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简议西方艺术史上艺术与美联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438 浏览:144874
论文导读:察。”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开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可见,此时的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教化功能,还很难和非功利的“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1500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二、艺术与美的结合艺术

内容提要: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和美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简要地阐述了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和美的联系,“艺术必定是美的”这种传统的误解既不利于美的研究,也不利于艺术的研究。
关键词:艺术美艺术美联系
在现代文明体系中,人们往往会认为艺术必定是美的。有时候艺术反映的对象并不美,人们依然给它贴上“美的标签”,似乎艺术和美总是要结合在一起,这种观念非常片面。纵观西方艺术史,艺术和美的结合是偶然的,两者的联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方早期文明的艺术

在古希腊语中,“艺术”这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它被看作是与人类的生产和技艺结合在一起的。词义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人类所有的生产性技能,例如种植、造船、航海等,与非生产性技能,例如音乐、诗歌、雄辩等。此时“艺术”的范围大大地超越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艺术门类,而且还包括了很多生产技术。虽然古希腊人的造型艺术与诗的艺术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但希腊人却没有将艺术与美联系在一起。“同古希腊哲学和政治一样,古希腊艺术亦将理性运用于人类经验,从而使神话时代的宗教世界观过渡到了从有序和理性角度对世界进行观察。”[1古希腊人对于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都可以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所以,如果把古希腊艺术仅仅局限在“美”这个方向上,无疑是一种错误。
到了中世纪,艺术实际上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期的艺术虽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大家并不认为它是美的,而是因为艺术的某些与宗教相关的其他特征,比如“教授无知的人,因为通过图像,他们就好像是通过书本来接受教育。”[2]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开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可见,此时的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教化功能,还很难和非功利的“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1500多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二、艺术与美的结合

艺术和美的结合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1.艺术中有美

发现艺术中有美,是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给了一些观念来让我们理解艺术,如精确、尊严、神性、和谐、情感等,艺术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促使人们对艺术有了更多的深思,而这些观念形成了近代以来人们对“美”的基本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艺术家们用科学策略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转变为用集中,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价值、自由意志,艺术家们在作品中体现出了一种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东西,那就是人类理性的光辉,他们认为捕捉到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美。
虽然,“文艺复兴使不同艺术的社会文化地位产生了重要变化,但是,并不像大多数人所以为的那样,文艺复兴实际上并没有提出一个艺术系统,也没有建立一个综合的美学理论。”[3]

2.美的艺术

1746年,夏尔·巴图在其著作《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中最先确认了美和艺术的关系,他把诗、绘画、音乐、雕塑和舞蹈都包括在了“美的艺术”中,并认为这五种艺术与之前机械的艺术不同,前者是以自身愉悦为目的的,而后者是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在这两类之间,还有第三类,这就是雄辩与建筑,它们是兼具自身愉悦与功利实用。虽然这种认识在现在看来显得格外重要,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和支持,理由在于它只是作为单纯的艺术理论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背后缺乏一个让人信服和易于接受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
康德正是出于对自己哲学体系的需要这一动机,因此他的美学理论具有专门的艺术理论所不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基础。他把艺术分为三类,分别是机械的,快适的和美的。前两种艺术都带有客观存在的目的,美的艺术则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他认为“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是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4]可以看出,康德把“美”和功利、实用划清了界限,认为“美”和功利没有任何简议西方艺术史上艺术与美的联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关系。如果抱着功利的态度来鉴赏,那就不是真正的美。
当然,在康德的理论体系中,除了这种无关利害的美的艺术外,还有其他两种艺术。所以他的美学理论并没有彻底地解释艺术和美的联系,然而,黑格尔很好地回答了这个理由,他就把自己的美学局限在艺术范围之内。
3.艺术美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是在他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得出的。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美即艺术,艺术即艺术美。他在《美学》开篇就说:“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准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5]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艺术美成为一个独立的反思对象,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与美两个观念的结合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观念转变的结果,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艺术和美开始分离。

三、艺术与美的分离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美”“丑”就作为一对孪生的概念出现了。然而,自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时期开始,“美”就在艺术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丑”遭到极度排斥。因此,在漫长的艺术史中,丑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即使在艺术作品中要表现丑,也不能让它以其真实的面目出现,而是要一贯变成美。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丑在艺术中的论文导读:自己生活着的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他们认为,传统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冷漠、自私、贫困、压迫等丑恶现象视而不见,一味地讴歌和赞颂他们虚构出来的“美”,毫无疑问,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读者和生活的欺骗,更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这些现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往往持激烈的批评态度。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美的
比重明显增加,陆续出现了大批表现丑的作品。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被遮蔽了,终于在艺术的殿堂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出现这种巨大的变化,是由于现代艺术家们对之前传统艺术和对自己生活着的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他们认为,传统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冷漠、自私、贫困、压迫等丑恶现象视而不见,一味地讴歌和赞颂他们虚构出来的“美”,毫无疑问,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读者和生活的欺骗,更是一种自欺欺人。因此,这些现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往往持激烈的批评态度。
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和丑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了一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完全失去了作用。艺术家固然在作品中要表现真、善、美,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丑”的表现,能让读者在这种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的对比中,更好地感受和领悟美的真谛。这不仅还原了生活,做到了艺术真实,还更有力地表现了真正的美。正因为这样,丑在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被现代艺术家们抬到了之前任何时代都没有到达过的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和美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在理论上,两者存在必定联系的假说,是出于为艺术赋予美的价值这样一种动机,也就是把“艺术应该是美的”和“艺术必定是美的”这两个命题混为一谈。在历史上,这一假说是18世纪的哲学家局限于自己的时代而得出的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既不利于美的研究,也不利于艺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马文·佩里编,《西方文明史》上卷[M].胡万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M].李建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颜泉发.《艺术概念的衍变》[J].《新美术》,2004年第3期.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