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药王庙、老调和药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75 浏览:130843
论文导读:
安国的药,除了药本身,由药延伸出来的药文化也影响了当地人。
7月初,庙会已过,沿着药王庙大街寻庙,老远就能看到24米高的两根铁旗杆,旗杆直插云端,上面龙凤底盘,悬斗挂铃。
药王庙所在的街道已经成了一条平整的路。药王庙对面的空地也已经圈定,再往药王庙大街两边看,是各种小型店铺,一到傍晚,这附近有很多出来遛弯和乘凉的人。走进药王庙,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在焚香祭拜,来自天津的曹先生说:“我来这里看朋友,早听说这里的药王爷很灵,特意来上柱香。”人们跪拜上香的地方正是药王的墓穴所在。
在我国民间信仰中,药王的信仰比较普遍。与其他地方的药王庙相比,安国的药王庙与众不同。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名医都被尊称为药王,比如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明代的孙思邈。安国药王庙始建于东汉,而在药王庙中供奉的既不是名医也不是神灵,而是被刘秀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邳彤。
武将邳彤为何能成为药王,安国流传着一个传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一个自称祁州南门外人的医生,治好了太宗弟弟赵廷美的肠疾。太宗想找医生答谢,找遍祁州,只发现了邳彤的坟墓。邳彤是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在任时,曾多次帮助百姓看病、疗伤,深受人民爱戴。皇帝认为是邳彤显灵,便命人在祁州南门外修建药王庙。
有了皇族的支持,药王庙兴盛起来。传说阴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生日,这一天各地人来这里上香祈福,逐渐行成庙会。编纂《安国县志》的地方志主编于盼粘介绍:“人们看到准了庙会带来的商机,纷纷带着各自的药材到庙会上进行交易,安国的地道药材也因此开始向各地流通。”
于盼粘认为:“虽然邳彤是真实存在的人,也的确被封为了药王。但关于传说的细节,却是无史可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先有了药王庙,才有了庙会,有人在庙会上买卖药材,才形成了药市。”
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八,祭祀药王的活动便开始了,人们熬夜起五更、抢头香、为药王献戏,来纪念药王的生日。曾在药王庙工作过20年的赵淑娟回忆:“到了那天,药王庙里外全是人,从大门口一直到大殿的供台前,都挤满了。抢不到头香的,只能拜一拜。不少药商会像过年在小区里团拜一样,组团来拜药王,希望药王保佑他们生意兴隆。”
祭祀活动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据《安国县志》记载,1987年,在祭药王的庙会上,日本广播协会的记者智片健二不顾劝阻,扛着机器爬上顶楼拍摄;联邦德国电视台的记者贝尔特拉姆夫妇,抢拍了摇头摆尾、腾挪翻滚的五彩狮子舞和药市交易盛况后,兴奋地说:“能拍这样的场面,太幸运了。”
除了常规的祭拜,药王生日上的那场戏,也是重中之重,通常由安国老调剧团来唱。
老调是安国的地方曲种,会唱的人不算多,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于元明以来流行的民间小曲“河西调”。
每年,安国老调剧团都会被药商们请来唱一出,主要是《薛家将》、《呼家将》、《杨家将》、《封神演义》这些经典曲目。
由于经费不足,剧团解散过一段时间。现在剧团里有38人,大部分是老演员。47岁的于占斌是团里的一位老戏骨,他11岁开始学戏,父母都曾是老剧团的演员。“当年,大家唱戏就是图热闹,有戏唱就凑到一起,没有就去种地、做买卖、上班。”于占斌回忆。
老调剧团重组后,除了继续演唱传统曲目,还编排了一些现代戏,其中就有以《药绘图》为剧本的药戏。
《药绘图》虽是新戏,但木刻版的剧本早在1914年就在保定蠡县出现过,一直被人忽视。直到2004年,当地门牵头,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谢美生的帮助下,《药绘图》得以重新编排配以安国老调来唱,成了颇具安国特色的“安国药戏”。根据《药绘图》手抄本的记载,至少可以推断,安国药戏在1914年之前就已经存在。
虽然没有赶上一年一度的庙会,但恰巧赶上剧团演出,记者有幸听到了这出药戏。老调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曲调中,还有一丝丝弦的味道。
《药绘图》的情节并不复杂,以“人参为补益上品,藜芦为吐逆药品,药性相反”为引子,讲述了藜芦反叛人参,双方冲突尖锐,最后在百合和药王的调解下,最终合解的故事。其中,每个人物上场时都会先报出自己的药性。而且,其中的角色设置也符合中药的药性—人参和藜芦,药性相克,恰好符合藜芦反叛人参的剧情。
自重新排演了《药绘图》之后,安国老调剧团只演过几次。剧团团长赵士威说:“药戏的人物设置都符合中药的药理,但只有安国人能看懂,不懂药的人,不知道藜芦和人参药性相克,也不明白为什么藜芦一定要反人参。剧团拉出去演出,大都去石家庄、保定周边、邢台和衡水,其他地人就更不懂了。”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sxywxlw/lw35090.html上一论文:谈述消食片是药不能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