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新闻编排实用技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20 浏览:153698
论文导读:
细琢磨,新闻编排真是一件饶有趣味的工作。采购员买来食材,大厨何时加盐,啥时放醋,是先爆锅,还是先稳火加热,都直接决定这道菜的品质。主编如何在每天众多的新闻中选取热点新闻,并将编辑制作的各类新闻加以编排,都直接决定着一台新闻编辑类节目的收视效果。新闻编排作为一门艺术,总有五花八门的实用技巧,支撑着栏目的定位与每个新闻人的新闻理想。而新闻编排人员本身也是观众,常从观众角度做编排,虽然不能让人人喜欢,但总有七八人喜欢,也就不易。
如何在重点报道中巧用编排,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做说明。
一类:直击热点新闻,做好相关落地报道,增强贴近性
一期新闻节目是否一开场就能抓人,关键在于头三分钟的内容是否抓人,甚至第一句话是否扣人心弦。如何抓住每天新闻节目的开篇黄金三分钟?开篇直击热点新闻的聚焦点,并将全国性事件落点到本地,是充分利用前三分钟最抓人眼球的实用策略之一。
今年3月22日长沙下水井夺命案立即引来全国网友的密切关注。面对这样一件天灾人祸的新闻事件,媒体考问的是城市的良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下水井没有井盖,为什么这类悲剧屡禁不止?
作为一档新闻栏目,肯定不会在这么一个焦点事件上失语,而且还要做有态度有温度的重点报道。如今的观众,早已不是单纯地从报纸、电视获取新闻,网络、微博,甚至微信、飞信都可以成为观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方式。那么,如何在众媒体中突显自己媒体的新闻特点,并吸引观众呢?新闻编排首当其冲成为重要手段。
在搜救队伍晚间宣告失败后的第二天午间,一小时新闻节目的一开篇,主持人出场第一句话就应该是“昨天晚上,搜救长沙女孩杨丽君行动宣布失败,搜救人员撤离现场。”在简洁清晰交代完这一事件之后,作为沈阳地面频道的新闻节目,一定要编排这类新闻的落地报道。所以之后马上跟上一条发生不久的“沈阳女子掉入下水井手撑井口10分钟获救”的新闻,将这一全国视角的新闻再做到本地,让观众的视角从远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湖南,一下子拉近到自己的眼皮底下,关注我们脚下的各种张嘴窨井。这种贴近性,将点燃观众持续关注的热情。
到此,这一事件编排仍不能下结束语,因为观众对这一事件还会有热情,那就是这种张嘴的咬人井,在沈阳还有多少?所以紧接着编排一条“井盖吞人事件频发”,集中报道沈阳咬人井事件,将这一落地进行扩展,让其形成一种令人重视的社会现象。就在观众的情绪被调动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官之作就是媒体对长沙女孩下水井里失踪所引起的一系列发酵的掷地有声评论,“媒体评论:夺命下水井考问城市良心”。这样一系列报道编排,将这一事件既有新闻,又有落地,既有感性宣泄,又有理性判断,做得有温暖、有热度、有力度。
二类:将有争议和有趣味的新闻编排在一起,避开“审美疲劳”
在如今新闻多元化的时代,观众了解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每天睁开眼,各类新闻扑面而来,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中异军突起形成特色,是每个媒体都在琢磨的理由。同样,新闻年年做,今年又该如何做出新感觉?为解决这两个提问,我们务必做到新闻角度的常换常新,说不同的话,持不同的观点,力争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今年3月24日,又逢“地球一小时日”,对于这个2007年就已经在澳大利亚展开熄灯一小时的世界规模环保行动,不关注肯定是对热点新闻的失语,关注的话,如果角度选择不好,就成了人云亦云,缺少媒体特色。往年,尤其是2009年中国加入这一行动的第一年,光播放全世界各地地标熄灯瞬间,就足以震憾人心,全世界人们对这项公益活动欢欣鼓舞,然而,在进行了多年之后,再进行这一活动的报道,如果仍然延用这种角度的报道方式,不仅显示无趣,而且更是一种对观众的不负责。
所以,在编排上,作为一档一小时的新闻节目,首先将其作为相对重点的组合报道排在头段,其次,对报道的角度进行了精心安排,首先将关注的视角锁定在理性降温上,比如,“据新华网报道,不少人采用点蜡烛的传统策略度过这一个小时,殊不知蜡烛造成的碳排放量不见得就比开灯小。”“南京‘地球一小时’用电量不降反升”,通过网友与媒体的各种讨论,引发观众对这一行动的冷深思。然后,在理性深思之后,编排一个“陈坤点蜡过地球一小时遭网友围攻”的新闻,这一新闻显然是一个娱乐事件,众网友围攻陈坤,也不过是善意的调侃,并无恶意,而聚众新闻编排的实用技巧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调侃中,又透露着对环保的全新认识角度。这样的安排,让观众在密集深思之后轻松一下,通过这种编排,延续观众持续关注的热情。
三类:编排有视觉冲击力和易引起公愤的新闻在头题,头三分钟抓住观众
监控摄像头所记录的新闻事件,往往更能引起观众的收看热情,因为在没有旁观者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往往会更加肆无忌惮,更会原形毕露,人性的丑恶,很多时候会在监控录像悄无声息的记录下暴露无遗。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也就是在正常旁观的情况下难以看到的情景公之于众,往往会狠抓观众的眼球。
3月17日,一段视频在网上传开,云南某大学教授在电梯里暴打77岁老太,老人无半点反抗能力,倒地不动,仍未引起他的恻隐之心,继续拳打脚踢,而这一幕,恰巧被电梯里的监控录像拍下,得以。这段视频公布于众后,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当天我们将这条新闻排在一小时节目的黄金三分钟之内,放在《大众中国回应召回理由车》的口播之后,给人以强烈的视频冲击,并强烈谴责一名大学教授竟然做出如此“叫兽”行为,引起观众共鸣。如此编排,轻重缓急之下,抓住前三分钟。既有当天最热点的新闻,又通过这类视频紧抓观众眼球,留住观众继续收看。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gbdslllw/lw6076.html上一论文:探究当一个明白的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