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学校社会工作在贫困支持系统中应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95 浏览:158297
论文导读:“看管”教育,大学生成年后有自己的思想、处事策略与原则,进入大学后高度的自由性,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很多沟通与交流,老师不再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而注重的是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四防等大局性工作,忽视了个体,所有目标以安全稳定为最终目的。
【文章摘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促使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英才教育”逐步转化为当今的“大众教育”,随之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20%-25%,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经济贫困理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生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个案访谈得出:由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所致心理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不断增加的理由之一就是教育对特殊群体的忽视。
学校社会工作在贫困大学生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社会工作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促使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由过去的“英才教育”逐步转化为当今的“大众教育”,随之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20%-25%,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经济贫困理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生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个案访谈得出:由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所致心理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不断增加的理由之一就是教育对特殊群体的忽视。
1 理由的提出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大量文献阅读来看,相关学者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贫困大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理由;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支持;不同社会支持源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研究;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反思;但是对贫困大学生特殊群体与学校社会工作支持的研究略少,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也是杯水车薪,笔者希望通过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介入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的策略、理念与模式使其进行自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情感支持上所得到的尊重、平等、理解和接纳的情绪体验,真正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困难理由,弥补贫困大学生支持的不足,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圆满完成大学的学习生活,为即将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目前状况分析
学者张长伟在《高校贫困生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探析》中将正式的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体现在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社交支持、信息支持四个方面,他认为:(1)现有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不足是贫困生理由日趋严重的重要理由;(2)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解决高校贫困生理由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3)构建科学有效解决贫困生理由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即:主体多元化、内容系统化、机构专门化、策略专业化。
学者党君催在《大学生情感社会支持存在理由及策略探析》中指出大学生情感社会支持匮乏理由:(1)社会期望与实际脱离;(2)群体标签化影响情感社会支持效果。改善大学生情感社会支持状况的策略:(1)高校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大众传媒正确客观引导社会舆论。
本人通过对某高校部分申请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月均生活费不足300元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和个体访谈,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访谈笔录的整理,显示表明: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导致大部分人有着严重的认知错误和心理压力,如自卑、孤僻、偏激、嫉妒等消极心理,并且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和利用度极低。本人以学校社会支持为出发点,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学校社会支持匮乏的目前状况:

2.1 经济支持——杯水车薪

资助理由是研究贫困大学生永恒不变的方向,我国从1987年实施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逐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补、勤、免五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在这些资助政策中除“勤”外,都是以优异的成绩为前提方可获得,并且按班级人数2%的比例分配,只有“勤”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申请即可得到优惠的资助政策,据调查,高校勤工助学的补助金额非常少,未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所难,对于贫困生的经济支持力度远远不足。

2.2 教育支持——管窥之见

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查看,贫困大学生对社会支持源的满意度极低,尤其是学校社会支持与老师,《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一文中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的顺序为:好朋友、一般同学、父母、网友、恋人、老师。《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显示,72.3%的大学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的大学存活在抑郁倾向。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对社会支持源的满意度极低,与忽视贫困大学生的理性认知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政府、学校、社会的呼声都是帮助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不抛弃不放弃不掉队,可是这些呼声又使多少贫困大学生不自立、不自强,又有多少贫困大学生守株待兔“专心”等着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扶持,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就灰心气馁、自暴自弃、对学校、社会、国家不满,而丢失了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催的精神。

2.3 情感支持——安稳为胜

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名句赞扬教师的高尚品行,可是在所有与贫困大学生的著作、期刊、博硕论的数据皆向教育界揭示一个理由,就是贫困大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老师情感方面的支持严重不足,高校与初高中的教育一个显著区别是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再是初高中式的“看管”教育,大学生成年后有自己的思想、处事策略与原则,进入大学后高度的自由性,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很多沟通与交流,老师不再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而注重的是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四防等大局性工作,忽视了个体,所有目标以安全稳定为最终目的。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ggxxlw/lw10188.html上一论文:谈王瑛:促进社会进步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