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岳阳县某滑坡体工程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36 浏览:13868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岳阳县某滑坡体工程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滑坡体目前状况,采用折线滑动模型,运用反演法选取参数,对该滑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半圆形浅层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在自重条件下,3个剖面均为基本稳定状态;在自重和暴雨条件下,滑坡体状态不稳定;在自重和地震条件下,滑坡体也存在部分稳定隐患。降雨是制约滑坡体稳定性的重要条件,随着雨水入渗,下滑力增大,抗滑力减小,滑坡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滑坡体 工程特征 滑动模型 稳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243-3
1前言
某滑坡体位于岳阳县东部,东临湖北省,隶属岳阳县月田镇大界村。属丘陵地貌,最高海拔248.0m,最低海拔148.0m,相对高差约100.0m。地形起伏较大,山体呈长条状,山顶半浑圆状,坡面角一般在30~35°。区内植被发育好,山坡地段为乔灌木混生林地,局部有少量人工种植杉木林。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者均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区内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主要有崩塌、坡面冲刷、滑坡等。2011年6月连续降雨后,滑坡体后缘发生崩滑,滑体物质堆积于滑坡体前缘,滑坡体后缘不断出现新的裂缝。因此急需评价该滑坡体的稳定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滑坡体工程特征

2.1滑坡体周界、规模、形态特征

该滑坡体平面形态上呈半圆状(见图2-1)。前缘宽约140m,后缘宽约100m,纵长约110m,滑坡体厚1.1~4.8m,平均厚约2.41m,面积约1.5×104m2,体积约3.6×104m3,坡度35°,滑坡主滑方向338°,为浅层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该滑坡后缘为基岩出露及裂缝,沿坡体表部基岩裂隙稍发育,裂缝分布于后缘两侧,平行于滑坡周界,后缘标高约210m;前缘剪出口位于坡脚,因修建公路、房屋开挖,可见基岩出露,标高约157m;左、右两侧为基岩,后缘可见明显裂缝。总体来看,整个滑坡边界明显,地貌特征清晰,为典型的以基岩面为滑床的浅层小型牵引式滑坡。

2.2滑坡体物质组成及工程特性

地质调查及钻探、探井、槽探揭露,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如下:滑坡垂直方向上自上向下分布的地层为:含碎石粉质粘土(Qel+dl)、滑带土(Qel)、中风化硅化岩(ηγ53bs)。滑坡滑体土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Qel+dl):褐、褐红色,稍湿,硬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含碎石,呈棱角状,粒径2-5cm,含量约10%。层厚1.10-3.30m,分布于坡体上。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内摩擦角 (φ)标准值为15.7°,凝聚力(c)标准值为37.1kPa。粉质粘土 (Qel) (滑带土):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黄褐色,湿,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勘探过程中揭露滑带,滑带厚0.1-0.3m。滑面无明显擦痕,主要表现为地下水富集于此,土呈软塑状,力学性质较差。内摩擦角(φ)平均值为14.36°,凝聚力(c)平均值为30.3kPa。滑床为燕山期硅化岩(ηγ53bs),滑床产状为345°∠37°,埋深1.1-5.1m。中等风化,青灰色,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RQD=60~80,岩石基本质量等级III级,最厚度8.50m。承载力特征值为4000kpa。

2.3滑坡变形历史及特征

目前,该滑坡仅局部滑动,未完全整体下滑。灾害初现时间2011年6月及2012年5月因连降多天大雨,滑坡体中后部分别发生两处崩滑,其崩滑的表现形式是坡体表部的松散的第四系残坡积层沿土岩接触面发生崩滑。滑坡体中后缘见数条拉张裂缝,长5-10m不等,宽度3-5cm,可见深度最大达30cm,LF1、LF2走向分别为52°、56°,与滑坡后缘走向基本一致,LF3分布于滑坡体左侧,走向为105°,与滑坡体左边界走向基本一致,裂缝现因地表植被发育,被杂草覆盖。据此现象,判断滑坡体现处于缓慢变形阶段,稳定性较差。

2.4形成机制分析

(1)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内因。构成滑体主要物质是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受构造活动影响,地层相对破碎,结构松散,浅层风化程度高;该滑坡下覆基岩较为陡峭,这又是利于表层崩坡积物下滑的一大因素。在大量降水不断下渗甚至冲刷作用下,碎石土、粉质粘土等物质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易于雨水入渗,降低土体抗剪强度,为滑坡形成奠定了基础。
(2)高强度的降雨是形成滑坡主要外在因素。降雨是引发本次滑坡的诱发因素。据调查,灾害初现时间2011年6月及2012年5月,正值雨季。大量雨水渗入坡内,一方面降低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泥化软化滑动带,导致滑带粘聚力降低,另一方面岩土体充水饱和,增加了滑体的下滑力。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滑体易于发生滑动。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形成滑坡的外在因素。区内修路、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坡脚进行切割(切割高度约4-7m,坡度约50°),打破了初始应力平衡,从而可能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出现。
3滑坡体稳定性评价

3.1稳定性宏观分析

现场调查表明,滑坡体所反应的宏观变形迹象明显,2011年6月及2012年5月因连降多天大雨,滑坡体中后部分别发生两处崩滑,主要是由于连续暴雨而造成的;通过对该滑坡的调查,滑坡目前状况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

3.2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

2.1计算剖面的确定

为查明滑坡体的地质情况,共布置1-1’、2-2’、3-3’、4-4’、5-5’五条剖面,1-1’剖面为主剖面,稳定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1-1’主剖面为计算剖面,2-2’、3-3’为辅助计算剖面,剖面布置见图3-1。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zkxygclw/lw42284.html上一论文: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