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溢出效应及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96 浏览:37217
论文导读: (10)即为:(11)对式(11)进行回归估计,便可得到θ和δ的值,即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系数和两个部门相对边际生产力差异值(赵凯等,2009)。根据Ellison等人(1992)的观点,一个区域内产业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与集聚都可能存在溢出效应。因此,在式(11)的残差项中可能含有流通业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内容摘要:本文以2002-2011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并对溢出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大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都比较显著,但程度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最高,而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不及其他两大都市圈。
关键词:都市圈 流通业 溢出效应
纵观国内学术界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发现,目前对流通业贡献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它对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唐红诗,2009;王锦良,宋国宇,2011),而鲜有学者能较系统地研究流通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本文以三大都市圈为对象,尝试探讨流通业的溢出效应。
研究策略设计

(一)理论模型

本文以经济学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流通业部门与非流通业部门组成的两部门模型如下:
CIR = f(Lc,Kc) (1)
NCIR = g(Lnc,Knc,CIR) (2)
其中,CIR表示流通业的产出水平,Lc表示流通业的劳动力要素,Kc表示流通业的资本要素;NCIR表示非流通业部门的总产出水平,Lnc表示非流通业部门的劳动力要素,Knc表示非流通业部门的资本要素。根据式(2)可知,流通业部门的产出也会对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产出水平带来影响。在一个总体国民经济中,总产出Y、总劳动力要素投入L和总资本要素投入K分别可表示为:
Y = CIR + NCIR (3)
L = Lc + Lnc (4)
K = Kc + Knc (5)
假设fl和fk分别表示流通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边际产出,gl和gk分别表示非流通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边际产出,δ表示流通业部门和非流通业部门之间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差异,若δ小于0,则表示流通业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小于非流通业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根据Feder模型,两个部门劳动力要素与非劳动力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关系可表示为(Feder,G,1983):
fl / gl =fk / gk = 1 + δ (6)
综合式(3)、式(4)、式(5)、式(6),可得到总体经济关于两个部门产出和生产要素的方程如下:
dY / Y = α(dK / Y)+ β(dL / L)+ γ(dCIR / CIR)(CIR / Y)+ ε (7)
其中,α表示非流通业部门资本要素的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非流通业部门劳动力要素的边际产出弹性系数;γ表示流通业部门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包括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和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两部门,且有γ = δ/(1 +δ)+ gc;dY/Y表示总产出的增长率,dL/L表示总体劳动要素的增长率,dCIR/CIR表示流通业产出的增长率,CIR/Y表示流通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ε为残差项。dK表示为资本要素的增量,而每一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I近似于每一时期的资本增量,因此可用I代替资本增量dK,I/Y也即表示为固定资产投资率。可将式(7)改写为:
dY / Y = α(I / Y)+ β(dL / L)+ γ(dCIR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及比较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 CIR)(CIR / Y)+ ε (8)
对于系数γ = δ/(1 + δ)+ gc,假定流通业部门对非流通业部门的产出弹性保持不变,于是有:
NCIR=g(Lnc,Knc,CIR)=CIR θ Φ(Lnc,Knc)
(9)
其中,θ表示流通业部门对非流通业部门的产出弹性系数,即流通业的溢出效应系数。计算可得到gc =θ(NCIR/CIR),式(8)可改写为:
(10)
即为:
(11)
对式(11)进行回归估计,便可得到θ和δ的值,即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系数和两个部门相对边际生产力差异值(赵凯等,2009)。根据Ellison等人(1992)的观点,一个区域内产业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与集聚都可能存在溢出效应。因此,在式(11)的残差项中可能含有流通业溢出效应的其他成分。本文借鉴他们的研究策略,在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中引入流通业密度和流通业结构两个变量,最终构建实证模型如下:
(12)
其中,Density表示流通业的密度,Structure表示流通业的结构,λ和μ分别为它们的系数值,u为新的残差项。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式(12)来研究我国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在实证模型中,国民经济产出水平Y用地区生产总值衡量,投资水平I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衡量,劳动力要素L用地区年末从业人员数衡量,流通业产出水平用地区流通业增加值衡量,流通业密度用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与地区面积之比来衡量,流通业结构则采用流通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衡量。所有指标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本文以2002-2011年我国三大都市圈(即环渤海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各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其中,环渤海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济南、青岛、唐山、邯郸、秦皇岛、沈阳、大连共12个城市;长三角都市圈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南通、杭州、宁波、绍兴、湖州、嘉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珠三角都市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共9个城市,其中我国香港和澳门由于数据难以获取而不列入样本。本文流通业包括交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行业。本文所有的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12》、历年各地区统计年鉴。
实证结果与分析根据式(12),对三大都市圈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三大都市圈的回归结果可知,三个模型均采用了固体效应,且回归效果都达到理想效果。大多数变量也都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一定程度上表明实证分析具有稳健性。

