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基于经济增多值目标成本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674 浏览:83210
论文导读:与运用方面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笔者拟对这两种策略结合的理论模型、具体操作以及实际运用理由等进行初步探讨。一、基于经济增加值的目标成本法理论分析(一)理论模型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确定新产品的目标收益时,通常先计算出预期的销售利润率(ROS)或者资产酬劳率(ROA),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新产品的目标利
一般而言,在战略管理会计工具体系中,经济增加值(EVA)与目标成本法(TC)各有自己的主要目标、重点分工和解决理由的领域。EVA突出股东利益(价值),以计量和引导企业真正为资本所有者创造价值为己任,现已成为组织的十分重要的绩效评价思想和策略;而目标成本法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策略之一,则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设计阶段,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特性、顾客认可的以及组织目标利润的前提下,开发设计新产品,并且通过产品与成本设计的紧密结合来强调和突出顾客价值。虽然部分学者如Ansari(2007)等,曾提出将资本成本包括在目标成本法的目标酬劳率中的设想,但未进行进一步具体深入探讨。迄今,将这两种策略体系在理论、操作与运用方面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笔者拟对这两种策略结合的理论模型、具体操作以及实际运用理由等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于经济增加值的目标成本法理论分析

(一)理论模型 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确定新产品的目标收益时,通常先计算出预期的销售利润率(ROS)或者资产酬劳率(ROA),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新产品的目标利润。但这在理论上显然是存在缺陷的,因为ROS和ROA都未将资本成本计入到产品成本之中,没有全面计量经济损失和正确反映产品的获利能力。如果在目标成本法中引入经济增加值EVA这一目标收益指标,便可解决这一理由。公式表述如下:
传统的目标成本法计算公式是:
TC = TR - TP (1)
其中,TC是传统目标成本(一般不包括所得税,但包括利息支出),TR是目标销售,TP是目标利润。而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计算公式是:
TC’= TR-TEVA (2)
这里,TEVA是目标EVA,TC’是包括所有资本成本的目标成本。目标EVA的计算公式是:
TEVA = TNOPAT -TCC (3)
其中,TNOPAT是目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TCC是目标资本成本。
为了计算TEVA,公式(3)中的目标税后净营业利润(TNOPAT),等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营业成本和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研发费用等诸多项目进行调整。因此,TNOPAT的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TNOPAT =TR-(TC -IF)- Tax + α (4)
其中,IF是利息支出,Tax是所得税费用,α是调整项。
由于,TCC =Kwacc× IC (5)
Kwacc=Kb×■×(1- t)+ Ks×■
其中,K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IC是投入资本的总额,指生产经营实际占用的权益S/E与债务资本B/D之和,也可以视为企业的净营运资金以及非流动资产各项目的资金占用,一般可以通过企业的全部资产总额减去非付息负债项目金额后的净值求得。Kb是债权人要求的回报率,■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t是所得税税率,Ks是股东要求的回报率,■是股东权益率。
综上,基于EVA的目标成本表达式为:
TC’=TR-TEVA
= TR-(TNOPAT -TCC)
= TR-[TR-(TC-IF)- Tax + α-TCC]
= TR-[TR-(TC-IF)-Tax +α-(Kb×■×(1-t)+Ks×■)×IC]
化简合并后变为:
TC’=(TC-IF)+Tax-α+ [Kb×■×(1- t)+Ks×■]×IC (6)
从公式(6)可以清楚地看到最终影响TC’的因素主要是:产品的传统目标成本、所得税费用、营运资金、长期投资、债权人和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企业的资本结构等。
(二)引入经济增加值后的目标成本法变化 (1)目标成本的计量与制约范围扩大。改善后的目标成本法,由原来的达成目标税前利润变为达成目标EVA,使得目标成本计量范围不仅包括了完全产品成本(传统的料工费以及各种期间费用),而且还包括资本成本(机会成本)以及所得税等。计量范围扩大,意味着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就将产品未来的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所有资本成本以及所得税等都纳入了规划与制约之列,同时也意味着从目标销售收入中扣减的成本增加了。目标成本计量与制约的范围扩大,新的成本规划项目内容的增加,客观上使得新产品开发阶段考虑的目标成本更全面、更合理,但同时也表明目标成本制约的要求更高,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2)目标成本制约的思路与策略拓展。引入EVA目标收益指标之后,能够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建立起制约资本成本的意识,从而拓展制约目标成本的思路与策略。概而言之,改善后的目标成本法不仅规划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而且规划由新产品的营运资金占用和长期资本投资所导致的资本成本,从而将产品成本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长期资本投资决策等各方面的管理决策协调整合起来,以全面制约拓展之后的目标成本。具体而言,基于扩大后的目标成本计量与制约范围,可以通过改善产品设计、变更原材料供应、选择核心供应商和顾客改善供应链、分析新产品研发支出及长期设备投资的合理性、削减库存、提高营运资金周转率、转变资本结构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策略来规划与制约目标成本。 (3)目标成本制约的效果增强。从理论上来讲,改善后的目标成本法,不仅与企业的目标利润,而且与企业的EVA价值管理目标紧密结合,并且将EVA价值管理推进到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有效防止了在产品制造与销售阶段才进行EVA价值管理的被动性,从而使得在全面规划与制约目标成本的基础上,未来新产品的EVA价值管理目标得以更顺利实现,保障和提升其成本制约效果。而且,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由于制约成本思路得以大大拓展,可以在各种成本制约措施出现矛盾时,进行权衡与比较,以优化选择。如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对未来新产品长期设备投资占用的基于经济增多值的目标成本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资本成本和由于设备投资而导致的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权衡。总之,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其成本制约效果将会比传统目标成本法更加显著。

