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提高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助力安徽经济转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80 浏览:14248
论文导读:一、二、三”,1982年至1991年调整为“二、一、三”,之后一直呈现“二、三、一”格局,而就业结构1990年之前为“一、二、三”,1991年之后为“一、三、二”,2012年调整为“三、一、二”,与产业结构总体不相一致。为深入分析安徽产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理由,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弹性测度产业结构与就
摘要:产业与就业高度相关,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就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结构也提出新的挑战。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就业无疑会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实现产业与就业协调均衡发展,对安徽经济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结构偏离度;协调性;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
16723198(2013)22004302
安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劳动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服装、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呈常态化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虽制约在政府目标范围之内,每年仍有近30万人动态失业。这一现象的存在,既受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影响,也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1982年以前,安徽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1982年至1991年调整为“二、一、三”,之后一直呈现“二、三、一”格局,而就业结构1990年之前为“一、二、三”,1991年之后为“一、三、二”,2012年调整为“三、一、二”,与产业结构总体不相一致。为深入分析安徽产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理由,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就业弹性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的协调性,同时为未来产业和就业双优化提出政策倡议。
1安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1.1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测度。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就业的产业构成比-1)。从公式可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结构偏离度较高;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偏离度逐渐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平衡。表1显示,安徽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大于1,且呈波浪式下降,由此可判断,2000年以来,安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总体不协调,但不协调状况有所缓解。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负,基本在-06左右,相对较为稳定,但绝对值由2000年0.56增加到2012年0.65,上升16.1%,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存在劳动力过剩,且难以向二、三产业转移。2012年安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3921元/人,仅相当于全国的69.6%,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吸纳劳动力就业有限且存在劳动力转出可能。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为正,保持在1左右,中间年份有所下降,近两年又出现回升态势,表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滞后现象亟需改善,存在劳动力转入可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波动幅度较大,2010年前十年不断向均衡点靠近,之后由正转负,且绝对值不断增大。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由趋于协调向不协调转变,与安徽第三产业发展实际密不可分。近年来,安徽第三产业发展虽取得一定实效,增速稳定在10%左右,但是,受所处经济增长阶段所限,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在GDP中的份额波动中略有下降,且金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低就业现象。

1.2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也均可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比较劳动生产率即一个部门的产值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反映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或收入比重。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低于1,且处于不断下降态势,表明第一产业在解决就业理由上曾发挥重要作用,但受小农经济、体制机制以及城市发展等制约,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只能维持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相对较为稳定,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劳动吸纳能力,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处于下降态势,已由2000年的1.55下降至2012年的0.88,可见第三产业尚未充分发挥就业功能。就业弹性是衡量产值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量大小的指标提高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助力安徽经济转型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的变化率之比。测算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安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平均值为负,除个别年份为正直外,其他年份均为负。表明安徽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动三产联动以及特色农业发展等措施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量减少而创造的价值并未减少。总的来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始终为正值,表明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且第三产业2000—2012年的平均就业弹性是第二产业的1.3倍,第三产业吸纳了更多的转移劳动力。但是,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在波动中下降,第三产业最大降幅达78%,说明就业吸纳能力明显减弱。
2安徽产业发展与就业间存在的理由
产业与就业均衡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安徽实际看,产业发展与就业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相一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2.1产业结构的低农业化和就业结构的高农业化

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是安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占GDP比重一度超过50%,改革开放后比重持续下降,2012年已降至12.7%,产业发展已转为低农业化。但是,就业结构的高农业化现象依然存在。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中,一产占比仍超35%,达3

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江苏、浙江等省。

2.2产业结构的高工业化和就业结构的低工业化

安徽正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力。过去十年,工业年均增长21.4%,占GDP比重上升至44.29%,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2000年安徽就业结构中工业占比为10.97%,2011年增加到15.24%,与产业结构的差距2000年为6.51个百分点、2011年为29.05个百分点,处于不断扩大状态。

2.3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安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两者比率为0.998,远低于国际标准水平论文导读:
。城市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空间载体,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第三产业难以承载来自农村和工业部门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吸纳来的也多是低素质劳动者。
3提高安徽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几点倡议

3.1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引导劳动力在产业之间转移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的变化方向,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结构及总量的影响。安徽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阶段,第二产业无论对经济增长还是就业稳定都至关重要,按照产业和就业结构均衡测算,二产在就业方面有近30%的提升空间。因此,提升二产的同时,发挥二产的带动作用,优化一产、扩大三产,提高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性。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以大项目建设推动就业。发挥第二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推动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商贸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等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规模化、景观型、体验式等新型农业发展,推动一产与三产的联动融合,提高就业人员的行业流动性。

3.2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劳动力就业渠道

中小企业可以实现灵活就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显示,中小企业吸纳了全社会65~80%的劳动力就业。安徽非公经济总量占全省58%以上,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可见,中小企业也是安徽吸纳就业的主力,应予以大力扶持。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企业尤其是新创办企业提供咨询等服务。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加强监督,资金使用进一步向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中小薇企业倾斜。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发行集合债、“区域集优”集合票据等,引导企业以自身的创意、设计等优势开展生态性融资。

3.3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衍生大量新型岗位

智力密集型产业是以智力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高度依赖智力成果,大量聚集智力型员工,涉及行业包括制造业下31个大类、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文化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就业前景好,更适宜解决大学生就业。因此,应大力培育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并将其与推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税收、研发投入、政府采购、产业用地、员工户口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扶持拥有关键技术或产业集群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载体,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类智力密集型企业提供专业化、一条龙服务。发展设计创意、软件及IT服务、专业服务(会计、法律、医务等)、服务外包等产业。

3.4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劳动力合理配置和有效转移

安徽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且以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22.9%。因此,应加提高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助力安徽经济转型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劳动力在城乡、地区、行业和经济类型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转移。增强中心城镇的综合承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吸引务工农民扎根城市。重视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卫生、医疗等水平,提高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吸引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特色农业,建立集生态、旅游、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使农业结构优化与推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3.5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对劳动者提出更高要求,减少结构性失业就是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关键在于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劳动者尽快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清理和规范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专家审查制度,使其为市场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引导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完善技能培训与职工考核、使用及待遇相挂钩机制,将职工参与职业培训情况作为晋升职业资格的必要依据。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大学生岗前培训,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专项基金,资助就业困难群体,由政府主导开展农民农业专业技能、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
参考文献
[1]罗文标,黄照升.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策略,2004,(7):3840.
[2]文先明,熊鹰.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及策略[J].经济地理,2007,(2):213216.
[3]安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李玉凤,高长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4).
[5]何大安.产业运转格局与就业结构变动[J].经济学家,2006,(3).
[6]杨永贵.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目前状况、影响、成因与策略[J].区域经济,2009,8(5).
基金项目:本文为边疆理由研究基地项目《西南边疆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JYB2012005。
作者简介:王鹏飞(1973-),男,山东胶州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