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日本人交际心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339 浏览:79504
论文导读:的民间传说深入人心,赢得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喜爱,而那些忘恩的人则会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知恩报恩成了日本社会人人遵守的生活准则。日本人交际中的互惠心理正是这种义理性质的报恩观念和习惯的反映。第三,婉曲心理。这是就焦急的态度而言的。与欧美人的率直相比,在世人眼中,日本人交际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暧昧。所谓婉曲心
摘要:通过了解和学习日本人在交际时的心理,加强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发展与日本的友好关系。
关键词:距离心理互惠心理婉曲心理
日本人在交际时存在三种心理,即距离心理、互惠心理、婉曲心理。
第一、距离心理。日本人在交际时,十分注重交际双方的身份,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对方的身份来确定彼此的位置。非常清楚自己在交际中的位置,也会给交际对方一个适当的位置,并小心翼翼地保持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轻易不越雷池一步,同时也要求对方恪守规矩,注意分寸。距离心理又包括等级心理、集团心理、亲近敬远心理。
等级心理。日本是一个等级色彩浓厚的国家,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等级。在家庭中,除了因辈分、年龄形成的自然等级外,户主(一般是男性)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广泛尊重,妻子对丈夫至少表面上总是毕恭毕敬的。与此相联系,长子在家庭中的位置也比较高,长子成人后,即使母亲在有些场合也打破辈分的界限,对他表示相当程度的尊敬,因为按照日本的习惯,家庭的户主位置一般总是由长子来继承。可见,日本家庭中性别等级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目标有关。日本社会是垂直型结构社会,政府机构也好,企业组织也好,甚至其他团体组织.都严格化分成不同的等级,在不同等级集团中的人也自然被分成了各种等级,即使在同一等级集团中的人也要按加入集团的先后或年龄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等级。不过,日本人不但不批评现存各种形式的等级的现实,而且认为等级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规范。
受等级心理的支配,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在未弄清对方等级身分之前,不知如何礼遇对方,使交际的气氛显得沉闷或冷清,如果作为主人,则容易给人造成怠慢客人的感觉。
集团心理。在日本,作为社会基本结构的家庭自古以来就不怎么强调血缘关系。在家庭集团内,以血缘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并不重要,以家庭经营为目的的人际关系却十分重要。因此娶进来的妻子、儿媳要比嫁出去的姐妹、女儿重要得多。日本是长子继承家业,成人的弟弟成家分出去之后便与原来的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而女婿、养子或是家臣、帮手.虽然原是外人,一旦取得家庭成员的资格,比分家另过的亲兄弟重要得多。现代日本城市家庭虽然没有生产经营集团的作用,但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最多仍限于祖父母、父母、自己与妻子及未成年兄弟姐妹和儿女往来,而已独立门户的叔伯姑姨兄弟姐妹一般是不怎么往来的。除过去少数豪门大户偶有例外,很少有家族主义倾向。人人得以集中精力,倾其忠心于家庭集团的经营。在家庭集团内部,人际关系和谐互相依赖、共同协作。日本社会上各种形式的集团很多是这种家庭集团的翻版和放大。
日本人的集团心理有其深刻的历史理由,因此世人与日本人交际时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亲近敬远心理。日本人工作和生活的集团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集团主要依靠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来维持,而主要仰仗其成员的集团心理,而集团心理的培养除了其实在的物质因素外,还有赖成员间不断的感情交流。从个人的角度看,日本的集团里没有多少象个人的劳动权利、才能、血缘等因素保证每一个人在集团里的稳定地位,每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进入该集团时间的迟早和在集团里连续服务的时间,没有什么力量能填补一个人与他的集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所以日本人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与所属集团的感情及与集团里其他成员的感情,与其他成员共同分享对集团的归属感并发展友谊。因此,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无论对集团还是对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互惠心理。这是就交际的目标而言的。无疑交际的双方都有一定的交际目标,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始终关注自己的交际目标,同时也关照对方的目标,既不愿意吃亏,也不想占尽便宜。日本人交际中的这种互惠心理是日本传统文化产物。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恩”是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概念。恩是一个人一生中从别人那得到的好处。如果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恩就必须记住别人的恩并想方设法报恩。日本人自小便受着知恩必报的教育和熏陶。流传很久的“仙鹤报恩”的民间传说深入人心,赢得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喜爱,而那些忘恩的人则会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知恩报恩成了日本社会人人遵守的生活准则。日本人交际中的互惠心理正是这种义理性质的报恩观念和习惯的反映。
第三,婉曲心理。这是就焦急的态度而言的。与欧美人的率直相比,在世人眼中,日本人交际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暧昧。所谓婉曲心理,就是不使用明确的语言向交际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通过委婉的、曲折的语言或人体语言让对方揣摸自己的意思。在日本人心目中,直言不讳的谈吐会令人不快。日语中有许多“多舌为万恶之源,“之类的成语。因此,日本人尽一切可能避开语言交流,注重心领神会,重视人体语言即所谓“腹意"。腹意交流在日本之所以能够盛行,理由在于日本民族几乎是单一的大和民族,日本人处于几乎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个日本人能够仅仅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沉默时间的长短、从嘴鼻中发出的呼呼声、手的下意识动作等;便可断定对方在某一情况下的反映是什么。同辈和同行的日本人在进行此种交流时互相理解的程度非常深,几乎不需要什么正经的语言交流。
日本人与外国人交流时,由于缺少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进行腹意交流的可能性很小.只好主要采用语言的交流,婉曲心理也就主要体现在采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表达上。
这种婉曲心理是日本文化的特殊产物,与外国人交际时婉曲心理表现出来的愿望是良好的或至少没有恶意,对这一点外国人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以便提高交际的效率。
综上所述,日本人交际时主要存在距离心理、互惠心理、婉曲心理。在这三种心理的共同支配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风格。世人要有效地与日本人交际,必须悉心日本人的这些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策略使更好地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日本社会.中根千枝著,1982年3月。
[2]日本人.埃德温·赖肖尔著,1980年10月第1版。
[3]日本精神.罗伯特·克里斯托弗著,1988年6月。
[4]被误解的日本人.賀川洋著.2000年7月。
[5]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渡谷著.2012年5月。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zxlxlw/lw46103.html上一论文:试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大学新生适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