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电视民生新闻解说词写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550 浏览:107768
论文导读:
[摘要]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受众多为普通百姓。为满足百姓收视需求,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侧重报道与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选题。电视节目解说词需要充分考虑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语言简明通俗,明白晓畅,富有口语化,更多地采用与采访对象互动对话的形式,充分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和收看心理,呈现出平民风格。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解说词 特殊要求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鄂西北电视民生调查》(项目编号2008Q272)
电视新闻中的解说词有着独特的作用。它可以使观众对信息的接受更加深刻,可以帮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信息,可以帮助信息及时传播,也可以强化某些信息的重要性。[1]
电视民生新闻的解说词除了对画面进行解释、补充,完成过渡、衔接等任务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性。下面从电视民生新闻解说词的结构、语言等方面来探讨解说词的独特要求。
注意设置悬念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平常百姓生活,平常百姓的情感;它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普通百姓。为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让观众在看新闻的过程中能第一时间被新闻吸引,画面要注意真实、典型、有冲击力,解说词要注意设置悬念,以吊起观众的胃口,吸引他们观看后文分解。
具体来讲,在解说词的段落之间,可以巧妙运用内容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用对比和对照来设置悬念。对比关系是指前文和后文意思相反,有着极大的反差;对照关系是指前文和后文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二者常常借助“但是”、“而”等关键词完成悬念设置。
比如,《南京零距离》报道的《追赶台风的江苏人》,在新闻的开头有这样的解说:“浙江省苍南县地处沿海,每年的台风都危及着当地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该县,却活跃着一支来自江苏的特殊队伍,哪里有台风,他们就冲向哪里,台风越大越危险,他们就越活跃。那么,这些人到底在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而”、“却”承担了前后文之间的衔接任务,前文众人恐惧台风和后文中勇敢追逐台风形成对比,留给观众一个悬念,继续看下去才会明白,原来他们是一群救灾的志愿者。
同样,在该栏目报道的另一条新闻《江苏诈骗医保金第一案》中,同样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对比策略。解说词中说:“有个词叫因病致贫,说的是很多老百姓家里本来过得还可以,但家里边家庭成员得了一场大病,就会让家里边回到贫困当中。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是,在高邮的吴开福家里,妻子生了大病,他们家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能因此发了财,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今天的《记录》……”这里的标志性连接词“但是”显示了前后文之间的对比关系。
这两个例子中,解说词的创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人们曾有的经验、理解与新闻中的信息形成对比,从而达到“不看会遗憾”的传播效果。
而有的新闻中,则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内容与新闻形成对照,在解说词中提示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从而吸引观众去寻找造成不同点的理由。比如在湖北知名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的新闻《卷发过后,脱发吓人》中,开头介绍:“十一期间,人们都会聚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是人之常理。然而,前几天有位女士特意去卷了头发,没有给自己长面子,反而添了一肚子的气。”看完新闻观众才能明白,原来她卷发之后,头发就大把脱落。这里的解说词将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与新闻当事人的遭遇做对照,充分展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
这些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传播信息的效率。当然,为避开出现解说词开篇程序化的现象,创作者应力求寻找其他有吸引力的手法。
注意口语化
解说词最终以听觉语言传递给受众,它稍纵即逝,观众没有机会重复收听。民生新闻的解说词,应当以口语为主。如何做到口语化解说,笔者搜集整理了以下几种策略:

1.适当运用语气词

用口语式的解说报道电视节目,更少不了对语气词的运用。在解说中添加语气词,不仅让观众听起来感觉更亲切,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节目中,增强节目吸引力。比如新闻中运用“听说呀”、“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起去看看吧”,营造聊天的氛围,让观众自然而然地跟随主持人一起“看新闻”去。

2.直接明了作解说

写作时要尽可能地选择直接明了的词语,也就是语言尽可能地“直”一点,不同观众绕弯子,最好直来直去,直截了当,不带有任何含糊,使语言掷地有声,增强可信度。比如在《追赶台风的江苏人》中,“江苏人在浙江追台风”,这里没有琐碎地介绍志愿者是江苏哪里人,在浙江的具体什么位置救灾,而是简单明确强调两省份的名称,以强调志愿者的无私精神。