二、基于经济增加值的目标成本法实施步骤

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其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论文导读:
五个步骤,即产品功能分解与目标确定、财务预算编制与目标EVA确定、目标成本确定与成本差距计算、成本差距消除、全生命周期的持续成本制约,流程图见图1:
(一)目标、目标EVA与目标成本的确定 本步骤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竞争者战略等因素来分析顾客需求、产品概念以及产品功能,从而改善现有产品或者设计新产品。同时评估市场需求量、市场份额、顾客愿意为产品的新设计和新功能所支付的,评估应该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产品的现有市价,加上新功能的,得出目标。确定目标EVA有两个思路。其一可以先确定传统目标成本法下的年度目标利润(由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然后加上一些调整项目并减掉资本成本,便可求出。这里的关键是新产品的投入资本额和平均资本成本率,可以按照前述模型中的思路求得。倡议实务中投入资本的数额,以期初的平均净经营资产(包括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为基础,加上预期增加的非流动资产和营运资金的净投资额;以同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作为该新产品的资本成本率。然后,该新产品的目标NOPAT减去其应该承担的资本成本,就可算出该产品某年度的总目标EVA以及每单位目标EVA。将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年度目标EVA相加,便可得出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总目标EVA。另外一种确定目标EVA的简化思路,是借鉴同类产品的EVA占销售收入的比率直接计算求得。一般而言,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这一比率应逐年提高。用上述目标减去目标EVA,就得到目标成本。
(二)预计成本确定与成本差距计算 通过编制现有经营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的全面预算,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新产品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各个业务流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本占用情况,从而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现有经营环境和生产条件下新产品的预计成本,新产品的预计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往往存在成本差距,其计算公式如下:
Cost Gap = Estimated Cost - Target Cost
可以说,编制全面预算是应用EVA目标成本法的必要条件,而且为了保障预计新产品目标成本的相对准确,应该编制零基预算。相比传统的目标成本,改善之后的目标成本估计涉及到更多的财务预测数据,诸如制造成本、长期投资、营运资金以及流量预测等,这些相互联系的预计值只有在全面预算体系下才能保证其较为正确,因为只有全面预算才能反映某一预测前提的变化而导致相关预计值的全面和系统的变化。此外也有必要在预计新产品成本时引入作业成本法,以便准确地分配新产品的预计间接费用。由此可见,EVA目标成本法的顺利实施还依赖于全面预算、零基预算以及作业成本法等管理会计策略的综合运用。
(三)成本差距分解与消除 目标成本法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改善产品设计消除成本差距,在消除成本差距之前,首先需要分解成本差距,常用的分解方式有按功能部件分解、按成本项目分解,以及按作业流程分解。需要说明的是,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需要分解资本成本,如果已经建立了作业成本法系统,倡议按照各作业流程来分解资本成本差距。如果没有建立作业成本系统,一般只能在产品层次上按照设备投资、营运资金等具体决策项目来分解资本成本差距。基于成本差距的分解,可以从各方面、各层次来消除成本差距。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消除直接制造成本差距。可以通过顾客需求分析、质量功能分配矩阵、价值工程分析等策略,重新设计产品及其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便在满足质量功能的前提下,消除成本差距。二是消除间接制造成本和管理与营销成本差距。根据顾客需求,分析增值与非增值活动及其活动效率,通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成本和提升增值活动效率来消除成本差距。三是消除资本成本差距。通过重新评估与改善长期资本投资、营运资金占用等相关决策来消除资本成本差距。
(四)全生命周期的持续成本制约 成本差距消除之后,产品进入量产阶段,虽然剩下的成本削减的空间十分有限,大约只占产品总成本的15%-20%,但此阶段以及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制约仍然要给予重视。与传统目标成本法配套使用的改善成本法,此时仍需继续使用,以促使各期目标成本的逐渐减低,从而确保各期实际EVA达到目标,并最终达到或者超额完成全生命周期的EVA目标。此时的成本制约,除了生产制造过程的持续改善之外,资本成本制约尤其需要重视,应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如与供应商达成供货协议,削减库存,降低持有存货的资本成本等。

