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东西方法律对复仇理由认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94 浏览:14584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 复仇理由在东西方文化都有着天然的相似,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各自历史地理条件下,顺着各自的路径进行着演绎,其中稳定而精华的就是本位观和价值取向。以复仇理由为端可以折射出东西法文化的差异,品析东西策略律各自独有的性格。东方社会重视群体利益,法律传承道德文化传统,是以道德为本位观和以情法为出发点。西方社会追求个体权利秉承自然权利传统,崇尚法律以法律为出发点。但是似乎东西策略律又有着根本性的相同,这一点在复仇理由上表现明显。
关键词 复仇 同源性 差异性
作者简介:阮冬梅,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1009-0592(2013)12-294-02
复仇理由是一个东西社会所共有的理由,是东西策略律所需要共同面对的理由。复仇理由也是法律世界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永远为人所关注且不可回避的现象。东策略律天赋了法的性格,而西策略往往禀承自然法的特点,但是东西法文化的差异都是完成对理情法的演绎。复仇现象的出现、发展和解决是一个有着深层道德理念和社会基础的运作过程。仅就复仇理由的解决而言就不是纯粹依靠一个单一的机制,而是要凭借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这就是以天理、国法、人情构建的大平台。依法律视野得见,作为一种历史的流变,复仇理由描述了法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初出无名到声明显赫的过程,作为一种隐射,复仇理由反映了法治的历史进步过程,深刻揭示了人类从蛮荒到文明的脉络。而今顺着历史脉络,在社会大幕下回现法律曾经的演义。本文以复仇理由为端试看东西法文化的路径差异,明晰法律的共有之物,来诠释全球文明中法律理由,以期探究中国法典建构中的法律继承和移植理由,在和谐社会中寻找法律应有的位置与作用。

一、复仇的概念

对复仇的概念有多种学科的诠释,无论从哪一个度来进行梳理,对复仇的解释都是具有合理性的。在西策略律的发展过程中康德认为复仇是报应论也就是等害报复论的首形式,他主张刑罚应与犯罪在损害形态上相等同为必要,其学说为“如果你偷了别人的东西,你就是偷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打了别人,你就是打了你自己;如果你杀了别人,你就杀了你自己。”在黑格尔看来,“犯罪的扬弃是报复,因为从概念上说,报复是对侵害的侵害,又按定在说,犯罪具有在质与量上的一定范围,从而犯罪的否定,作为定在,也是同样具有在质与量上的一定范围,但是,这种基于概念的同一性,不是侵害行为特种性状的等同,而是侵害行为自在地存在的等同,即价值的等同”。对于复仇理由杨鸿烈先生认为:“复仇”是文化不开时人民的自助,到了实行国家司法主义的时候,可就成为“不法行为”。这里的复仇是非公权力的私力救济,是为公权力所排斥和不齿的。从中得见复仇现象存在一个历史性演进过程,对于私人复仇国家有着较为明晰的态度。同时复仇行为也是存在着的自身独有的特点,主要存在着:主体特定性、对象相对性、损害性、历时性、循环性等特点。此外法律作用上的复仇现象也是多方面的,狭义的认为有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国家法治等。当十九世纪末实证主义刑罚学的崛起,报应的理论没有得到重视。“被称之为是复仇的一种文雅的名字;它是报复性的、不人道的、野蛮的与不道德的……。通过对错误的惩罚履行一种道德的责任,报应论抹杀了宽容的可能性。今天为报应论辩护的人只是无论其是否意识到,都是从目睹他人受痛苦中得到快乐与某种善感的人,或者另有理论企图的那些人”。报应说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开始了复苏,成为一种主要观点。
复仇是人类所固有的意识,是潜伏在人性灰暗之处的冲动,如朱苏力先生语“复仇是一种永久的潜伏”。“复仇冲动大量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是或明或隐”。从复仇缘起到其中的过程再到其解决反映了诸多的理由,作为复仇现象有合理之处,但是作为复仇结果往往又是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于此中外法学大家大都泼墨于复仇理由和相关现象的研究,学科涉猎之广,理念研究之深,且著作颇丰让人叹为观之。复仇理由研究学科涉猎之广,哲学、历史学东西方法律对复仇理由的认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学者对复仇理由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黑格尔、康德、哈格、马克思等大家之言荟萃于此,而且呈现出多学科相结合的态势。以法学为例朱苏力先生的《文学中的复仇与法律》就是以文学为切入来探讨法学理由。关于复仇理由学界对此探讨已是极其深刻的,涉及了人性理由、天理、国法、人情理由、超验思想、刑法和刑罚的起源等相关理论,张晋藩、瞿同祖等前辈大家也有文评著述,以大视野和胸襟品析复仇理由,往往多从社会人文角度进行诠释,深显历史厚重,论述精辟合理。早年有日本学者穗积陈重著《复仇与法律》,牧野英一著《汉代的复仇》等文。在此基础上,当今霍存福先生、何勤华先生、朱苏力先生等以前人为根,转换视角另辟新径着眼于细端,小理由大主义来解读法学理由,解构主义精神于细密处尽显无遗。
从近些年来的研究看,复仇理由研究方向和趋势呈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例如以基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为视角的研究;从和谐思想、法制社会、礼法与复仇理由关系进行阐述,取得了大量的成就。同时复仇理由研究存在的潜在空间也是巨大的,例如复仇的积极因素、同时期与外法系的比较、复仇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复仇与日常生活与社会资本等。

