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从转口到出口:荷据时期台湾与大陆蔗糖贸易演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306 浏览:85814
论文导读:
摘 要: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后,从中国东南沿海收购蔗糖,运销日本、波斯、欧洲,进行转口型贸易。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还积极吸引汉族移民来台种植甘蔗,推动台湾糖业的发展。台湾的蔗糖贸易,开始由转口型贸易发展成“转口-出口”型贸易并存。在汉族移民的辛勤劳动下,台湾的蔗糖有了长足发展,蔗糖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不但可以满足日本、波斯、欧洲市场,还可以出口中国大陆。台湾的蔗糖从“转口-出口”型贸易并存,完全转变成“出口”型贸易。在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下,在强大的殖民利益推动下,台湾的蔗糖贸易形式发生质的转变。
关键词:荷据时期;大陆;台湾;蔗糖;贸易
荷据时期台湾蔗糖的生产与销售,前人已有相关研究。[1]但伴随《热兰遮城日志》、《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长官致巴达维亚总督书信集》等资料出版,更多讯息呈现出来,更全面展现荷据时期台湾蔗糖的生产与销售,诸如大陆运往台湾蔗糖情况、台湾蔗糖生产情况以及台湾运往大陆蔗糖情况等。本文拟通过上述资料,对以往较少被关注的理由加以探讨。

一、荷据时期大陆对台湾的蔗糖贸易

荷兰殖民台湾初期,收购从中国大陆运来或在台湾收获的商品,诸如生丝、瓷器、蔗糖、鹿皮等,运到巴达维亚、日本、波斯、荷兰出售;同时,将巴达维亚和日本等地的商品,诸如胡椒、沉香等,运到中国大陆销售,通过辗转贩运赚取商业利润。台湾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贸场中转站。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为主要的产糖区,福建和广东地区所产的蔗糖质量优良,深受日本和欧洲欢迎。因此,荷据初期,蔗糖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转运商品之一。
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大陆获得蔗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首先,通过活动在东南沿海的李旦、许心素、郑芝龙等海商集团获得蔗糖。1628年,东印度公司与郑芝龙签订为期三年的贸易协定,郑芝龙每年向东印度公司供应蔗糖5000担。[2]这些海商集团拥有武力,掌握着制海权,还与地方官员保持密切关系,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东南沿海贸易的重要人。其次,东印度公司还收购内地商人运送到台湾蔗糖。东印度公司对蔗糖的需求,使大陆内地商人,或多或少会贩运蔗糖前往台湾,这在《热兰遮城日志》中可以发现,大陆运台湾的蔗糖很频繁,一天内可以有十几艘船只运糖前往台湾。最后,东印度公司也会组织船队前往东南沿海地区收购蔗糖,这往往是在严重短缺供应不足时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在这三种方式中,通过海商集团获得蔗糖是最主要的方式,东印度公司自行收购最少。根据《热兰遮城日志》记载,整理1631-1658年间大陆运台湾蔗糖数量,如表1:
表1 荷据时期大陆运台湾蔗糖一览表(1631-1658年)
[年份\&黑糖\&砂糖\&\&糖块\&合计\&1631\&\&200担\&\&\&200担\&1632\&\&1050担\&\&\&1050担\&1635\&\&1240担\&500担\&\&1740担\&1636\&\&5520担\&100担\&\&5620担\&1637\&\&29860担,4161篮\&1967-2067篮\&150担\&30010担,6128-6228篮\&1638\&335担\&22167担,20篮\&1200担\&\&23702担,20篮\&1639\&95担\&1283担,1900篮\&\&\&1378担,1900篮\&1642\&\&1篮\&\&\&1篮\&1643\&6担\&4635担,173篮\&102担,181篮\&\&4743担,354篮\&1644\&64担,114篮\&2004担,130篮子\&360担,420篮\&\&2428担,664篮\&1645\&7担,32篮\&1003担\&105担,8篮\&\&1115担,40篮\&1646\&115担,1165篮,10罐\&938担,20687篮\&1781担,4239篮\&\&2834担,27351篮,10罐\&1260篮\&1647\&16担,4篮\&38担,71篮,2罐\&119担,34篮\&\&173担,109篮,2罐\&1648\&\&16担\&\&\&16担\&1655\&38篮\&\&\&\&38篮\&1657\&\&10罐\&\&\&10罐\&1658\&2担\&\&\&\&2担\&]
资料来源:江树生译注《热兰遮城日志》(第一至四册),台南市政府,2000年、2002年、2004年、2011年。
1633、1634年也都有运糖记载,但无具体数字。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荷据时期大陆向台湾运输蔗糖共有4种:黑糖、砂糖、和糖块。从数量上看,砂糖数量最多,糖块数量最少。荷据时期,大陆运往台湾的蔗糖,大多以担、篮、罐为单位。1担约为100斤。篮,有的文献中也称为“篓”,具体折合多少斤,有不同的看法。江树生认为是170-180斤,[3]程绍刚认为是175斤,Reesse认为是300斤,林伟盛则认为是84斤。[4]因此,本人在统计时,保留原始单位,而没有简单折算为斤。一篮装300斤,明显太多,应该不太可能。无论是84斤,还是170论文导读:39年,台湾运往波斯的蔗糖为188000斤,并且还有运往日本、欧洲的蔗糖,大陆转运来的蔗糖远远不能满足上述需求。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台湾自身生产蔗糖已达到一定数量,对大陆的蔗糖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1639年,从蔗糖角度而言,台湾已经进入“转口-出口”混合型贸易。上一页12
-180斤,从时间上看,在1637-1638年达到高峰后,然后呈现下降的趋势。1657年,仅有10罐蔗糖运往台湾,还是郑成功作为回赠荷兰人的礼物。[5]杨彦杰认为东印度公司的转口贸易是从1640年开始衰落,演变为“转口-出口”混合型贸易模式。[6]杨彦杰是综合考察各种商品得出上述结论。但如果将商品结构细化,仅从蔗糖角度来看,大陆运往台湾的蔗糖在1637-1638年达到顶峰后,从1639年就已经开始衰落,数量开始减少。而1639年,台湾运往波斯的蔗糖为188000斤,[7]并且还有运往日本、欧洲的蔗糖,大陆转运来的蔗糖远远不能满足上述需求。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台湾自身生产蔗糖已达到一定数量,对大陆的蔗糖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1639年,从蔗糖角度而言,台湾已经进入“转口-出口”混合型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