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拖延心理访谈调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89 浏览:6912
论文导读:,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策略,之后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大学生拖延的目前状况和大学生对拖延的认识,以便对大学生改善自身拖延行为提供一些启迪,也对学校培育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关键词:拖延;大学生;趋利避害1005-5312(2015)02-0220-03

一、理由的提出“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

摘要:拖延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却对它熟视无睹,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最为严重。文章通过文献法和内省法综述拖延的内涵、心理根源、影响因素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拖延理论构想,确立访谈框架。随机选取了大学生30名,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策略,之后对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大学生拖延的目前状况和大学生对拖延的认识,以便对大学生改善自身拖延行为提供一些启迪,也对学校培育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拖延;大学生;趋利避害
1005-5312(2015)02-0220-03

一、理由的提出

“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赛缪尔如是说。拖延无疑是非常普遍的行为现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95%的大学存活在不同程度的拖延现象,7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个拖拖拉拉的人,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行为存在拖延现象,且这个比例还呈增长趋势。
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推至明天。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拖延,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定义。
Tuckman基于行为视角界定拖延是“推迟或完全回避个体制约下的某行为”。
Milgram认为拖延是一种个人倾向或者特质,本质上是将该做的事情延后做的一种行为或是一种将该做的事情延后的非理性倾向。
Solomon 和Rothblum 等(1984)提出拖延行为是个体非理性地将必须执行或完成的任务延后推迟。他们认为行为主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开体验到一种情绪上的不舒适感。
Milgram 等人在1993 年通过实证研究印证了Solomon 和 Rothblum 的观点,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情绪理由是拖延行为中非常常见的伴随现象,所以他们将拖延界定为一种理由行为,这种行为会使主体伴随强烈的焦虑体验和压力感,他们强调了拖延本身所带来的这种不良情绪的体验。
现有大量研究显示拖延与许多负面的健康状况有关,拖延者们承受更高的压力、焦虑,并且自我怀疑、不自信,导致作业成绩下降,而且长期拖延还会引发个体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我们称之为“拖延症”。
几乎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拖延行为,有些人甚至形成了一种行为习惯。拖延就是时间的小偷,它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我们有限的生命。但是,我们却总是不以为然。我们明明不想拖延,想要好好的完成任务。可是,我们却偏偏要拖延,最后草草了事。它严重妨碍大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大学生很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在最高学府滋生泛滥,已违背了大学的办学理念。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呢?拖延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一系列的理由困扰着笔者。Ferrari 的研究表明,拖延是一项相关的、及时的任务的推迟以及破坏性任务的出现。所以对拖延本身来讲,必定会有破坏性任务的出现,而且在破坏性任务的执行上,拖延者必定会获取更大的利益相比于拖延性任务,这种利益包含任务本身和个体对任务的情绪和认知。因此,从拖延的任务选择的角度来看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所以有学者指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人们倾向于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他们在分析拖延的行为动机时,强调价值的作用。
因此,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准备以“趋利避害”为核心,以此分析大学生拖延的心理过程,勾勒访谈框架,对大学生的拖延心理做一些调查研究。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策略

(一)研究对象

本次访谈,随机访问了湖北科技学院学生20名,外校学生10名(访谈)。其中,女生11名,男生19名。

(二)研究程序

1.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采用开放性理由,引导受访者深入和自发地谈及相关理由。并且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目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多次讨论修改之后拟定访谈提纲。通过三次的预先访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正式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如下:
(1)你觉得自己的拖延心理严重吗(没有拖延、不严重、比较严重、严重、非常严重)?(2)那么,你一般在哪些情境下会拖延?(3)拖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4)拖延任务结束后,你有什么感受?(5)为什么会对那个任务拖延呢?(6)什么情况下,你不会拖延任务?(7)拖延是因为个体觉得拖延任务令自己不爽,而替代性任务相对令自己舒适,因此用“趋利避害”来解释拖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访谈的实施

其中20名本校学生面对面访谈,10名外校学生通过文字访谈。
首先,让被访者对自己拖延的严重程度做一个自评。之后的开放性理由,在访谈的过程中尽量按照提纲顺序进行,但也并不拘泥于提纲的顺序或提问方式,而是根据被让被访者具体的回答灵活的提问和追问。如果被访者觉得理由过于抽象,访谈员将会给被访者举例,让其判断、确认。或者被访者回复模糊不清时,访谈员需澄清理由和回复,以获得被访者准确的信息。避开理由遗漏,或答非所问,有效地引导被访者深入地作出答复。
访谈实例:受访者A说,我不会拖延,该做的工作我都会做好,因为我喜欢学习,我要学好我的专业。(想想真的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不拖延吗?)哦,有时不太想洗衣服,总会堆满后再洗。还有学习中的小事有时也会拖延,比如本来准备去图书馆借书的,可能和同学聊天,就错过了时间。(那对这些拖延有什么感受么?)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会告诫自己下次不能这样了,但下次很可能还是一样会拖!(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些事太繁琐了,就算当时不做也无伤大雅,不会造成什么损害,洗衣服太烦了(那你先前说喜欢专业会做得很好,那不喜欢的课程,会怎样呢?)。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zxlxlw/lw46002.html上一论文:试谈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