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德汽车贸易理由与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753 浏览:134563
论文导读:而德系厂商却在这方面被远远抛在后面;这就导致了德系产品在新技术方面不太可靠。在一块以前就有蛮多案例,就像奔驰汽车在曾经在其S级型号汽车上安装使用了空气弹簧技术,但是导致大量故障发生;之后大众身上的DSG双离合变速箱也出现了故障,这只能算德国车故障微小的一部分而已。到目前为止,德国车为了抢占先机,可以不惜代价,哪
摘 要: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欧洲各国经济陷入窘境,与其他国家相对照,德国在欧盟成员国中情况尚好,有一个至关重要情况是由于德国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及注重在医疗、机械、汽车产业的发展,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特别是拥有中国这个市场对德国对抗欧债危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欧债危机;中德汽车贸易;技术外溢
2009年10月20日,希腊公布本国的赤字已超过GDP的比例将超过12%后,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在连锁反应下,其对德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深。2010年1月11日,德国政府公布了此后三年预算,对赤字的预测高涨,欧盟笼罩在债务危机这个庞大黑影之下。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各国领导人当时缺少决断、采用的“违约边缘”方略导致民众的信心对欧元产生了疑虑。2010年2月4日,德国2010年的预算赤字预计将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5%,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加到80亿美元,创欧元的历史以来最高纪录。德国法国等国在这段时间深切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欧元暴跌,欧洲股市也下跌惨重,德国不得不应对十一年以来最艰难的境况。

一、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德汽车贸易中存在的理由

1.中德盈利差别大

德国有其得天独厚的盈利优势:①深厚的历史积淀。德国人卡尔·本茨(奔驰世界第一台汽车就这样诞生了。德国厂商敬畏自己的汽车,而消费者也尊重德国汽车。②高速公路无限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汽车的设计速度超越了德国车。③强势品牌。德国人深知,要打造强势品牌,就要对品牌清晰度、品牌长期承诺性、品牌血统纯正度和品牌相关性同等重视。④技术为王。在一个崇尚科技和技术的国家,工程师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车企里到处都是博士。德国人在研发上不惜成本。
而中国在汽车文化上就落后了德国一大截,起步比较晚,交通等设备也没德国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汽车业的发展,最要的是中国汽车在技术方面,没有中心技术,主要靠的是加工盈利,而且没有出口自主品牌。

2.中德汽车贸易技术利用理由

在零部件方面,比如我们可以提到的是变速箱,因为在众多的德系品牌中,德系大多数的生产厂商使用的变速箱一般都是与供应商通过合作而共同开发的,并且在德国本土,是拥有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专业变速箱供应商。比如在高档车方面,德国在多档位自动变速箱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这就不得不提到ZF(采埃夫)。可惜同样在变速箱技术上,日本厂商在新类型的CVT应用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德系厂商却在这方面被远远抛在后面;这就导致了德系产品在新技术方面不太可靠。在一块以前就有蛮多案例,就像奔驰汽车在曾经在其S级型号汽车上安装使用了空气弹簧技术,但是导致大量故障发生;之后大众身上的DSG双离合变速箱也出现了故障,这只能算德国车故障微小的一部分而已。到目前为止,德国车为了抢占先机,可以不惜代价,哪怕牺牲可靠性,这样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中国利用技术外溢过程中存在的理由

德国企业在中国合资建立工厂,其实它的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并且德国还是对我国输出技术的第三大国。截至2008年,我国允许从德国技术引进合同达到10428项之多,累计其金额达394.6亿美元;在华申请专利的国家中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申请专利最多,单位FDI申请专利最多的是日本,然后就是德国。因此可以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技术是先进的。德企对华技术转移一般通过特定的技术设备作为其主要载体,同时通过配套的服务方面和培训方式这方面的软技术转移,对华技术转移。但是在华德企对华转移的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面对淘汰的技术,因此中国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德国车企公司限制汽车核心技术、新兴技术流入中国。跨国企业投资技术水平提高后,大多采用的内部化转移方式,导致东道国无法融入其技术体系,让技术溢出很难实现,跨国车企只需要转移硬件技术,技术溢出作用可以说微乎其微。

二、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德汽车贸易理由的策略分析

1.德国方面

(1)德国汽车行业规划水平、品牌层次及市场定位提升必要性
德国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德国车企努力提高核心技术水平、保证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做好持续发展。

第二,德国应放弃对中国各方面的技术封锁,通过对华汽车新技术出口,达到双赢。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新的功能的研发。如研发菱形车桥结构。
(2)与法国、意大利竞争在中国的市场
意大利、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一般高昂,但是在中国市场中没有太大份额。而且法国、意大利生产的汽车与德国不同的是,德国生产的汽车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有显著特点。比如奔驰、宝马主要生产高档豪华轿车;大众集团除奥迪以外主要生产普通轿车;但在以意大利、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其他国家主要生产某一特定方面的汽车,比如保时捷、MINI、法拉利等,都是为某特定目标市场专心提供产品和服务。

2.中国方面

(1)政府需要在政策上扶持
为了加强中德双方汽车产业的合作与更好的发展,两个政府需要制定详细的政策对其指导,汽车工业可以说是推动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产业支柱,通过外汇、信贷、税收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还可以对贸易进行保护,通过各种非关税壁垒来限制汽车进口,保护汽车生产这个幼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刺激性政策鼓励本国汽车出口,抢占国际市场。
(2)加大科研投入及提高技术水平
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先进的技术,这需要加大自身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技术转让缩短技术差距,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3)积极开拓市场
截至目前,德国大型企业通过合作在华设立诸多生产基地,但中小企业很少在中国进行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
(4)推动中国汽车企业的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可以加强在科研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在绿色能源方面进行拓展,同时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创新,鼓励、引导闲散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引进及培养,保证汽车业的优化汽车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和发展中;保证其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德国在欧洲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也名列前茅,但国内市场狭论文导读:
小。而中国却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缺少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这样就意味着中德两个可以通过合作实现双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新兴国内市场,受到的冲击有限,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强劲上升势头,相对的是德国由于受到更大冲击,受创颇深,期待与中方的公司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与德方合作,巩固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让国产汽车走出国门,不但代表者本国汽车业的发展成熟,也能在抢占国际市场中获取丰厚利益。
相信中德双方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里,在汽车业上都会有很明显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彩玲.中国汽车贸易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4):13-18.
[2]厉无畏,王如忠.中德贸易及德国在华投资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2013(03):12-15.
[3]邱国栋,李作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分析与策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