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评定期间心理隐患及疏导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407 浏览:160641
论文导读:
摘 要:贫困生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各个高校对贫困生的帮扶通常只片面地强调对贫困生的经济援助,对贫困生的心理呵护甚少,甚至缺失。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隐患及其成因,并从学生视角分析了贫困生在助学金评定时心理隐患及疏导策略。
关键词:贫困生 助学金 心理隐患 疏导策略
1672-3791(2014)09(a)-0244-01
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省、市等各级单位以及各高校主管部门均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有效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压力[1]。然而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助学金名额的分配、助学金的申请、贫困生的评度、贫困生的公示制度等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处理方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助学金相关的学生心理理由。调研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缺乏信任、畏惧、觉得不公平等心理理由[2~3],他们除了需要金钱上的帮扶之外,还需要心理上的疏导。
1 贫困生的心理隐患及其成因
(1)助学金的评选制度比较单

一、部分贫困生不愿说出实情。

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通常是同学在班级上说出自己的家庭生活状况,再由班级同学选举,辅导员和班主任最终确定。但这一方式却存在着弊端,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或偏远地区[4],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异地求学,性情比较敏感,往往产生自卑和不信任的情感,不会轻易向大学同学、朋友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家庭的生活状况,以及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会在班会这样的舞台上去“揭露”他们内心的痛楚。显然,助学金对他们很重要,但是在他们的内心认为“自尊”比这份助学金更重要。
(2)公示制度存在弊端,部分贫困生产生畏惧心理。
高校对助学金的认定结果通常采取“公示”方式[5]。①班级公示;②学院公示栏公示;③学校网站公示。对于一些贫困生而言,他们并不愿意过多的去面对这类公示。尤其在一个学院,大家见面机会很多,很多贫困生碍于面子和自尊,怕这种公示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害怕同学和朋友们知道他们是贫困生后而疏远他们甚至讨厌他们,所以他们宁愿受点苦,也不愿意学院的公示栏上出现自己的名字。
(3)申请条件比较宽裕,部分非贫困生也可能获得国家助学金。
目前,助学金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拥有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和学生所在地村委或区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即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贫困生信息库,所以一些非贫困生乘机而入,找当地的村委或区委会开具贫困证明(村、区委会对贫困生的审核一般不严)参与学校助学金的评选。在他们看来:“助学金是一种国家教育资源,如果他们不享受助学金,最终还是会给了其他人,这种免费的资源不要白不要”。这种方式滋长了他们不劳而获的心态,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
(4)助学金分配名额有失弹性,使评定结果有失公平。
高校对助学金的指标都是分层分配的,也就是说由学院规定每个班级有几个名额(一般都是平均分配)。但是班级同学的贫困程度一般都不太一样。有可能甲班的贫困程度高,乙班的贫困程度低,但两个班级的助学金名额一样。这样就有可能造成甲班有部分贫困生没有评到助学金,而乙班的非贫困同学却评到了助学金。同时,在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同学和老师往往会偏向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样,在评定中一些成绩比较好但家庭并不贫困的同学得到了助学金,而一些成绩并不优秀但家庭比较贫困的同学却失去了评选的资格。
2 贫困生心理隐患的疏导策略
(1)开“明确助学金的作用”主题班会。
国家助学金作为一种教育资助资源,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助学金资助金额不多,但对于一些贫困的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负担。但对于一些非贫困生而言,就可能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在一个班集体里,经常召开班会,使得同学们深刻体会互助互爱,互相理解,这样,我们评选的范围就会缩小,评选的难度就会降低,评选结果的真实性就会更加可靠。
(2)辅导员、班主任应多与贫困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
一般来说,贫困生都是乐于与老师交流的。老师多与他们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他们与老师交流多了,就会信任老师,就会说出自己的心里想法和情绪理由。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理由及真实想法。同时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心理理由制定不同的方案来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样不仅可以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还可以使助学金的评定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3)学校建立诚信责任机制,逐步完善贫困生信息库。
不管采取什么教育措施,还是有部分非贫困同学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措施去争取助学金。对于这种行为,我们非常痛恨。因此学校应该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建立责任机制。对已评定的贫困生进行多方面筛查,多方面确认。一经确认有同学(非贫困生)采取不正当措施得到了助学金,学校有权追究学生责任,索回其不该拥有的助学金,并给予严厉惩罚。如取消其在班、学院、学校内所任的干部职位,取消其一年内参与评奖评优的资格或记入学生诚信档案。使其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就会更加公开、透明。学校再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贫困生信息库使以后助学金的评选工作更加轻松。
(4)学校定期开有关健全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讲座。
通过开讲座来提高同学们的理想,同时告诫同学们困难是暂时的,贫困也是暂时的。只有树立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观念才能摆脱贫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通过开讲座,来培养贫困同学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能力,来提高他们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热情,让他们在大学校园“勇敢”而“骄傲”地去生活、学习。
3 结语
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难度的工作,切实做好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有利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合格大学生,有利于推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及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怡.浅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心理理由的应对[J].机械职业教育,2014(2):59-61.
[2] 潘丹.关于论文导读: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探讨.才智,2014(6):82.冯峰.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理由成因分析及管理策略.科技信息,2010(7):250-251.张雪华.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与策略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4(6):114-116.龚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5):101-10

3.上一页12

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探讨[J].才智,2014(6):82.
[3] 冯峰.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理由成因分析及管理策略[J].科技信息,2010(7):250-251.
[4] 张雪华.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与策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6): 114-116.
[5] 龚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