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辅导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02 浏览:132497
论文导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是心理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与传统心理相比较,积极心理学引导人类关注积极的品质,开发人类积极潜能,鼓励人类积极体验人生。高职生由于其特殊社会经济地位,导致他们心理容易产生受挫、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健康的心理理由。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积极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等观点为高职心理辅导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基于此,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辅导存在的理由进行浅析,并提出相策略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生;心理辅导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高校是为祖国输送栋梁之才的主要场所之一。高职生作为其中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发展迅速。高职生凭借动手能力强、较高的实战素质等优势越来越受应聘公司的青睐。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自信息不足等理由导致高职生普遍出现了考试焦虑、就业压力大、恋爱受挫等心理理由,这些理由严重滞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思潮的心理学逐渐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并开始运用于对学生心理辅导之中。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它至问世以来就备受世纪范围内心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青睐,尤其受到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普遍欢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是心理理由及心理诊断等负面影响,而积极心理学则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力和能力,强调激发人类潜在的正能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主管层面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乐观、满足等积极情绪体验;二是个体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如美德、宽容、勇气、毅力等;三是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和谐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凝聚力强的班级等。积极心理学不仅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还可以帮助处在逆境中的人类转变思路,去抵抗心理疾病的侵害。

二、高职学存活在的主要心理理由

如果把高校比作一个金字塔,高职生经常被视为最下层的阶级。高职生一贯被社会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导致高职生心理容易产生阴影,如不加重视继而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性差,人际关系紧张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不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社会交往的场所。大学生扮演的社会角色逐渐增加,高职生的交往更趋于社会化。对于高职生而言如何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何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的同学沟通,如何与老师、家长的交流直接关系着高职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培养高职学生自主独立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更快适应新的环境,提升他们个人的综合能力。

(二)容易自卑、不自信,就业压力大

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社会和家庭的歧视,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抱有“破罐子破摔”的观念,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职生还面对着就业压力。高职生在找工作过程,往往表现不够自信,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存在偏差。高职生在择业和就业时,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何在人才市场上寻找自己满意的、适合的工作,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应关注的理由

(三)不正确的恋爱观,抵制诱惑力差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美化自己的外表,吸引异性,有的甚至滥交社会人士,满足物质的虚荣感和性需求。然而由于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做事容易冲动、偏激,经常因恋爱理由对人生失去方向,一蹶不振,甚至想。另一方面,对于外界的诱惑,高职生常常抵制能力差,导致他们沉溺于上网聊天、网络娱乐活动和游戏等,心理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无法自拔,导致长期与现实生活想脱离,逐渐丧失了正常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校心理辅导新途径

积极心理学提倡激发人内在的潜力,重视人的积极品质等观点为高校心理辅导注入新的活力和源泉,为高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应根据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积极营造一个乐观向上的校园环境,推动师生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内在的积极的、优秀的品质,丰富学生的主观体验,进而推动师生身心的健全发展。

(一)加强学校心理软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幸福温馨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摘自 黄威)当学生处在一个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学校,他们的心灵也会受到熏陶,内心对生活与学习也会充满向往。相反,如果一个学校的办学氛围死气沉沉,甚至在社会上臭气熏天,这无形地给学生附上了心理枷锁,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不自信等悲观心理。作为学生心理寄托和疏通的心理工作站更不应该形同虚设,而应协助上级领导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营造乐观、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氛围。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不仅要了解学存活在的理由,还要善于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潜力,增加学生的正能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点燃爱的火花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生面对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他们对现实的生活经常感到困惑和迷茫,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教师担任着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理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然而很多老师对高职存活在偏见,认为自己的学生不爱读书,无作为,整天就在学校混日子。这些观点负面地、无形地加剧了高职生对学习、生活不够自信,容易自卑等心理理由。教师应该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去感化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更多关注他们的成功与幸福。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空缺也较为严重,有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纯属摆设,学生遇到心理理由很少会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学校应该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能力和辅导技能,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点燃爱论文导读:
的火花,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直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的态度,积极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提高心理自助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积极潜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处于社会“边缘”,不被社会甚至家庭、教师重视的高职生在内心深处容易产生自卑、不自信、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传统的心理学较多地关注人的负面情绪,并致力于摆脱各种消极品质。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乐观情绪和快乐感。高职生自尊心强,情绪起伏大,心理不够成熟。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优秀品质使个体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让每个人学会感恩,发现快乐,寻找幸福。通过学生转变负面情绪,积极面对人生,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在需求,转变破罐子破摔的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自我观念,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消除作用障碍,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四)丰富积极主观体验,提高学生心理自助能力

高职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内心脆弱、敏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和心理素质。如何更好发挥优秀品质的作用就需要开展一系列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积极品质的力量。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一旦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业成绩不俩想,就会容易自动思维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学校应开展丰富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积极品质,克服容易冲动、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材施策,开展多样的积极情绪体验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拓展训练等增加学生换位深思、自我定位等心理体验;通过自助式心理辅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寻求辅导的同时能够利用自身的积极能量充当自身的辅导者;通过自助式心理暗示,合理疏通内心的不良情绪,如写日记、自我对话等方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寻找生活中的自信。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辅导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视野和新的途径,它以新颖的思维和策略引导人类关注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挖掘内在的人格品质,为心理辅导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心理辅导措施,引导高职学生身心健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