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锡盟乌拉盖管理区防灾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43 浏览:122123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在研究乌拉盖管理区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分析其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构建乌拉盖农牧林业空间信息化系统,探索其建设实施方案,并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乌拉盖管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
关键词:防灾减灾;农牧林业空间;3S技术;乌拉盖管理区
1674-3520(2013)-12-0003-01

一、引言与研究背景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辖区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91.7%,是典型的草原地形,地域平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降水量少、不均衡且蒸发量大,干旱是该地区最严重也是最频繁的气象灾害。作物、牧草因为在生长期缺水,导致减产甚至锡盟乌拉盖管理区防灾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绝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严重影响了牧草返青,给农牧民造成极大的损失。除了干旱,冰雹灾害也是该地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不大,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破坏力强。近几年,随着极端气候的增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防可控难度较大,给乌拉盖管理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乌拉盖管理区畜牧生产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还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放牧饲养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对依靠天然草场粗放经营为主的草原牧业区,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显得更为严重。因此,在充分认识和掌握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趋利避害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硬件条件上把气象灾害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乌拉盖管理区从2005年开始大力开展、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并逐步把防灾减灾信息化手段渗透到管理区所有牧户,把抗灾作为整个管理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到2012年年末,乌拉盖管理区避灾型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虽然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乌拉盖管理区避灾型畜牧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乌拉盖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

乌拉盖管理区地势较高,纬度偏北,多受蒙古冷高压影响。管理区冬春两季受蒙古气旋、东北冷涡的气候影响较大,是锡盟白灾较为频发且严重的重点防灾区域。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霜冻早临,气温年较差很大,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达—40.7℃,无霜期不稳定,在11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集中在6、7、8月份,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5—7倍,全年日照时数2800—2900小时,≥10℃有效积温2000℃左右,日照较充足,水热同期,全年大风数在30—60天,平均风速3.8米/秒,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管理区畜牧业生产常年受到风灾、雪灾和雹灾的影响,造成养殖户直接和间接的财产损失(如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2年,乌拉盖管理区极端恶劣天气出现的频率在不断增加,从2010年到2012年短短的三年中,有两年的降雪量已经达到40mm以上,而且平均气温有持续下降的趋势,2012年管理区平均气温达到历史最低温度零下20度,这充分表明管理区的气候环境仍在不断恶化。由于雪灾及低温灾害造成损失的养殖户数量在不断下降,从2006年的3500户下降到2012年的2150户,同时牲畜死亡数量由2006年的6950头/只下降到2012年的2110头/只,财产损失由2006年的208.5万元下降到2012年105.0万元。这表明虽然气候环境不断恶劣,但是乌拉盖管理局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及时得当,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三、乌拉盖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目前状况

“十二五”期间,管理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发展,形成了盟、管理区、场镇网络格局。目前累计投资240万元,完成机房(网控中心)建设,开通了乌拉盖管理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内外网、公文传输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成管理区政府门户网站群,共计45个门户子网站,包括管理区党群法检、政府部门、驻乌单位、三场镇等多个相关部门,电子政务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上取得成效,信息资源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

(一)农牧林水科技局开通手机短信服务

根据乌拉盖管理区农牧户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结合基层牧户信息闭塞,电视网络覆盖率低,而手机普及率日益提高的实际情况,农牧林水科技局开通农牧业手机短信息服务。同时农户亦可通过手机将一些在冬季防灾中遇到的理由反馈给农牧林水科技局,并及时得到技术人员解答。截至目前,通过农牧户直接服务和相互转告周知,共为500余户农牧户发送短信30余条,累计发放短信7000余条。目前信息服务可覆盖管理区50%以上的农牧户,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鉴于短信平台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与农牧民联系迅捷、密切的最佳方式,也是一种最直接实用的短期培训方式,今后将继续从农牧民生产实际出发,将各类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实现部门信息与农牧民的互动对接。

(二)管理区开通科技信息网站

科技信息网站包括综合新闻、科技政务、科技工作、政策法规、科普博览、供求、草原旅游、科技论坛等栏目,内容涵盖新闻、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科技信息网旨在宣传管理区行业科技成果,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切实为各行各业提供信息服务。

(四)管理区加大电视媒体宣传力度

鉴于管理区广大牧户以汉族为主的实际,为覆盖宣传盲区,对盟抗灾办制作的题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防灾减灾蒙语宣传VCD光盘,在发放到户的基础上,翻译成汉语在地方电视台播出,进一步提高了宣传覆盖面。同时积极采集防灾减灾新闻素材,加大新闻报道力度,据统计,截至目前,管理区共制作防灾减灾电视宣传节目20期,编制上报防灾减灾工作信息9篇,撰写新闻稿件20余篇,有4篇已在锡林郭勒日报上发表。另外,还有数篇被论文导读:,再到现在自觉地利用先进网络技术规避灾害的过程,是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管理区确立避灾型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由主动抗灾向自觉避灾转变,不仅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对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一次重要的战略性转移。上一页12
盟广播电台采用。
五、结语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几代乌拉盖人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往防灾抗灾经验,逐渐为畜牧业生产找到了一套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策略。乌拉盖管理区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农牧林业空间信息化系统,把冬季防灾减灾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并于2009年提出了构建避灾型畜牧业的新发展模式。管理区从最早被动地承受灾害, 到主动地抗御灾害, 再到现在自觉地利用先进网络技术规避灾害的过程,是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管理区确立避灾型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加快推动由主动抗灾向自觉避灾转变, 不仅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而且也是对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一次重要的战略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