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煤矿安全隐患管理信息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90 浏览:19794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从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出发,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核心业务—隐患管理的需求,根据无纸化、闭合化的原则[1],进行隐患管理的信息化设计。实现隐患采集、五定、整改、复查验收的无纸化闭环管理,保证安全隐患收集的准确、快捷与真实,为煤矿及时排除、跟踪隐患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2]。
【关键词】隐患管理;隐患管理信息化;煤矿安全
引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危险、伤亡事故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各矿业集团及国有重点煤矿对安全管理理由十分重视,花了大功夫,下了大力气,但是安全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3]。本文根据西南地区的煤矿安全管理状况,以规范安全理由的处理过程、保证所有理由的有效闭合为目标,给出了煤矿安全管理核心业务的标准处理流程,并实现煤矿了安全隐患管理的信息化[4]。

1.隐患管理目前状况

目前大部分煤矿,建立了专门的安全信息站,其隶属于安监部,主要职责为人工收集和跟踪隐患处理情况。

1.1 隐患处理过程

一般矿井隐患处理过程如下:
下井人员每次下井时,根据矿上的要求对走过的区域进行巡检,并将检查到的理由记录到随身携带的纸质小本子上,上井后提交给信息站。信息站在人工汇总后,以“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基层单位,“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交隐患整改单位、一份交安瓦队,一份作为部室人员下井前的察看依据,并放置于安全信息栏内的信息卡盒内。隐患整改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并落实到班组或个人,整改后由队干检查认可、签字后,返回一份到信息站。确因客观理由造成个别隐患在整改限期内对整改有困难的,必须在整改期内报经安全副矿长同意方能延长期限。信息站接到基层队整改完毕的通知后,通知安监部分管该区域的现场安监员进行复查,由复查人员将复查情况返回信息站,信息站进行隐患销号登记。

1.2 小结

现行煤矿的隐患闭合管理,主要通过人工参与方式进行隐患在各部门之间的扭转,其准确性、及时性完全依赖于参与人员的细心和负责程度,很难保证所有隐患的及时有效闭合。

2.隐患管理信息化

为保证隐患管理的规范化,首先从隐患理由描述进行出发,形成标准的隐患基元库。之后对隐患闭合流程进行标准化,通过系统实现隐患流程的自动扭转。

2.1 隐患基元库

安全隐患基元库是一个矿井已知隐患以及隐患处理经验库,它把矿井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了规范化描述,并且按隐患所属的不同专业以及危险度等级进行分类。隐患库(安全隐患基元库简称)中每条隐患包含有安全隐患的标准描述以及倡议处理策略。隐患库中的隐患必须随着矿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隐患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所以矿井隐患库中隐患数量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从而为隐患标准化管理打下基础。
图1 隐患标准化管理流程图

2.2 隐患管理信息化

隐患闭环处理是将隐患的处理过程流程化,从隐患的发现(各种安全检查、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下井)到将其处理掉,成一个闭合的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隐患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规范化的隐患处理流程,提高存在隐患的相关单位以及业务科室的协同处理能力,加快了隐患处理速度,提高了隐患的透明度,提高了隐患闭合处理的质量,降低隐患闭合处理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其流程主要包括发现隐患、录入隐患、五定、申请延期、批准延期、整改确认、复查、闭合销号。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依据其标准化流程,对隐患管理进行信息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页面:隐患录入页面、五定页面、整改确认页面、延期批准页面、复查页面[5]。
3.结束语
基于本文的研究基础,形成了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在重庆松藻煤电公司下属石壕煤矿成功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煤矿以前安全管理信息孤立、管理策略单一、外界干扰等不足的缺点,较好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了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未来还需对井下隐患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行更加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chroth,C.,St.Gallen of Univ.,Janner,T.Web 2.0 and SOA:Converging Concepts Enabling the Internet of Services.IT Professional(Volume:9,Issue:3).May-June 2007:51-52.
[2]C.Atkinson,D.Brenner,G.Falcone,and M.Juhasz, “Specifying high-assurance services,”Computer,vol.41,Aug.2008:64-71.
[3]石建文等.煤矿安全管理策略及理由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6:62-64.
[4]吴宗之.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7:23-24.
[5]邓奇根等.B/S模式的煤矿安全信息系统开发[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

6.10:27-30.

基金项目: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研究(基金编号:13GY001-02)。
作者简介:刘宁(1985—),男,硕士,初级工程师,现供职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gaqgllw/lw45158.html上一论文:研讨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