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语言象征作用民族关系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82 浏览:130833
论文导读: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研究民族关系是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国家的重要研究主题。在我国不同的民族大杂剧小聚集的的形式居住,不同群体的接触更为频繁,族群与其它各种组织和群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多元的民族关系文化。在这种复杂而多元的格局下,民族内部成员的适应,民族之间的协调不仅影响局部地区,甚至波及到全球民族的发展。语言分析是研究民族关系目前状况,分析民族关系的演变,探讨多民族的整合情况时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关键词:语言象征性;族群关系;语言对族群关系的影响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也是区别与不同族群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各个族群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族群的象征。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语言,这种语言最初不能肯定确认不同民族的标志,也并不必定是族群成员进行认同的标志。我们国家本是一个多族群国家,各个族群用本民族语言记录下本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其他文化结晶。语言记录下的更是本族群的一个具有特色的象征,也通常是人们区别其他民族的最大因素。因此,各族群能否平等地使用本族语言,从某种角度它是政治理由。所以在研究族群关系目前状况、分析族群关系的演变、探讨多族群社会的整合状况时从语言学角度语言的双重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切入口。
分析一个国家中各族群的语言使用情况,并结合这种语言使用情况产生的社会条件,我们能够较清楚地认识该国的族群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语言的双重性之

一、文化象征,它通过记录和书写着族群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知道出现语言和词汇都是同它处环境中衍生出来的,语言都是在客观需要中产生,从对一个社会里人们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社会在科技和生产方面的水准,社会组织,甚至是各类知识的积累内容。比如渔民,牧民,农民,山地游猎民族,沙地民族他们生活的方式不同,有自己的生活自然环境,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对于本地的描述上更有优势。各个族群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描写着社会各个角度,反应当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同时留下了大量用文字书写的文献,我们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比较不同时代的文献作品中的词汇的归纳分析来研究那时代的社会生活。而后代的研究者从他们文字的表现中研究那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但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和记载都不同,就是说不同时代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词汇,反应出不同时代的社会制度,文化生活和道德理论观念,从语言这个角度来加以分析,可以有表及里,通过对词汇这些象征符号的研究来剖析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生活。分析和研究各族群的不同时代词汇及演变,无疑会有助于了解族群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内容,特色和发展进程。

二、语言关系反应的族群关系融洽的程度

多族群融合是我们国家存在的现象,而且民族和谐是我过国基本制度,族群之间相互融合最基本是从语言沟通开始。科尔沁草原上居住的蒙古族很多词语上都借用了汉语词语。比如,“手机”蒙古语直接翻译为“嘎拉乌塔苏”。在汉族和蒙古族的交流不断发展很多蒙古族开始学习汉语,会说两种语言。而且在当地的现代化发展情况下汉族文化进一步的侵蚀着蒙族文化,当地蒙族居民放弃自己的语言而转用汉语,很多当地蒙族人眼里能流利的使用汉语是很有“本事”的。在牧场或者村落蒙古语使用很普遍,可是在市县蒙古族都已经使用汉语。这些一个族群个体使用两种语言的双语制,族群之间的语言转用,语言的借用都反应了蒙古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不同语言之间的某种“融合”。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有时还会产生语言融合的类型,这种类型会产生一种新的混合语言,其中包含有两种语言的成分,而且两种语言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同等重要。语言本是在特定生活环境下出现的,很多族群没有自己语言文字,但在不同地区的汉语说法都不同,就是汉族方言,族群本地区的语言的融合出现了方言。从以上我们看出族际交流活动在历史上所留下的烙印中看出语言文化象征着族群关系的融洽程度。

三、族群关系的分化与统一对语言的文化象征作用的相互作用

在历史上一个族群的发展和变化,常常影响着语言的分化,有多数人中转用别的语言,而两个族群走向统一时语言也会出现统一和发展。我们不只从语言文化的变化中看到族群关系的分化和统

一、同样也从族群的分化统一中看出语言文化的变化,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

语言有双重性,实用性和象征性,族群语言的消亡可能带来族群的消亡,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我国发生过很多,例如满族,人们常说满族汉化了,满语消亡了。这一说法很多满族不易接受,但这却是满族的发展趋势和客观现实。而从语言的实用性角度我们可以说满族的语言已经消失或者消亡。可是从语言的文化象征作用角度,这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语言用他象征作用记录了满族文化,这些记录的文化不会消失,一个民族的固有语言消失,不一定民族的消亡。语言的象征性会一定程度上保护着族群的灵魂。
由于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族群语言和少数民族文字的不断发展,族群关系不断发生转变,我们只有努力发挥语言对族群关系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对个创建和谐族群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戎. 民族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海超.人类学视野下的古代中国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融合[J]思想战线2012年 01期
[3]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4] 马凤莲.关于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关系理由[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三期
[5]马学良 戴庆厦. 语言与民族 [J]民族研究 1983年01期
作者简介:徐斯日古冷(1986-),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法学硕士,现就职于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zwxlw/lw20160.html上一论文:简述课堂语言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