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当代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577 浏览:98187
论文导读: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主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取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在高校推进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 高校学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平台建设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形式,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种观点、立场等,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理由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具体分析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平台建设理由。

一、学生社团活动平台建设

当前高校在推进马克思大众化传播的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主渠道,但是不是唯一渠道,其他平台建设也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社团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学生社团是指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级、院系和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发挥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由组织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生社团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社团或者说具有“红色”意味的社团,都不失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建设的有效途径。
“红色”社团是由同龄人共同组成的学习型组织,这些同龄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社会阅历,以及相同的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他们对理由的研讨容易产生共鸣。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交流、学习、研讨、实践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覆盖面,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但是,高校的“红色”社团还是存在很多理由。第一,与英语、计算机等具有应用性的社团相比,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竞争力不强。第二,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参加社团,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参加社团活动组织,评定奖学金可以加分。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第三,社团组织的核心成员作用至关重要,当社团缺乏主力的支撑,社团活动就很难继续下去。第四,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社团组织的指导教师往往是义务劳动,时间长了,就缺乏热情,使得社团活动得不到很好的指导。社团活动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整体运筹规划,则活动形式往往单一,缺乏新意,没有吸引力。第五,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目前高校对于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南京晓庄学院最早是由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块牌子,一直是该校的一个特色,学校创办了“陶行知研究”社团,自创办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社团聘请学校资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担任指导教师,自创办初,就开始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实地考察徐向阳教育基地,开展辩论赛、论文赛等。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指导教师换了多个,但是每个指导教师和每一位参加的学生都践行陶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将陶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近几年,社团活动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不仅在校内开展一系列活动,如纪念陶行知诞辰活动、陶行知经典语录书法比赛等,社团活动还走出校园,与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奔赴全国地开展暑期社会支教活动,云南、贵州、宁夏等地都留下晓庄人的身影,多家电视台、报纸都报道此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二、网络媒体平台建设研究

网络媒体平台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特别是如今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平台人人均可参与,不受年龄、性别、地域等影响,成为如今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平台。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发展,网络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载体,也是一种前进的力量,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化,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新手段、拓展新空间,能够给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可乘之机。有必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增强主动介入网络时空的指导能力,增强现实生活与虚拟时空的结合能力,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网络主导权的关键。
目前,高校普遍开始重视“红色”网络信息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南京晓庄学院而言,校园网新闻中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专题热点栏目,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邀请多名专家学生给全校的师生开展一系列讲座,并及时将信息发布在校园网。

三、校园文化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是该校师生普遍认同并努力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一个标志,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以强有力的文化整合和引导能力,对师生发挥规范、导向、凝聚和陶冶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依托校园文化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着力于以下方面:

1.增强校园红色文化空间拓展的意识

“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生成的特殊形态,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见证了我党几十年来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实践过程。无论是革命纪念地、标志物,还是能动地作用于、吸附于其上的精神力量,都带着鲜明的资政育人的功能。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bdsslw/lw44595.html上一论文:阐述让原创文化电视节目更好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