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自媒体传播个性与公共性重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23 浏览:21464
论文导读:;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时间更多地被个体娱乐所占用,文化消费成为个体自主选择的主流,娱乐、体育等信息不需要耗费精力深思,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相当多的个体无暇、无心顾及更多的社会公共性理由,这种个体偏好决定了自媒体信息娱乐化的发展倾向,并对自媒体公共空间的构建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商业化对自媒体公共性的侵蚀。不
自媒体是本世纪大众传媒领域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它实现了即时性传播,强化了社会舆论影响力;它以廉价便捷的传播方式,赋予媒介传播更强烈的平等色彩;它以去中心化的结构特点保证了高度的开放性,推动了全民参与热潮;各抒己见、众声喧哗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交互性体验。自媒体以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推动了大众信息活动的爆发式繁荣,引领了大众传播个性化时代的来临。
自媒体个性化传播背后的社会动因
大众传媒为自媒体发展奠定了基础。报纸、广播、电视等开辟了大众传媒的新时代,人们对信息活动的需求始终处于持续发展之中,信息内容许可、信息传播效率等理由都影响着个体信息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互联网因时而生并迅速成为新时期的信息活动主力平台。因此,就人类传播活动发展历史来看,传统大众传媒的普及为信息活动个性化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利益分化与博弈影响下的媒介表达。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是每一个体都在面对的社会现实,如何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个体存在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要维护自身权益,有效的利益表达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自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背后有着个体权利诉求的强烈色彩。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以个体利益为基础的个人权利意识极大增强,维护和发展自身权益的个体诉求正成为普遍的表达内容,不同看法背后往往是不同利益的博弈,利益分化为自媒体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支撑。
个性时代的表达需求。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自身的解放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转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自动化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另一方面, 我国义务教育的高度普及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稳步增长,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文化支持,公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为个体自由发展、个性化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储备。
政治的现实诉求。在经过建国后一段时间的严重挫折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公民积极参与慈善、救灾等公共事务并对其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参与需求。自媒体的发展适应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决策与监督的时代需求,以其技术优势引领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风潮,为与法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公民参与渠道,人民当家作主的诉求通过个性表达的方式在自媒体平台上得到了充分显现。
自媒体中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交叉与融合
在自媒体鲜明的个性化外衣之下,隐含着个人空间公共化的发展趋向。互联网将人们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个体的社会属性更加明显。
公共性是自媒体传播的自然属性。对于自媒体来说,它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只要能够引起大众兴趣的、公共信息,都会在其上得到爆炸式的传播,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力,这种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潜力成为自媒体公共性最突出的表现。以微信为例,一条信息被浏览、转发、再转,几何级数的传播效应使得信息迅速扩散,影响到数以千万乃至亿计的个体,营造着越来越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
自媒体进一步推动了公共空间与个体空间的融合。自媒体在传播形态上,表现为或强或弱的“圈子”, 人们可以自由决定呈现在“圈子”中的个体面貌,或高度真实、或全然虚假,从不同侧面反映着自我,并引发相应的社会互动。这种技术赋予了个体在网络社会中人际交往与隐私保护
间的自主选择权,从而激发了高度的参与热情,成为沟通熟人与陌生人的技术平台:一则微信可能在几分钟内越过万水千山,成为另外一个陌生人信息消费的对象;个体在彰显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对他人生活的影响,个体独立与人际依存都在自媒体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自媒体平台上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自媒体个性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自媒体高度自由的自主传播方式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并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
信息碎片化与社会关注浅层化。互联网为信息生产、传播与消费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人人成为信息生产者,海量信息充斥于网络并时时处于更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信息消费更加关注信息的时效性,走马观花、过目即忘成为一种信息消费常态;与之相适应,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必定是短平快的,无法承载起深入深思的任务,这种浪潮式的社会关注有助于推动事件的迅速解决,而对制度建设等治本之道的助力则相当有限。
信息流动与信息保护的矛盾。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获取与传播变得相当简易,办公、生活自动化趋势下大量传统信息不断被制作成数字信息进行存储和传播; 另一方面,出于公共管理和商业运营的需要,大量沉淀在公共管理机构和商业机构当中,存在着批量泄露的严重风险;在国家层面,国家情报收集与国家信息安全正面对着矛与盾的尖锐冲突。网络时代我国的信息保护急需建立相关的网络信息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监管。
虚假信息的危害与规范。在网络匿名与把关人缺位的情况下,一些信息主体在网络上很容易产生言论绝对自由的幻觉,随意性、情绪化的表达使得信息在传播中不断被扭曲,不实或虚假信息在随意乃至刻意传播下, 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可信性。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动员潜力,因虚假信息而生的恶性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社会破坏力,这一理由已受到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网络谣言的预防与规范正成为目前网络舆论的热点理由。
信息娱乐化与公共性的流失。个体在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后,增加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时间更多地被个体娱乐所占用,文化消费成为个体自主选择的主流,娱乐、体育等信息不需要耗费精力深思,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中相当多的个体无暇、无心顾及更多的社会公共性理由,这种个体偏好决定了自媒体信息娱乐化的发展倾向,并对自媒体公共空间的构建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商业化对自媒体公共性的侵蚀。不同个体间强弱不同的社会关系通过自媒体实现了嵌套与勾连,这种现代科技对个体生活的高度介入引起了商业主体的高度关注,借助于对自媒体媒介的商业渗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营销,从而增强产品、服务的知名度,吸引最大范论文导读:支持,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完善法治,重塑社会公共精神。在某种作用上,自媒体兴起之后的混乱更多展现的是潜伏于传统和谐语境之下的实际矛盾。因此,要重塑自媒体的公共属性,从根本上要做的是重塑社会的公共性。公共性根源于公共利益,界定其途径最为可靠的就是坚持与法治,以竞争性结合协商等形式,真
围的潜在客户。但在自媒体平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界面空间相当有限,商业的强化必定带来对其他内容空间的压缩,而以商业运营模式为主导的自媒体难免利润导向,公共议题、公共事务都在个体娱乐、商业营销的挤压下难以成为自媒体传播的主流。
因此,如何构建开放、有序的自媒体传播机制,阻遏其不良倾向、推动公共性的稳步实现,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迫切需要。
自媒体传播公共性的重塑
重塑自媒体公共性,不同路径的选择。一种路径是社团主义的,以共同体、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另外一种路径是自由主义的,以个人、个体权利为出发点。无论哪种路径,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情况下,个性选择、个人自由已经得到了物质条件和大众心理认同等多重因素的有力支持,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
完善法治,重塑社会公共精神。在某种作用上,自媒体兴起之后的混乱更多展现的是潜伏于传统和谐语境之下的实际矛盾。因此,要重塑自媒体的公共属性,从根本上要做的是重塑社会的公共性。公共性根源于公共利益,界定其途径最为可靠的就是坚持与法治,以竞争性结合协商等形式,真正发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作用,让各种利益诉求在制度下充分表达、公开竞争、有序博弈,划定权利与权力的法律边界,明确公共性的判定标准,树立公共利益的合理边界,重塑社会公共精神。
尊重传播规律,依法有序规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解释》对互联网传播中侮辱、诽谤行为的定罪量刑进行了明确界定,点击浏览5000次、转发500次的“情节严重”标准形成了对网络谣言的有力威慑。不过在法律执行上,应当特别重视规范的执行效果理由,应遵循其传播规律,始终保持对公权力滥用的高度警惕。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政治监督发展史”(项目编号:10AZBJ003)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