二、西策略律对复仇理由的认知

西策略律文化有别于东策略律文明,我们对于西策略的理解多是从法律本身来理解的,而后才是法律理念。这反映了对外中华文明的认识过程。西策略律文明下复仇制度有着清晰的历史演进过程,与东方文明有着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不同。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法之复仇规定

古希腊为欧洲文明摇篮,作文明之端也上演着同态复仇的戏剧且复仇盛行。古希腊是神话的时代,其中有着大量关于复仇的记述。古希腊法律制度中,本人有为自己的亲人复仇的义务。于是复仇的链条开始运作,随着阿伽门农家族的故事的发生和传播,代表公权力的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诞生,因私力救济的复仇循环才得以有效限制。代表原始正义的复仇迈向了城邦的法庭裁判正义,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私力救济让位于公权力。

(二)欧美法系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也经历了同态复仇阶段。大陆法系发端于古希腊、古罗马法,由于宗教、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形成了德国与法国两大分支。英美法系在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下也孕育成型,大体也经历了由同态复仇到禁止复仇的过程。英美法系的英国在诺曼征服前后对于复仇规定有较大差异,诺曼征服前的习惯法时期复仇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诺曼征服后对复仇等野蛮的行为加大了限制的力度,复仇作为制度和习惯法逐步消失。英美法系的美国法制基础高,野蛮式的同态复仇几乎没有,由于法律的土壤深厚,建国之初就没有复仇制度的出现,国家也是明令禁止,认识到复仇属于一种“维护秩序的极为粗陋的方式”。美国法发展经历四个时期,最后诉讼程序取代了暴力复仇,法律文明代替了野蛮行为。

(三)其他法系

古希伯来法渊源为摩西律法基本原则《摩西十诫》,在《旧约·出埃及记》对同态复仇有具体记载,摩西以上帝代言人的口吻传达了上帝关于同态复仇的命令“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可见古希伯来对复仇在初期是支持的。古埃及法早期从肯定同态复仇逐步限制最终消失,其中对后世文明包括古巴比伦法、古希伯来法和古希腊法有很大影响。

三、我国法律传统对复仇理由的认知

(一)中华传统法有关复仇理由的理念

在先国家时代的初民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是一个基本的单元结构,在从事生产的过程又形成了劳动依附关系。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在氏族成员受侵害时占据主导作用,个体的权利被侵害引起了群体的义务承担,“复仇者心目中不是某人伤害了某人,而是某族对于我家族有伤害行为”。复仇已不是某个人和家庭的事,而成为整个氏族的责任,如霍存福先生所说“成为一体性义东西方法律对复仇理由的认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务”。由于处于未开化的蛮荒时期,复仇实施者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成员,因而初民社会的复仇也称血亲复仇。在复仇方式上则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这就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同态复仇,为后世所沿用。在复仇结果上,被复仇者往往被处以极刑。

(二)中华传统法关于复仇理由的法度

先国家时代的传统法从历史角度而言是氏族血族复仇时期,以复仇为实际法度。进入国家以来,先秦时期私力复仇也是普遍的。中国传统关于报仇的法律大体经历从放纵到制约的历史过程。先秦是复仇的自由时期,大抵到东汉末年国家已经不容许复仇,曹魏政权、南北朝诸位君主都明令禁止复仇,严苛时不仅复仇者要受极刑和诛灭亲族,而且邻伍相助以同罪论。唐律没有直接关于复仇理由的法律规定,但是复仇者要以谋故斗杀相论。宋律沿袭唐制,元律则一反常态允许复仇。明清律依唐宋法度禁止复仇。总体而言传统时期均禁止和限制私力救济复仇。

(三)中华传统法关于复仇理由认知之理由

1.先秦时期萌发。自然经济初步萌发,传统经济的构成以农业为主,其他行业相对迟缓。形成重农抑商思想。生产力相对落后,法制处于发端时期。关于复仇理由解决是以习惯和经典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氏族时期血亲同态复仇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士复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和谐的。
2.两汉时期发展。自然经济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传统经济的构成仍以农业为主,出现了相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国家的税收进一步提高,经济稳定发展使得法律有了坚实的基础,法制逐步健全,礼制得以恢复。为礼法融合提供可能,这为复仇理由解决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双重方案出现创造条件,也为人情、国法的和谐奠定基础。
3.隋唐宋元鼎盛。隋唐宋元是自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鼎盛时期,传统经济的构成是以农业为主,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充分发展,国家的税收充盈,法制健全。这样复仇理由的解决就更多依靠法律,法律本身也能兼顾如道德等其他方面。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一定程度上也为法律文明化创造了条件。
4.明末至清经济迟缓。明末至清自然经济发展迟缓,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经济不具有完全的开放性。经济的构成未呈现多样性繁荣发展。康乾盛世使国家的税收充盈,物质基础坚实。保守与稳定共存,使法制不曾间断又缺乏创新,在复仇理由解决上,主要承袭前代。
综上所述,法律在复仇理由的解决上有着清晰的轨迹,东西策略律在历史脉络上是相类似的,价值取向的差别于细微处展现。在明晰东西差异性之后,就要进行深层反思,以扬弃的精神来看待差异性,如邓正来先生所言“进行二重反思”,发掘东西策略律的共有之物。因为“人类社会自始便存在一种不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对统一性的认识将有益于法学和法治的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中秋.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钱大群.中国法律史论考中国--复仇制度论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黄文艺.比较法: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邱兴隆.配刑原则统一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6).
[8]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理由.历史研究.1991(l).
[9]王立.孔子与先秦儒家复仇观初探.孔子研究.1995(3).
[10]张建国.中国古代复仇观之我见.法学.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