都是调动每个人的成功动机,这些东西是可以考虑的。
通过小游戏可以把他们的亲和动机、影响力动机激发出来,类似的策略非常多。90后的目标感非常强,包括规则,规则意识。我们通常说90后是玩游戏过来的,每个游戏有规则,在规则背后有灵活拓展的空间,如果告诉你这个事情只能这样做,就没有意思了,如果有拓展的空间就很有意思,更可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包括反馈系统,如果一个事情只是一个人做,没有反馈就比较枯燥,90后就希望一边做一边分享,把握这种原则,可以比较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辅导员可以与学生进行小的互动,问学生们怎么看待自己,贴一些标签,像上的一些标签,让学生给自己贴标签,然后可以邀请同学做一些反馈,看一下他们给自己贴什么标签,两条标签放在一起,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当中的位置,和自我认知存在的差距,这种互动的方式,通过微信的方式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
4.3 包容学生,理解学生 对于辅导员工作,首要要求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他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爱好等。“90后”个性张扬,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信任、相互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内部,努力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优秀的谈话人,以心换心,包容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动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学生的事情多跑跑腿,为学生的困难多费费心,多些理解多些关爱,哪怕只是陪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看病,乃至和有心结的学生谈谈心。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贴近了,互相包容和理解了,这样,老师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地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部分学生的自卑感较强。面对这样一个现象,辅导员是否客观地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是辅导员工作成败的关键。
4.4 创建平台,增进沟通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上网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可以转变时空的局限,发短信、聊、上人人网、写博客……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可以拉近“80后”辅导员和“90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网上,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为他们解答理由、指引方向。许多面对面时不好意思说的事情,学生们更愿意在网上向老师倾诉。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理由,进行沟通和指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80后”辅导员面对“90后”大学生,既有其自身的优势所在,也有需要其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地方。“80后”辅导员要有睿智的教育思想、博大的教育胸怀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深邃的教育智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能积极理解和包容每个“90后”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真正实现大学师生的共同成长,只有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和学习,年轻的“80后”辅导员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增强本领,完善技能,成长为合格的高校辅导员教师。
参考文献:
[1]孟丽.浅谈高职学生管理面对的理由和策略[J].科技信息,2009,23:247.
[2]余卫宁.当“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J].教育研究,2009,05:185-187.
[3]周琪棋.“90后”高职生的思想特点及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08,11:255-256.
[4]王莉媛.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思[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09,0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