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从《菱川竹枝词》看清末高邮临泽镇社会救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19 浏览:13863
论文导读:
摘 要:从《菱川竹枝词》中体现高邮临泽市井社会的救助体系和底层悯恤,展现清末时期底层社会难能可贵的生活形态。
关键词:《菱川竹枝词》;底层救助
1005-5312(2013)26-0152-01
《菱川竹枝词》是清末高邮州临泽镇韦柏森所撰。韦氏“每览百氏之书,如洛阳有《风土记》,荆楚有《岁时记》,窃心羡焉,爰不揣谫陋,将吾乡新旧事迹,一一纪以俚言,成绝句百首”。人谓“此作非等闲吟咏可比,能使古今事迹不致失传。”
以上两段,见《菱川竹枝词》的前序后跋。此处所言菱川,即高邮州临泽古镇,所言“新旧事迹”,或者称“古今事迹”者,部分属于文化记忆,比如临泽县、乔公祠、古孝子巷、常住院、安乐教寺等,这里从略,本文仅就《菱川竹枝词》中那些挂人齿颊的“现在进行时”部分,来考察临泽镇清末市井社会的一个侧面。
《暂栖所》:暂栖所创亦辛勤,为有穷人屋被焚。并住梨园来子弟,数椽投宿庇慈云。
《施材局》:最惨皮囊弃道途,无财难免土亲肤。出钱共建施材局,骨隐蓬蒿泽及枯。
《粥场》:历年善款揆余波,粥放隆冬煮几锅。水冷草枯贫最苦,一人一勺厚而多。
《都天行宫》:都天大德活群黎,署额行宫金字题。有客江湖谈命相,暮鸦聊借一枝栖。
《丰备一文善愿》:鸟尚绸缪未雨时,岂无饥馑预防之。一文善愿丰年备,月月钱生利九厘。
清末的临泽镇,有粥场,为冻馁着提供粥食。有暂栖所,收留流离失所者,也让走四方吃百家饭的戏曲艺人暂住栖身。那时候都天行宫似乎也可以开放,让江湖术士借住一宿。诗中所谓“聊借一枝栖”,属于借喻吧——我在《书信中的汪曾祺》一书中见过此语,韦柏森之孙韦子廉先生,曾经为少年汪曾祺传授过古文,是汪曾祺的授业老师——此话按下不表。有施材局,可以为饿殍提供棺木寿材。所谓饿殍,即指饿死者的尸体,我们这里称为“路倒”。还有吸收捐款的民间机构,那时所募捐款也是可以投资生利,反哺灾民的。这些基本上都是银两只“出”不“进”、良心只红不黑的所在。这些救助机构及其人道救助,当然不会像现代社会这么完善,——毕竟那时还没有民政部门,没有安置办,没有,没有慈善晚会,更没有应急指挥部,所有救助设施、场所均为民间捐赠、捐建,而且诈捐冒领、挥霍捐款的事情应该并不多发——可见,贫有所恤,老有所终,家破不作饿殍,饥馑得施一粥,这些起码的社会救助,在清末的临泽并不缺乏。
《义学馆》:教子亲心总一般,家贫因叹读书难。馆开义学多成就,荆棘丛中出畹兰。
三街六巷九坡台的临泽古镇,乔竦声名冠淮南,陈造成就教化功等等,自古以来此镇就文化昌明,文风很盛,尊师重教自然成了民风民俗,有钱人家送子读书,没有办法打理束脩的家庭,子弟也可以进义学馆就读,倒也使“荆棘丛中”出了不少“畹兰”。这实在应该属于义务教育的先例了。当然这样的义学馆不会普及,也不会全方位提供各种教学辅导。挂名义学馆,应该是只收留了少部分的贫困子弟,大抵上也是塾师看重某家孩子的天赋,破格施恩的一种表现。基于从《菱川竹枝词》看清末高邮临泽镇的社会救助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对临泽古镇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的状况发自内心的推崇,我在这里忽然联想到陆定一的“要让孩子们读书”的遗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茶棚》:炎炎如火日光迎,雨汗淋漓路上行。止渴望梅梅不得,有茶请坐坐茶棚。
《利孤》:利孤大众发慈心,焰口轮流各巷临。无数纸钱飞白蝶,秋坟故鬼笑多钱。
《祭孤坛》:乞儿家是祭孤坛,数个莲花夹竹竿。灵应君侯来两度,仙舆一朵瑞云幡。
有必要强调一下,尤其是后一种,我“百度”后一看,只有孔夫子故乡才有祭孤坛。临泽古镇竟然也有,我惊讶无语。读《祭孤坛》全篇,我仍然无法想象它的规模与形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乐观地肯定其是,而不是述说其非,因为在有宋一代,在乔竦父子的倡导下,文章学问可居淮南之首的临泽镇,连后来当朝为相的王安石也都首肯有加的。正因为有此一说,《茶棚》、《利孤》之类,我在这里就不多言了。我觉得民间这些自发的底层悯恤,其释放善意的广度与坚持,其泽被乡里的蔚然风气,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虽然其中不免夹杂了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它对于社会底层弱者的关注与告慰,无疑是令人动容的。
总之,从《菱川竹枝词》来考察清末临泽镇的社会救助、底层悯恤,我忽有感触:一个循环有序、周转便利的市井小社会,即使它顺势应民、化解各种矛盾的功能尽皆齐备了,最终还是不能自足于当世的,理由何在呢?我们业已看到,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人民的需求也在与时俱进地提高,一个体制完备的福利社会正在建构中。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之后,再回过头来心态平和地面对往昔,我们只能道一声难能可贵,发一声喟然长叹了。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lshxlw/lw11002.html上一论文:谈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