3.长句变短句

美国广播新闻研究者马克·霍尔说:“当你写新闻报道时,要记住你是在为一个处于半收听状态中的,具有9岁孩子那样程度的听众而写的。”[2]如何做到为听而写,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应采用一定的技巧,尽量使用短句子,避开在解说词中使用包含有多个信息的长句子电视民生新闻解说词写作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有时实在是短句不能表达,可以把一个完整的长句分解为多个简单易懂的短句。
注意简明化
简明化是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制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解说的简洁。写作时不要过多地使用修饰语,把新闻事件的细微之处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来,加一个字嫌多,删一个字则嫌少,做到恰到好处,这也是对节目制作者的最高要求。

1.删繁就简

解说词写作要力争做到文字少而精,简而明,画龙点睛,切中要害。对于那些可以用画面来表现的事物,不需解说词的赘述,“百闻不如一见”,再多的解说也不如观众的亲眼所见;而对于那些已经用画面交代清楚的,则更不需解说词的重复说明,否则就是画蛇添足。通常,电视新闻节目的配音速度为一秒钟两个字,写作时应反复推敲,每句话都应言简意赅,精炼简明。另外,解说词的写作还应做到通俗易懂,避开使用那些听起来容易产生歧义的语句。例如“3个省人大代表来到我县”这句解说,观众可以理解成两层意思,既可以解读为3个省的人大代表来到我县,又可以解读为一个省的3个人大代表来到我县。这种模棱两可的解说无法让观众获取准论文导读:
确的新闻信息,因此写作中应杜绝。

2.为看而写

解说词的写作还需要考虑电视节目以画面为主的特性。解说要结合画面的形象、状态和特点,做到为看而写。举例来说,在电视节目解说中,指示代词“这、这里、他、他们”有较大的使用量,倘若单看解说词,观众不一定能清楚所指,但是结合画面,就显得十分贴切了。再比如,在新闻《手绘地图,创业蓝图》中,画面先展示给观众一幅布满密密麻麻符号的图画,通过随后的解说,观众明白,这是一幅手绘地图。在这里,解说词起到了消除观众疑问的作用,对画面进行了恰当的解释。好的解说词要兼顾与画面的关系,要“贴心”地为画面服务。

3.准确无误

电视节目取材于真实的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景为报道内容和拍摄对象,真实性是其创作的生命。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应以事实为依据,做到言之有据,听之可信。一些节目制作者,为了营造恢宏的气势,喜欢在解说词中使用言过其实的词句,诸如“世界第一”、“全国首创”、“东洋之最”,描述一番热闹场景时多用“簇拥的鲜花”、“沸腾的人群”、“雷鸣般的掌声”。电视节目担负着对广大观众传播科学知识、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作用,电视工作者在撰写解说词时务必做到科学严谨,准确无误。
注意叙述方式

1.交谈式的叙述

电视解说词是为观众所写,是读来给观众听的。交谈式的叙述方式,多用直白、浅显、生动的口语,以适应观众的欣赏口味。比如在孟非主持的电视民生新闻解说词写作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南京零距离中,经常听到“瑞士那个国家大家知道吗”,“我们南京”,“咱们去看看”,“,知道吗”,主持人或者用我们、咱们、大家等语言与观众交流;或者允许自己放慢语速,边想边说,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个别交流的感觉;或者用真诚的情绪流露来激发观众的共鸣。这种交谈式的解说让观众听起来亲切舒服,在轻松自然中接受了信息。

2.故事化的叙述

广播电视的传播都是线性传播,即按照信息传播前后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接收的过程是一语带过,稍纵即逝,很难马上进行重复收听。这就要求,解说词要尽量结构清晰、流畅。故事化的叙述,是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故事。比如在《诈骗医保案》中,从嫌疑子生病开始叙述,到集合朋友合伙诈骗,到最终锒铛入狱,整个事件涉及人员复杂,时间跨度长,但是因为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让人一听就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保证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注释:
[1]孟建、祁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胡征:《试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J].《怀化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