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保荐人力资本套牢视角下我国证券发行保荐制度效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78 浏览:21632
论文导读:券公司(投资银行)作为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推荐合适企业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制度设计的本意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降低投资者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八年来保荐制度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出现了很多保荐代表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违规操作导致保荐机构利益、声誉受损,投资者应得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现象。伴随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迅速
摘要:2004年,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实施了证券发行保荐制度,即由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作为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推荐合适企业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制度设计的本意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降低投资者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八年来保荐制度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出现了很多保荐代表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违规操作导致保荐机构利益、声誉受损,投资者应得利益得不到保护的现象。伴随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迅速进展,我国证券发行保荐制度需要不断革新和改善,我国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也需要角色重新定位并厘清成长路径和方向。鉴于此,本论文结合我国投资银行业进展历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投资银行保荐制度绩效不足进行了探讨。本论文首先在对我国保荐制度出台背景及实施效果回顾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的保荐机构(投资银行)与保荐代表人之间有着的人力资本套牢不足的本质及其理由,并提出了解决套牢不足的治理方式:由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双方的合作方式(行动)在事前不可缔约而且在事后部分可缔约,由此双方会面对争议成本和套牢成本的权衡,只有通过对保荐机构内部制约权合理配置才能起到降低交易成本(争议成本和套牢成本)的作用。接着通过对不同制约权类型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制约,保荐机构的股东制约和保荐代表人与保荐机构的状态依存制约)流索取权的比较探讨得到了投资银行的最佳组织形式,即保荐机构所有者(股东)和保荐代表人以合伙制外部组织形式来实现对投资银行(保荐机构)制约权的状态依存制约。最后,本论文选取了2008-2010年我国保荐机构的相关指标数据,利用数据包络浅析(DEA)策略,对三种制约权类型保荐机构的绩效不足进行了实证检验,测度出三种类型保荐机构的DEA效率值并进行了比较。本论文的结论是:我国保荐制度有着着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之间人力资本套牢的不足,其根本理由在于保荐机构内部制约权没有合理配置导致保荐制度(契约)无法达到事前投资效率和事后决策效率的均衡;保荐机构的内部制约权合理配置应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争议成本和套牢成本)的作用,因为人力资本所对应的专用性资产的买者(保荐机构)和卖者(保荐代表人)只有在事前产权合理配置基础上才能获得更高价值;在通过对三种类型保荐机构内部制约权配置索取权的比较静态浅析后,只有状态依存制约下保荐机构的相对绩效是最优的。保荐机构需要通过合伙制等组织形式及其相应经营方式的革新才能提升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效率。关键词:人力资本论文保荐制度论文套牢论文制约权论文绩效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9
1 绪论9-17

1.1 探讨背景9-10

1.2 本论文的探讨作用10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及评价10-15

1.3.1 委托论述对金融中道德风险不足的探讨10-11

1.3.2 不完全合同论述对套牢不足的探讨11-14

1.3.3 产业组织论述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14-15

1.4 主要革新之处15

1.5 探讨思路及策略15-17

2 保荐制下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套牢17-25

2.1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界定及契约性17

2.2 人力资本套牢不足的体现、本质与理由17-22

2.1 套牢的体现17-20

2.2 套牢的本质20

2.3 套牢的理由20-22

2.3 套牢治理方式的讨论22-25

3 保荐机构内部制约权浅析25-40

3.1 保荐项目的制约权与流索取权25-26

3.2 保荐项目的制约权模型26-35

3.

2.1 事件描述与参数设定26-28

3.

2.2 均衡28-30

3.

2.3 保荐代表人制约下的流索取权30-32

3.

2.4 保荐机构股东制约下的流索取权32-34

3.

2.5 状态依存制约下的流索取权34-35

3.3 保荐机构的最优组织形式浅析35-40
4 我国保荐制度下投资银行的绩效浅析40-54

4.1 DEA 策略的提出、演进及相关文献综述40-41

4.

1.1 DEA 的提出与演进40

4.

1.2 利用 DEA 策略进行金融机构绩效探讨的相关文献回顾40-41

4.2 DEA 模型及其有效性41-44

4.3 样本及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44-46

4.

3.1 样本的选取及分组44-45

4.

3.2 投资银行绩效的概念及变量的选择45-46

4.4 实证结果浅析46-54

4.1 数据的处理46-48

4.2 我国不同类型投资银行保荐绩效的实证结果浅析48-51

4.3 不同类型投资银行的比较及理由51-54

5 结论及政策倡议54-56

5.1 结论54

5.2 政策倡议54-56

参考文献56-59
附录 1: 2008 年各投资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59-6论文导读:0附录2:2009年各投资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60-61附录3:2010年各投资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61-62附录4:DEA效率计算历程(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求解平安证券的绩效)62-66致谢66上一页12
0
附录 2: 2009 年各投资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60-61
附录 3: 2010 年各投资银行的投入产出数据61-62
附录 4:DEA 效率计算历程(以 2008 年的数据为例,求解平安证券的绩效)62-66
致谢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