三、目标成本法实施思路

(一)产品目标成本团队建立及其绩效考核理由 跨部门目标成本团队建立及其绩效考核对于目标成本法的成功推行十分重要。基于EVA的目标成本体系仍然需要组建跨部门团队来负责实施,但各部门人员职责及其绩效考核指标会发生一些相应的转变。EVA目标成本团队职责包括产品盈利管理和资本资产管理,团队成员都对目标成本的最终达成及其EVA目标的实现共同负责。但团队中的销售、研发、采购、制造、质控、物流、工程设计等部门人员主要负责通过设计转变降低生产成本,管理会计及其他财务人员负责资本成本和期间费用制约。
EVA目标成本法下的绩效考核要合理区分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选取与考核对象的可控程度与努力程度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如团队中的高管人员,应考核新产品的EVA目标值是否实现,成本制约团队中的各职能部门人员的部分奖金要与最终削减成本的数额挂钩,财务人员则主要考核诸如营运资金周转率之类的财务指标。团队业绩考核指标应能体现项目的整体成效,如新产品成本目标是否达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等。
(二)EVA目标成本法实施过程中的资本成本估计理由 在研发设计阶段,计算与规划新产品的目标资本成本时,会遇到在不同产品之间分解资本成本的困难。因为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通用资产,产品生产与经营的作业流程也较为复杂,这使得估计新产品的资本占用额很难准确。间接资本成本的分配与计算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会计技术难题。目前可以借鉴的思路是匹茨堡大学的研究者提出的产品-资本相关性(Product-Capital Dependence,PCD)分析策略和作业-资本论文导读:的思路来简化间接资本成本的计算,同时辅之以关键流程或作业的资本成本分析。四、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更全面、系统、合理地计量和规划了新产品的目标成本,使得事前的产品完全成本与资本成本的规划、设计及制约成为可能,从而在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运营资金管理与EVA价
相关性(Activity-Capital Dependence,ACD)分析法。PCD法将全部间接资本成本按相应比例(产品收入、工时等)直接追溯分配计入成本对象(产品)中。ACD法下,间接资本成本根据成本动因先分配到作业中然后再归集到成本对象。与PCD法相比,ACD法建立作业-资本项目关系来分析并计量每一作业耗用的各项资本的金额,对资本成本的分配更精细,但计算比较复杂、烦琐,未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与普及,这一会计技术难题应有望解决。目前倡议使用PCD法的思路来简化间接资本成本的计算,同时辅之以关键流程或作业的资本成本分析。
四、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更全面、系统、合理地计量和规划了新产品的目标成本,使得事前的产品完全成本与资本成本的规划、设计及制约成为可能,从而在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运营资金管理与EVA价值管理协调统一起来。可以说,EVA目标成本法是更加有效的战略利润管理工具与策略,它推动了目标成本法的发展。目前,虽然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在某些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理由,但这不影响该策略的实际运用及其整体有效性。对于当前大力强调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及EVA考核目标的我国企业来讲,这一管理会计创新策略可以引导其将EVA目标值融入到新产品研发设计阶段,通过战略成本制约,来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EVA绩效目标同时实现。因此,基于EVA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企业智力资本结构与自主创新绩效”(编号:09Y基于经济增多值的目标成本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JA6301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成本制约战略之演进逻辑: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视角》,《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2]肖柳、宋良荣:《ABC的改善模型:ICC》,《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年第1期。
[3]Ansari,S.,Bell,J.,Okano,H.,Target costing:uncharted research territory. Handbook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7.
(编辑 熊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