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政治演说辞文本功能定位及其翻译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94 浏览:24038
论文导读: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注重翻译过程中的交际互动,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文本功能实施翻译策略、根据译文文化的情景重构译文文本内容,方能有效地实现翻译目的。三、政治演说辞的文本功能定位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赖斯以布勒的文本类型研究模式作为出发点,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政论文体,政治演说辞具有特殊的语言特点和文体风格,其翻译牵涉到文化、语言和政治理由。根据功能翻译理论,不同的政治演说辞或同一政治演说辞的不同部分可属于不同的文本类型,体现出不同的文本功能。译者应根据政治演说辞的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进行动态的权衡,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政治演说辞;文本类型;文本功能;翻译策略
1673-2596(2014)09-0172-03

一、政治演说辞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的重要性

政治演说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指针对国家的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政治人物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是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体现,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思辨性。政治演说辞不仅是政府或政治人物的施政纲领,而且是展现政府形象或政治人物风采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受政治人物的重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与对话日益密切,政治演说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信息交流手段,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政论文体的一种主要形式,政治演说辞通常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经过事先精心准备,由一批文才斐然的政治人物思考熟虑,反复推敲定夺,在正式会议或群众集会上进行口头发言,从政治角度评述国内外重大事件与现实理由,甚至需要进行后续的书面传达和学习。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政治演说辞语言的选用是由其特定的语境决定的,兼有口语与书面语的特征,既属于论述文语体又属于文学语体,与日常对话及普通言语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政治演说辞的语言组织、运用和表达有其自身的特点:词汇朴实平易,术语准确,形神兼顾;观点鲜明,逻辑缜密,论据确凿完整;句式错综工巧,韵律铿锵和谐;篇章结构安排紧凑严谨,层次分明;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重复、反诘等修辞手法来调动听众的注意力;风格简洁,严谨稳健,语调铿锵;行文极富感染力且不乏权威性,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些特点使得政治演说辞的风格或严肃庄重或慷慨激昂或睿智朴实,同时兼具强而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及煽动性。
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手段,政治演说辞的翻译也备受瞩目,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治演说的效果,影响到政府及政治人物的形象,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此种种,无疑都对政治演说辞的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取决于译者对政治演说辞这种特殊文本的清楚认识及对其功能的准确把握,而功能翻译理论恰恰为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功能翻译理论关于文本功能及其翻译策略的阐释

当代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主要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实理论,这些理论都把翻译研究和语言功能结合了起来,从语言和文本的功能角度分析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理由,认为翻译活动都有其目的性,而且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交际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要求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决定具体翻译策略和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斯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形式,也就是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她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并总结了各种文本类型的特点及其与翻译策略的联系。
诺德则认为文本有四个基本功能[1]:指称功能、表情功能、诉求功能和寒暄功能。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不同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不同,翻译目的也不同,译者应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的主要交际功能和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
弗米尔的“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是指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一切翻译活动由它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准则”[1]。根据“目的准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总之,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不再是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文化转换,一种交际互动,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文本形式转换,是为另一种文化的受众创造出能够在不同语境中实现特定功能的目标文本的生产行动,是一种以译文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活动。翻译委托人对翻译的具体要求、文本的特殊功能、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期待等是翻译活动中务必考虑的要素[2]。因而译者应从译文的文本功能出发,充分考虑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注重翻译过程中的交际互动,根据翻译要求谋篇布局,根据文本功能实施翻译策略、根据译文文化的情景重构译文文本内容,方能有效地实现翻译目的。

三、政治演说辞的文本功能定位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赖斯以布勒的文本类型研究模式作为出发点,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信息型文本包括新闻报道、科学论文、普通教科书等,通常文字简朴,语言逻辑性强,交际重点在于信息的传播。表情型文本指的是“创作性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权威性的声明、演讲、宣言、自传、散文和私人通信,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倾向于原文作者、源语语言和源语文化,侧重语义翻译;操作型文本包括广告、政治宣传品、通俗文学读物、公告、说明书等,其目的是“引诱行为反应”,能感染读者或接受者并使其采取某种行动,语言形式通常是对话性的,重点在于呼吁或感染,强调在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应侧重于交际翻译。后来赖斯又提出了第四种文本类型:多媒体型。赖斯将其解释为“依赖语言以外的其他手段的文本非文字的方式,加上借助媒介手段如声音文件、视频图像等来实现文本的功能”,这一类型的文本包括戏剧、影视、政治演说以及学术报告等文本形式[1]。同时,赖斯也进一步指出:每种文本类型都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而一种体裁也不一定只涉及一种文本类型。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jgxlw/lw42263.html上一论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