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如何加强政治价值观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05 浏览:95160
论文导读:”的学生也有相当比例。部分学生把入党与自身政治发展、个人发展相联系,体现了一种更为务实的价值追求,但入党动机过分注重现实因素,表明部分学生发展主动性增强的同时,功利性和实用性也增强了。在另一项关于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社会责任意识较强,但参与方式还很单一,参与
作者简介:田妍,女,1988年6月生,重庆忠县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
摘 要: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且用24 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明确表述,即“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并为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是国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必要性。本文拟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目前状况、存在理由、成因分析等,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目前状况、策略
一、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目前状况如何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及表现
笔者通过对本校大学生的随机访问和对有关资料的查阅借鉴,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主要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表现在:
(一)、在政治方向上, 对现行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比较认可。大多数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政治制度是认可的,并且能够充分信赖以为总书记的党,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二)、在政治认同上,民族和国家认同感强烈。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爱国热情, 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领土主权完整等重大理由上,十分敏感, 比如,对钓鱼岛事件,这个群体反映十分强烈;大多数学生认为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即自己对振兴中华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政治态度上,对当前政治形势持肯定态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持认同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国内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 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形势的发展持肯定的态度, 对党的领导是积极拥护的,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二、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存在主要理由及成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方面: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知行不统一的现象仍存在。大学生入党理由较大程度地反映了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知与行的关系。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中,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入党是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13%的学生认为是表示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14%的学生认为是追求政治荣誉感,与此同时,认为动机是“谋求仕途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学生也有相当比例。部分学生把入党与自身政治发展、个人发展相联系,体现了一种更为务实的价值追求,但入党动机过分注重现实因素,表明部分学生发展主动性增强的同时,功利性和实用性也增强了。在另一项关于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社会责任意识较强,但参与方式还很单一,参与程度也远远不够,可见,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修养水平有待提高,社会阅历有待丰富,政治参与意志有待强化,加大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培养和政治参与行为的正确引导,推动他们政治价值取向知与行的统一,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二)、社会教育方面:政治信仰多元,政治意识模糊。一方面,崇尚独立个性的90 后大学生,其政治价值取向更多地表现为自我价值选择,倾向于从自我需要的权衡出发、从利益与满足出发。特别是当代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分化、思想多元化、信息碎片化的繁杂社会环境让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趋于个体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部分网民或网站基于各种利益的驱使,不顾政治事件的真实性和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一味制造“博取公众眼球”的新闻事件,以致较难形成客观理性的政治空间。加之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的优势制约,使得我国网络空间受到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强势渗透,大学生正确辨别和理性认知国外思潮的难度较大,容易对国外思潮产生盲目崇拜和追随,导致政治意识模糊。
(三)、家庭教育方面:现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对其自身的教育影响是自始至终的。进入学校前, 长辈特别是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性格,重个人主义轻集体主义,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打下深深的烙印。

三、 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倡议

(一)、全社会和各大高校应大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所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树立,理想信念的培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用“一面旗帜”、“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同时,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并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众的心理,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将某些内容通俗化,让青年大学生能很容易将这些价值观的内容铭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性。
(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变化的主观理由,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有效地接受价值观教育,有效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需要大学生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来塑造坚强的自制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特征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观因素,要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大学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优秀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和谐。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论文导读: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信心、自尊心和好胜心也更为显著。他们对环境的情绪反应也更加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对兴趣不大的事情冷漠相待,顺利时踌躇满志,挫折时无精打采,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很不稳定。青春期的另一特点就是逆反心理,大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很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心理承受能力低,所以必须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强烈的自制力,加强大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
(三)、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人成长的第一个摇篮, 是民风、民俗以至许多民族传统美德等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场所, 因而它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阵地。有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有无良好的家风和家庭教养, 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尤其对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 提倡新的家教、家风, 不断优化家庭文化与家庭教养的环境, 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方面的应有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涵等:《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以首都五所重点高校部分大学生为样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年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