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高管上市银行董事会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激励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287 浏览:134750
论文导读:董事会的规模与高管薪酬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弱负相关联系;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高管薪酬呈弱负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联系;董事长与行长两职分任与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弱正相关联系。针对以上浅析结果,笔者最后提出了一些参考倡议。
摘要:高管薪酬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金融业的高管薪酬屡居各行业榜首,如深进展银行董事长法兰克纽曼于2007年获得2285万元的高薪,这种“天价薪酬”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更促使了专家学者开始对有关高管薪酬的不足进行探讨。但是专家学者们只是针对银行的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和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进行探讨,对于高管薪酬的制定机构——董事会的探讨还比较少,而且探讨结论也不相统一。所以本论文将以董事会治理特点的角度出发,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和董事长与行长是否两职兼任这三个方面浅析董事会对高管薪酬及薪酬-绩效敏感性的影响。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本论文首先根据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这四个维度的财务指标,采取熵权法构建商业银行综合绩效测算模型,并测算出各银行的综合得分值,以此作为银行绩效变量,取代了传统的ROA或ROE指标变量,这样可以使浅析出结果更加精确改善。最后,以高管薪酬作为因变量,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行长两职分任作为自变量,以当期银行综合绩效、滞后一期银行综合绩效、银行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所持比例作为制约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对16家上市银行2006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浅析。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的规模与高管薪酬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弱负相关联系;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高管薪酬呈弱负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联系;董事长与行长两职分任与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相关联系,与高管薪酬-绩效敏感性呈弱正相关联系。针对以上浅析结果,笔者最后提出了一些参考倡议。关键词:上市银行论文董事会治理结构论文高管薪酬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 导论10-20

1.1 探讨背景10-11

1.2 探讨目的与作用11

1.2.1 探讨目的11

1.2.2 探讨作用11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8

1.3.1 国外文献综述11-15

1.3.2 国内文献综述15-17

1.3.3 国内外探讨动态文献评述17-18

1.4 探讨目的18

1.5 探讨思路和策略18-19

1.5.1 探讨思路18-19

1.5.2 探讨策略19

1.6 论文的革新点19-20

第二章 董事会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激励的论述基础和概念界定20-25

2.1 委托—论述20-21

2.2 管理者权利论21-22

2.3 相关概念界定22-25

2.3.1 高管22

2.3.2 薪酬22

2.3.3 薪酬激励22-23

2.3.4 董事会治理23-25

第三章 国内外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比较与启迪25-30

3.1 国外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特点浅析25-26

3.

1.1 英美方式下的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25

3.

1.2 德日方式下的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25-26

3.2 国内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特点浅析26-28
3.

2.1 国内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26-27

3.

2.2 监管部门对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所作的新规定27-28

3.3 对国内外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比较浅析28-29

3.4 小结29-30

第四章 董事会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浅析30-46

4.1 探讨假设30-32

4.

1.1 董事会规模与高管薪酬及薪酬—绩效敏感性间的影响假设30-31

4.

1.2 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对高管薪酬及薪酬—绩效敏感性间的影响假设31

4.

1.3 董事长是否兼任行长对高管薪酬及薪酬—绩效敏感性间的影响假设31-32

4.2 探讨设计32-40
4.

2.1 变量选取32-34

4.

2.2 银行综合绩效的测算34-39

4.

2.3 模型设定39-40

4.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40

4.4 描述性统计浅析40-42

4.5 回归浅析42-46

4.5.1 董事会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浅析42-43

4.5.2 董事会治理结构对薪酬-绩效敏感性的影响浅析43-46

第五章 结论与倡议46-48

5.1 主要结论46

5.2 倡议46-48

参考文献48-51
致谢51-52
作者介绍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