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宏观经济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建模与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314 浏览:124092
论文导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进展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和预测未来经济形势,是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DSGE模型对于政策变化对经济进展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浅析手段。综合文献以及本实验室的探讨基础,结合本国实际,本论文以金融加速器效应为框架,构建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将经济活动按投入产出联系分解为42个生产部门,统一建模,模型结构清晰统一。在金融加速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最优杠杆率与利率升水的联系,定量化浅析金融市场的摩擦机制和经济学作用。本模型嵌入传统DSGE模型所没有的股市模块,使得浅析更加全面。在DSGE框架下,股市模块与宏观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结合2011年我国分行业经济动态,编制DSGE模型求解所需的基础数据,计算了模型所需的参数,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估计。模型的分行业结构的DSGE模型在国内外探讨中还很鲜见。模型严格区分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等部门并考虑其相互联系。通过概括大型DSGE的特点,对一般DSGE模型进行改善,建立了适于浅析企业生产动态和股市动态的DSGE系统。本论文建立的DSGE系统采取42个经济部门,区分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商业银行,银行和政府,比通用的一般均衡模型更加改善。本论文的重点是建立包含证券动态的中国分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按照一般动态均衡模型的结构,对产品供给,资本需求,劳动力需求,国内需求和进口需求,居民收入,系统,政府收入,央行动态和证券动态分别建模。运用线性化策略对模型进行论述求解。本论文采取matlab开发环境,运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完成了中国含证券动态的分行业DSGE模型的开发。浅析2011第4季度的资本存量初始缺口,模拟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行业资本存量依然面对很大的负缺口,资本存量缺口在10%以上,未来资本增加潜力巨大。其中,资本存量负缺口大于20%以上的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和房地产业。利润率正缺口较为显著的行业是金融业,高于均衡值22%。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正缺口已经仅接近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业的利润率负缺口较为显著,已经接近-10%。上期资本存量对资本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上期资本存量变化对本期资本存量变化的传导影响较大行业是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反映了这些行业的长周期特点。2012-2013年,我国经济整体运转走势平稳,经济保持稳健增加,居民收入有所上升,股市显著回暖。资本扩张,工资收入上升,净资产增加,消费增加。利率方面降息可能性较低,货币政策偏紧的可能性低,并结合2011年数据,给出了相应投资倡议。关键词:宏观经济论文DSGE模型论文金融加速效应论文证券动态论文货币政策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7
Abstract7-9
目录9-11
第一章 引论11-17

1.1 DSGE模型的探讨进展11-15

1.1 国际DSGE模型的探讨进展12-15

1.2 中国DSGE模型的探讨与运用进展15

1.2 探讨目标15-16

1.3 论文结构16-17

第二章 DSGE模型的构建17-25

2.1 中国分行业DSGE模型特点18-19

2.2 中国分行业DSGE模型的一般结构和求解算法19-23

2.1 中国分行业DSGE模型的一般结构19-20

2.2 中国分行业DSGE模型的求解算法20-23

2.3 模型改善23

2.4 模型的基本假设23-25

第三章 模型方程系统25-36

3.1 生产商动态25

3.2 经销商动态25-27

3.3 企业经营动态27-29

3.4 证券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动态联系29-30

3.5 证券动态30-33

3.6 政府收入动态33

3.7 央行动态33-34

3.8 模型方程的线性化34-35

3.9 小结35-36

第四章 模型参数的校准与估计36-48

4.1 数据来源36-37

4.2 参数校准与估计37-41

4.

2.1 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37-38

4.

2.2 需求函数的参数估计38

4.

2.3 证券动态的参数校准38-41

4.

2.4 泰勒规则的参数估计41

4.

2.5 初始值的参数估计41

4.3 小结41-48
第五章 中国分行业经济动态的DSGE浅析与预测48-58

5.1 模拟结果:增加与就业48-52

5.2 模拟结果:系统52-56

5.3 小结与讨论56-58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58-61

6.1 总结58-59

6.2 讨论59-61

参考文献61-64
致谢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