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高校自主调整学生管理方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12 浏览:156340
论文导读:应的模式。此外,高校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既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要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措施,在保证辅导员数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还要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保证教学基本设施,满足学生自主调整专业后教学的教学质
摘要: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决定了大学生专业选择权非常有限,在就业压力与高校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可以自主调整专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各高校重要的教学管理内容。这不仅转变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高校;自主调整专业 学生管理
一、引言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取得了政策上的支持。为减轻部分刚入学新生因招生录取调剂志愿造成的遗憾,很多院校逐步开放了大学生自主调整专业的口径,有些院校甚至赋予了学生两次申请调整专业的机会,尽可能保证志愿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毫无疑问,这相对于长期以来“一专业定终身”的僵化体制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这不仅是将高校的学习资源最大化地落实到学生群体,更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实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更加人性化迈进的标志。

二、自主调整专业带来的学生管理新理由

(一)管理行为更加复杂。目前国内高校对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班级管理与同寝室管理(或两者兼有)。第一种是指调整专业后的学生搬离原专业寝室,搬入新专业寝室,接受新的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的管理。第二种是保持学生寝室不变,不同专业的同学同住一个寝室接受原来的管理人员管理。这两种管理方式都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前者会因为管理人员的变化而导致管理关系的重构,后者则会因为被管理人员的转移使管理人员无法顺利实施监管权。所以,相比较学籍改革前的学生管理方式,实行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在管理上难度更大,不仅要求管理者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要求管理者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为跨专业、跨学生社区的管理做好准备。
(二)管理对象更加多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对象是学生。传统的学生管理者面向的是本专业的学生,但在专业自主调整后,被管理对象的专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专业内部。随着大学生职业敏感度的增加,社会上近期热门的职业成了他们挑选专业的风向标。某些实用性强,就业体验感舒适的专业被转入的热门专业,出现了几比一甚至几十比一的高申请率。在专业调整结束后,某些专业原本单一的学生组被打破,管理者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展集体凝聚力构建活动,帮助转专业进来的新同学快速度过陌生期,实现与班级的良性互动。另外,专业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开的会存在一些理由造成新进学生层次良莠不齐,他们对转入专业的学习风气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焦点。
(三)管理理念更加创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精神在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的生动体现,“以学生为本”就是从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1]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克服自主调整专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就必须秉承“服务学生”的宗旨,消除教师对专业的误解与片面性认识,对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自主调整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三、高校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一)开设新生始业教育。为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必须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开展引导性教育活动,即始业教育。高校新生始业教育机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学生全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到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始业教育对其产生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新生充分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特别是专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制定初步的规划,避开因为随大流的心态盲目调整专业造成遗憾。高校在开展始业教育环节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以及教辅机构的教育功能,形成始业教育工作队伍的网络体系,推动高校新生始业教育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发展。
(二)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始于大学阶段,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环境、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培养职业发展所需能力、跟踪检验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生涯规划蓝图。其中,针对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要帮助他们了解新转入专业的学科特性、专业特点以及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涯规划必须从新生入学时做起,帮助新生设计一个科学、充实、有作用的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其找到合适自身发展专业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大学生有权选择攻读的专业,但并不意味着选择了专业都具备该专业大学生涯的设计能力。进入大学后再高校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管理方法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选择专业,需要学生对个人的兴趣、能力、人生的目标和志趣进行深入的深思,同时对各个专业的情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从这种作用上说,学校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既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深化大学生涯规划,进一步完善人生规划的必定途径。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实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机制,不仅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和根本,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提供越来越满意的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还要把以往让学生、社会适应大学现有管理制度的模式转变成大学管理必须与学生意愿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模式。此外,高校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既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2]要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措施,在保证辅导员数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还要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保证教学基本设施,满足学生自主调整专业后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弥合。只有对高校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管理策略进行新的探索,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人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列汉.高校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8).
[2]许小雯.元培模式教育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学,2012,(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jswgllw/lw27757.html上一论文:探索加强建行中间业务管理的几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