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注重对“新人”理论内在发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31 浏览:20319
论文导读:代替个性,统一代替多样,对人的个性发展考虑不建全,此时道德教育就会成为人反抗的对象。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必须通过满足道德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其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人的精神,培养人们的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逐
【摘 要】在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对“新人”的塑造,他认为对“新人”的追求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渴望真善美的动力,为沉溺于物质生活中的灵魂提供一个指向。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新人”
“新人”是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是与永恒的人,与人身上的永恒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德育的中心,也是德育的目标;人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的归宿;人是德育的基础,也是德育的根本。”首先,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与物质、利益分不开的世界,人受外在因素的制约与束缚,使人失去了自由、精神、个性的特征。他认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人在具有了神性的同时,也被赠予了自由、创造、个性的内在本质,这种内在的本质具有超越性,人通过对精神王国的向往与追求,实现灵魂的自由超越。从而,在人与上帝的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实现道德教育思想中塑造“新人”的目的。其次,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中对人之存在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新人”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是因为人具有自由的精神性。人在自然世界里,丢掉了人的主体性,“人一旦受其强制,也就堕落成物质世界里微不足道的、被物欲紧紧缠住的颗粒,使其真正的自由丧失殆尽”,从而受到自然世界的奴役、束缚、制约,丢掉了自由、精神的人,也是一个失去个性的人。简言之,就是当一个人被外在的因素,如物质、金钱、利益、权力、荣誉等牵引着,贪图物质的享乐与肉体快感,那就是一个完全被物质化的人。总之,人不能丢失人的自由、创造、个性、精神,丢弃了这些也就是丢失了人的主体地位。而对“新人”的追求,就是对人主体地位的重拾,对精神、自由、创造、个性的追求。“新人”是完整的人,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上帝赋予人的内在本质。最后,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是对人的培养与塑造,使人向精神、自由、个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无限上升的过程,是实现人真、善、美的统一的过程,是人内心对美好的回归,只有这样人才能从灵魂深处渴望做到一个具有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所以,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正是要通过赋予人精神的、自由的、创造的、个性的能力,提高人自身的素质,从而体现人之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完成对“新人”的塑造。
别尔嘉耶夫以培养“新人”为道德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超个性的发挥,人之存在的体现和人性的完善,把道德教育从对社会的单方关注引到人与社会双方共同关注的目标,是实现道德教育思想价值的回归。在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新人”,简单的说,就是具有神性存在的人,是完整的、总体的人的形象。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里,人们总是试图把道德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的手段,强加于被教育者的身上,使人无条件的接受这种固定的价值观,成为束缚人道德思想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因为过分的强调了它的工具性,而导致忽视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此时的社会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并不断的向人索取,人成了道德教育的客体,忽视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精神的自由创造,导致道德教育成为社会束缚人思想和行为的工具。在道德教育目标上由于过于模式化,忽视人个性的发展,加之道德教育目标设置的针对性、层次性不强,其目标只是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用共性代替个性,统一代替多样,对人的个性发展考虑不建全,此时道德教育就会成为人反抗的对象。所以,“对于人类来说,必须通过满足道德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从而逐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其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人的精神,培养人们的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逐步实现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应是人内心的一种呼唤,它应该是人对自我的肯定、发展、完善的渴望,而一旦道德成为一种约束人的强制的力量时,那便是道德的耻辱。所以,我们说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提出的通过一种自由、创造、个性的方式,完成对“新人”的塑造,实现人内心自觉、自由的对爱、牺牲、奉献、服务等精神追求的这种方式,对我们改善道德教育的策略无疑是有着积极的贡献。
在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他所追求的精神的、永恒的和完整的人,是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渴望,激发了人类本性中的永恒冲动,这种冲动是一种内在超越性,它指引着人类要求自己向着更好的生活迈进,“新人”的出现对人所向往的理想世界具有指向性,可以引导人类不断走向完善自身的历程。
别尔嘉耶夫的“新人”理论包含了人的全部本质,意味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回归、是人自身完整性的实现、人的存在作用与价值的重现、一种新的发展观与文化观的形成等。“新人”永远是精神与客体化世界的对抗,人对上帝的渴望,促使人的创造性得以不断的自由发挥,突破现在,超越自身。对“新人”的追求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渴望真善美的动力,为沉溺于物质生活中的灵魂提供一个指向。
首先,培养“新人”是人的内在需要。如前所述,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可以自由的超越,在追求自身完美的同时不断地突破现存的状态,最终走向精神王国,从而完成对“新人”的塑造。别尔嘉耶夫认为“新人”的形成是与上帝分不开的,是在对神的向往的基础上,人的精神超越了自身的肉体和心灵,像更完整的状态跃进。总之,人的内在本质是促使人不断追求和塑造“新人”的内在动力,也是思索并追寻生命的完善与精神的完整路向。
其次,对人的内在的发掘可以解决当代社会人们所面对的存在危机。在这个技术统治的时代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致使人内心对物质的诱惑难以摆脱,这体现在人存活环境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唤醒人们日渐麻木的灵魂,唤醒人们内心对美的渴望,别尔嘉耶夫认为需要借助对“新人”的培养才能实现,恢复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总体性,从而找到人之存在的价值。只有对完整性的无限渴望,才能找回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灵魂,从而使人的信仰论文导读:
、希望、、理想重新回到人的精神世界中,实现自身的完整性。
最后,人通过总体的形式展现出“新人”的全面本质。人们对“新人”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诉求,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确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不变,处于首要的地位,坚持精神对人自身的不断超越,才能保证人类精神王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建造一种与之相协调一致的社会和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红.别尔嘉耶夫的人学思想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彭忠信.当代中国社会转向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
[3] 雷永生.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4] 邱祥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
[5]邱祥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
[6]雷永生:《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76页。
[7]彭忠信:《当代中国社会转向与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