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评价体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40 浏览:18053
论文导读:
计算机平面设计是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兴复合性专业,涵盖的职业范围包括:商业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服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CI设计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网页设计、数码后期设计等,涉及面非常广泛,发展极为迅速,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就业前景广阔,近几年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并且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

一、豫南地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现有课程评价策略调查及分析

笔者参与的课题组通过对豫南地区28所中职学校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情况调查统计后得知:对口就业率不足20%(见下表),有些虽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却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
豫南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调查分析表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业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面对毕业生对口就业存在的现实理由,课题组成员对驻马店及周边地区的广告公司、冲印公司、影楼及印刷、包装类企业等20多家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后得知:企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中职生甚至大学生不受欢迎的理由也很多,根本理由还在于学校毕业生大多眼高手低,不能胜任岗位要求,仍需进行1~2个月的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由于培训期间待遇普遍较低,很多学生中途不辞而别,这也是企业不愿录用学生的一个重要理由。
为什么学校认为合格甚至优秀的毕业生如此不受欢迎呢?带着这个理由,我们再一次对20余所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评价策略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纳如下:考试形式单一;考试策略简单;试题的质量不高,考试内容多数依附于教材;考试成绩由教师一方评价,评价主体单

一、评价结果不客观。

这一系列的理由说明,现行的课程评价机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更重要的是脱离了实际工作环境,不能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结果与岗位需求不接轨,不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更不利于学生就业。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评价机制迫切需要革新。

二、构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呢?在研究需求标准、确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引入生产(仿真)项目、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评价目的,注重评价导向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推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实现与岗位需求深度对接。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导向和激励,评价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判断学存活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善倡议。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并最终推动学生的发展,它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学生的未来。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关怀。评价不但要推动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而且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掌握岗位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提升职业能力。

2.建立评价原则,更新评价理念

①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期待,不仅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升学和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良好的品格、创新精神和想象力。新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②体现能力本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也是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能力本位教育,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通过聘请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专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上述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评价。科学可行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检测学生职业能力是否形成的关键。
③实施多元评价,满足岗位实际需求。我国对中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评价环节也应有充分的体现。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内容及标准的制订、评价等级的设置及评价过程的具体实施,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的结果真正趋于岗位实际需求。

3.完善评价内容,规范评价标准

依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对该专业岗位群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技能和岗位素养,划分岗位职业能力模块和可操作评价的能力点。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点完善评价内容,设置评价等级,制订各等级评价标准,作为衡量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准则,引导他们以此为目标努力完成学业,不断形成岗位职业能力。

4.创新评价模式,优化评价策略

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对教育主体的正确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和发展。由不同主体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中职生进行多元评价,就是对他们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描述,反映其在学习活动各个方面的真实状态,实现教育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作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应当包括学生自身、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社团、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合作企业、家长、政府有关部门等。
一是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这样学生从评价客体转换为评价主体,有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自评和互评,看到成绩,发现不足,进而不断进步。二是中职学校应当通过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校任教等途径,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各方面有机会得到企业的评价和指导,拉近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办公文员、图文信息处理员、广告设计员论文导读:
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学生取得了资格证书,有了进入职场的资格,也有了成就感,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其持续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体系的试用过程及效果

2009年,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我校选派专业教师对相关行业企业的平面设计岗位进行深入调研,并走访了近百名该专业毕业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秋季,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模式、评价办法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并于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着重对评价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2010级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专业对口率明显提高,并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我们也因此得到了以下经验。
首先,更新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各项改革措施切实执行。通过市场调研,学校重新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了教学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岗位为中心的转变。在校前三个学期分别完成办公文员、图文信息处理员和广告设计员等三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第四学期进行校内综合实训,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第三学年安排他们到企业相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其次,构建了“以岗定学、以学定教”的模块化分段式教学模式。按照上述三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重构了课程体系,整合了课程内容,划分了课程模块,开发了仿真训练项目,修订了教学计划,创新了模块化分段式教学模式。
最后,总结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352”评价法。其中合作企业的评价占30%,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的评价占50%,学生本人及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学生之间的互评占20%,故简称为“352”评价法。“352”评价法也同样应用到学校对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考核部分,即理论测试占30%,项目实战占50%,岗位素养占20%。按照每个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又分为岗位技能和岗位素养两个模块,分别编制了《岗位技能达标手册》和《岗位素养达标手册》,作为衡量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标准。岗位技能和岗位素养的达标考核均由合作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
“352”评价法的应用保证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兼顾了结果和过程,同时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拉近了与岗位职业能力实际需求的距离。“352”评价法也反作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建设,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增强了该专业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诉求。同时,“352”评价法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也使学生成为评价的客体和主体,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编 徐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