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熟人社会背景下“屯事联理”自治制度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36 浏览:133712
论文导读: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权能下放到基层的策略性选择。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设置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超越了以自然村为基础的传统村庄所具有的自然凝聚力,打破了因累世而居所形成的“村民之间彼此了解和熟悉的熟人社会”①格局,“行政村作为规划的社会变迁,虽然拥有相同的行政空间,却可能缺乏共同的生活空间”②,基本只具有半熟人
【摘要】以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为调查对象,考察田阳县示范实施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目前状况,以行政村的半熟人社会和自然村的熟人社会为理论背景,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屯的“熟人”优势构建“屯委”自治的制度合理性,分析“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存在理由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熟人社会 屯事联理 自治制度
中国的“村”有自然和行政区划两种含义,“村民自治”作为现今中国农村社会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权能下放到基层的策略性选择。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设置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超越了以自然村为基础的传统村庄所具有的自然凝聚力,打破了因累世而居所形成的“村民之间彼此了解和熟悉的熟人社会”①格局,“行政村作为规划的社会变迁,虽然拥有相同的行政空间,却可能缺乏共同的生活空间”②,基本只具有半熟人社会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建构在半熟人社会基础之上的村民自治制度,其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不同于熟人社会的“习惯性治理效能”。以此为理论基础,需要解决的理由是:如何发挥作为熟人社会存在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在村民自治体制运转中的社会治理作用?文章以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为调查对象,考察田阳县示范实施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目前状况,以行政村的半熟人社会和自然村的熟人社熟人社会背景下“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建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会为理论背景,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屯的“熟人”优势构建“屯委”自治的制度合理性,进一步分析“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路径。
熟人社会与“屯事联理”
就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村民自治治理模式来看,行政村基本上是一个半熟人社会,只有为数不多的以一个自然村构成的行政村才相对保留熟人社会的传统村庄色彩。“半熟人社会的突出特征是,虽然大家共居一个行政村,彼此脸熟,但由于分散在不同的自然村或‘片’居住,对各自的人品和经历并不十分了解,很多情况下甚至叫不出名字。”③行政村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它并不是如村落一样自然形成,而是“一个自20世纪初,随着现代因素的渗入而逐步由国家构建起来的行政建制”④,行政村越来越影响着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但并未打破村民习惯在自然村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传统,行政村的各项活动都必须依靠整合各自独立的自然村的村民意识才能进行,作为熟人社会存在的自然村即在行政村这个半熟人社会的治理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以来,田阳县创新屯级管理机制,在百育镇坡林屯、头塘镇平泗屯探索试行“屯事联理”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文章以坡林屯为例,考察“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现实建构及理由分析,探索制度的发展路径。
坡林屯是百育镇九合村9个自然屯之一,全屯有4个村民小组153户597人,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0名。全屯耕地面积850亩,以蔬菜、水稻为主要支柱产业。由于自然屯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存在村“两委”无法管到位、各村民小组间无法自行协调的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意识的增强,农村屯级公共事务管理繁重,探索自然屯行之有效的议事、理事办法非常迫切和必要。为此,百育镇总结一些自然屯设立“屯委”的做法,以九和村坡林屯为试点,推行“屯事联理”自治制度。该制度以建立村民理事会为核心,由理事会组织协调各村民小组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屯务联议、产业联兴、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文明联创的目标,创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该屯通过推行“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组织群众实施了舞台建设、土地调整、道路硬化等惠及全屯的多项屯级事务,在协调群众内部事务、发展公共事业、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⑤
“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运转可以有效避开由各村民小组组成的自然屯在屯级公共事务处理上的矛盾冲突,同样地延伸到行政村一级的治理,以屯为单位的治理模式可以避开村级治理因村干部的徇私或无法管理到位而导致的乡村社会矛盾冲突。
“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现实构建
所谓“屯事联理”自治制度,就是在100户以上的屯建立以村民理事会为核心的自治制度,由理事会利用“屯事联理”工作机制和自然屯的自然地缘和血缘所产生的习惯性约束力,组织协调各村民小组和村民共同屯级公共事务。
为了保证“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科学性,创新屯级管理机制,田阳县制定了一套相对完善、有约束力的“屯事联理”运转规则。
确立“屯事联理”自治组织—村民理事会。《“屯事联理”理事会成员选任办法》规定:理事会成员与村“两委”同期换届,每届任期三年;本屯各村民小组由群众选出的组长和两名群众代表作为理事会成员,再由理事会成员推选一名会长,这样即可确保成员的代表性和议事。坡林屯的村民理事会现共有13名成员,设理事会会长1名,副会长2名,理事会会长原为村民小组长的,在当选会长后不能再担任村民小组长。
建立多元化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三大制度构成:“屯事联理”理事会议事制度、“屯事联理”公开制度、理事会成员联户制度。“屯事联理”理事会议事制度规定理事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但有3户以上村民联名提议或上级交办需协商的事项,可随时召开,并要求理事会成员必须就商议的事项充分发表征集群众意见情况,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才能形成初步方案。决议事项必须形成书面材料并存档。⑥“屯事联理”公开制度要求理事会设立由三名成员组成的屯务公开小组,理事会决议、屯集体的财务收支情况等必须在屯内显眼的地方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⑦理事会成员实行联户制度,按照全屯目前的村民小组分组情况,每个理事会成员挂钩联系本组农户,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发动和引导村级积极、有序地参与村(屯)务管理,正当主张权利和履行义务。⑧
建构全面协调的“屯事联理”工作运转机制。“屯事联理”作为一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是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顺应农村社会发展现实论文导读: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体现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村民自治理念,将“四大”的村民自治模式应用于屯级事务管理,利用屯级熟人社会的特点充分调动村民社会管理意识的同时,解决了因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带来的村级社会管理中的疏离式自治困境,“屯事联理”以传统的习惯性约束力提高了屯级社会管理效力。熟人社会
需要的制度新举,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转机制。村民理事会作为“屯事联理”的“屯委会”自治机构,履行“村委会”在屯级的自治功能。村民理事会的选任体现了选举的自治基础,明确理事会的工作职责以及议事会制度、公开制度、联户制度、“五联工作法”为核心的“屯事联理”运转机制,建构立体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体现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村民自治理念,将“四大”的村民自治模式应用于屯级事务管理,利用屯级熟人社会的特点充分调动村民社会管理意识的同时,解决了因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带来的村级社会管理中的疏离式自治困境,“屯事联理”以传统的习惯性约束力提高了屯级社会管理效力。熟人社会背景下“屯事联理”自治制度的建构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