(一)环渤海都市圈的回归结果

首先,流通业产出增长率dCIR / CIR的系数为0.272,且在10%论文导读:.赵凯,宋则.商品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财贸经济,2009(1)上一页12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额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产业的产出水平每增加1%,将促使其他产业的总体产出水平提高0.272个百分点。该结果进一步表明,虽然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业在整个产业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但该区域的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即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辐射力。从实际来看,环渤海都市圈包含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多个大型港口,港口物流发展突出,必定会推动其他行业产品的流通,因此对其他行业部门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其次,通过变量dCIR/CIR、CIR/Y和dCIR / CIR的回归系数,可计算得到δ值为0.949 > 0,根据前面理论分析可知,环渤海地区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要高于其他产业部门整体的相对边际生产力。由于流通业在环渤海都市圈内也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他众多非流通业部门(如制造业各行业、金融业等)属于传统产业,相对于流通业则起步较早,且随着时间推移,其边际成本的不断上升,边际生产力可能已处于递减阶段。因此至少从表象上看,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较高,这也体现了环渤海地区流通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最后,新引入变量Density的系数也非常显著,说明每一份流通业密度的变化都会显著地引起环渤海都市圈经济得到同向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流通业密度越高,则商品交换速度越快,表现为区域的空间集聚性越强,一旦区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必定会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效率,进而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但是,流通业结构的系数很小且不显著,这也反映了当前环渤海都市圈流通产业结构提高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并未充分发挥。

(二)长三角都市圈的回归结果

首先,dCIR / CIR的系数为0.464,且在1%额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也比较明显,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产业的产出水平每增加1%,将促使其他产业的总体产出水平提高0.464个百分点。相对于环渤海都市圈而言,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因此流通业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也高于环渤海都市圈。其次,计算得到δ值为1.833 > 0,因此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也高于其他产业部门整体的相对边际生产力。相比环渤海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更高,考虑到长三角流通业发展较早,因此笔者认为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边际生产力正处于不断递增趋于平稳的阶段。最后,流通业密度的系数非常显著,表明每一份流通业密度的变化也会显著地引起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得到同向发展。相比环渤海都市圈,长三角流通业发展更为成熟,集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及比较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聚程度也更高,流通集聚带来的溢出效应自然越大。

(三)珠三角都市圈的回归结果

首先,dCIR / CIR的系数为0.310,且在1%额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珠三角都市圈流通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也比较明显。但是结果显示,珠三角流通业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不及长三角,这似乎与珠三角现代服务业高级化程度高于长三角的主流观点相悖,理由可能是本文剔除了香港和澳门两个重点城市。但该结果也表明,就大陆地区而言,目前长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高于珠三角都市圈。其次,δ值为1.079 > 0,因此珠三角都市圈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也高于其他产业部门整体的相对边际生产力。最后,流通业密度的系数非常显著,表明珠三角都市圈流通密度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但流通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仍不及长三角都市圈。
综上所述,本文实证分析了三大都市圈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溢出效应,并对实证结果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大都市圈流通业的溢出效应都比较显著,而且三大都市圈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程度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流通业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流通业的相对边际生产力普遍高于非流通业部门,但由于不同都市圈流通业发展的程度存在差别,因此其相对边际生产力也存在差异,表现为长三角最高,环渤海最低;流通业密度对三大都市圈城市经济也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从结果可知,环渤海都市圈流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以致其溢出效应不及其他两大都市圈。因此,环渤海都市圈要进一步加快流通业发展,不断推进流通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使其发展不断成熟稳定。
参考文献:
1.唐红诗.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基于面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09(2)
2.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J].技术经济,2011(11)
3.赵凯,宋则.商品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