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510 浏览:69292
论文导读:
摘 要: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不仅详细阐释了其独特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综观柏拉图文学思想,其中还蕴含着柏拉图对整个文学活动及其要素的理解。整个洞穴理论其实就是对文学活动全过程的象征性描绘;洞穴理论中囚徒、洞穴、阴影和火光分别就是文学活动中读者、世界、作品、作者四个要素的比喻。柏拉图用一个洞穴想象简练、形象的阐释了其柏拉图式的文学活动观和文学四要素理论。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理论 文学四要素
1003-9082(2014)10-0381-01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十分朦胧甚至具有神秘色彩,要准确、明晰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艺思想并非易事。正如朱光潜所说 “他以苏格拉底做主角,运用幽默和反讽的笔调,随时使用比喻与神话,往往不能使人理解他说的真正含义。”综观柏拉图文学思想体系并参照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柏拉图式的文学活动观和文学四要素理论。

一、洞穴理论即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理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影响巨大,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但是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用一个洞穴想象简练、形象的阐释了其柏拉图式的文学四要素。整个洞穴理论其实就是对文学活动全过程的象征性描绘;洞穴理论中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囚徒、洞穴、阴影和火光分别就是读者、宇宙、作品、作者的比喻。柏拉图这种独有的想象和比喻虽然因其浓厚的朦胧性和神秘性,而被打上柏拉图的标签。但是这并非柏拉图的牵强附会,更不是天马行空的主观臆测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洞穴理论与文学活动之间、洞穴四要素与文学四要素之间的确有着其内在的相似性。

二、阴影即作品

洞穴理论中,火光将洞穴中的事物和人的活动映射到洞穴后壁上形成的阴影就是对作家通过对世界的体验与认知而创作出的作品的比喻,这个阴影就是柏拉图对作品创作及作品本身的深思。柏拉图认为洞穴世界是阴影的摹本可以说明,柏拉图认为文学作品并非自为的、从来就有的,而是需要作家通过一定的策略、手段创造出来;而阴影的形成需要火光映射,可以说明作品同样不是作家主观臆造的,而是作家对世界认知与情感的浓缩。更可贵的是柏拉图还认识到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清醒的认识到艺术描写并不能达到丝毫不差、原原本本的再现现实。所谓“画饼不能充饥”,而“望梅终究不能止渴”,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仅仅是镜中花、水中月。就如黑格尔所曾说的那样“所要利用的木材或所要吃掉的动物如果仅是画出来的,对就不会有用。”

三、囚徒即读者

洞穴比喻中最有特点便是那些囚徒,他们是一群特殊的读者,受到了种种限制而只能阅读身前的作品(阴影),也由于种种限制是他们混淆了艺术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现实中的读者也受到环境、时代、种族等诸多因素的束缚,也可能会将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混为一谈。柏拉图对囚徒的批判、否定是公正的,他认识到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完整的文学活动不仅包含作者创作,还包括读者的阅读鉴赏。并且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才能够实现自己价值。

四、洞穴即世界

洞穴理论中,洞穴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洞穴中的事物和人的活动经过
火光映射到洞穴后壁上才能形成阴影,也就是说洞穴世界是阴影的根源。因此,洞穴便是世界的比喻。通过洞穴理论,柏拉图强调现实世界对文学活动的重要性,肯定了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说:“它所有的事只有模仿自然,自然便是它的唯一范本;模仿的愈加妙肖,你这不熟必也愈见完美。”现实世界纷繁芜杂,虽然不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影子和虚假的,但文学活动所需要的世界却不是整个凡俗的世界。作品要想反映真理就必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现实世界,从中找到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即柏拉图所谓“理式”的东西。

五、火光即作家

火光在洞穴想象中占据独特地位,火光将洞穴中的事物与活动映射到洞穴后壁上形成阴影,是火光创造了阴影,所以火便是作家的比喻。阴影的形状取决于洞穴世界的事物,更取决于火光创造。火光的摇曳决定阴影的变动,火光位置的高低决定阴影反应世界的广度。这就充分肯定了作家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作家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作家是连接宇宙、作品、读者的枢纽。柏拉图将火堆放置在高处,隐喻着作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及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 . 北京:人民文学文学出版社,2003
[3][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古希腊]柏拉图.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 [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6] [美] M.H艾布拉姆斯.郦稚牛等译.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法]波德莱尔. 胡小跃、张秋红等译.波德莱尔全集[M]. 宁波: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anyixuelunwen/lw36795.html上一论文:谈影视文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