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贺兰山岩画:世界语言 形象历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54 浏览:121284
论文导读:点。全国唯一专门管理岩画的机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就设在那里。全国最大的岩画博物馆——银川世界岩画馆,也建在那里。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岩画的魅力。岩画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都发现过岩画,其中有28个国家的30个地区已将岩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迄今已发现岩画的省
2013年底,有一条消息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一幅比成人人体略小的人体岩画。作为迄今为止贺兰山发现的最大的一幅人体岩画,格外引人注目。贺兰山,这座耸立在银川平原西部的名山,再次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贺兰山岩画,这种古代先民创造的独特艺术,再次成为各界议论的话题。
贺兰山岩画,何以这么引人关注?在对它进行过多次踏访和报道之后,记者于3月下旬又一次到贺兰山岩画分布最集中、也最具特色的贺兰口进行了采访。
岩画,幸存的文明载体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始,人类就有了记事的需求:为了留下证据,为了不被遗忘,为了留下回忆,为了传给后世,为了精神寄托,为了……人们常常提到的结绳记事,就出现在远古时代,就具有上述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记”成为人们越来越强烈的需求。“记载”一词,也真实地反映了这类活动。在这个词语里,“记”,是语言,也可以是符号。而符号,可能要早于语言。最早的“记”,应该包括用笔写、用工具刻、用颜料涂等几种方式。“载”,就是“记”的载体,结绳记事的绳,是一种载体,记下文字、符号的兽皮、树皮、树叶、墙壁也是载体,刻写图画、符号、文字的岩石,也是载体。不难想象,古人“记载”在不同材质之上的东西,肯定有很多,“载体”多,所载内容也不会少。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洗礼,随着自然的、人为的破坏,许多容易朽烂、变质、丢失、毁坏、磨灭的“载体”荡然无存了,所记载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而那些材质坚硬、不易损毁、不便搬动的“载体”,却能在种种“磨难”之后保存下来,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岩画,也就是凿刻、磨刻或绘制在岩石上的图画、文字和符号。
岩画,魅力无穷的艺术
贺兰口,虽然是贺兰山东麓48个山口中的一个普通山口,但因为那里的岩画分布集中、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颇具观赏性而被开辟成旅游景点。全国唯一专门管理岩画的机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就设在那里。全国最大的岩画博物馆——银川世界岩画馆,也建在那里。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岩画的魅力。
岩画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都发现过岩画,其中有28个国家的30个地区已将岩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迄今已发现岩画的省份有23个。其中,宁夏岩画作为中国北方岩画的代表,占有重要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先后在我国召开过两次岩画年会,都选在宁夏,都是把贺兰山岩画作为观摩、研究的对象。目前,全国被开发为旅游景区的岩画点只有广西的花山和宁夏的贺兰口两处,而广西花山岩画是绘制的,贺兰口岩画才是凿刻、磨刻的。
2000年以前,每年到贺兰口游览的只有几千人。2002年岩画管理处成立后,对岩画的管理、研究不断增强,游客也不断增加。特别是2008年世界岩画馆的建成和此后6届岩画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使那里的人气越来越旺。2008年,游客迅速攀升到10万人,近年更是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现已达到20万人了。
岩画,未能的谜
有动物,有人物,有神秘符号,有单体图案,有复杂画面,岩画呈现给现代人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案,同时它们也给现代人留下一个个谜团。
从山上下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年逾七旬的著名岩画专家李祥石。他告诉记者,他关注、研究贺兰山岩画已有40多年,几乎没有间断过,他也因此成为北方民族大学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岩画研究会的高级会员。
其实,贺兰山岩画很早就被发现了。早在公元5世纪,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其所著的《水经注》中写道:“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石之上自然有纹,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这些所说的“河”就是黄河,提到的山就是贺兰山,讲到的“图”就是岩画。这些记载也说明,贺兰山岩画很早就被关注了。
对贺兰山岩画系统的考察、研究,还是近三四十年的事。
李祥石对记者说,早期岩画,是史前的文字,是“精神生产力”的产物,是远古先民贺兰山岩画:世界的语言 形象的历史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描绘生活的方式,是物质生产和精神追求的符号,其中有的岩画具有明显的早期象形文字的特征,甚至可能对文字的起源产生过影响。
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凿刻了这些岩画?那些神秘的符号又具有哪些寓意?这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理由。
岩画断代,一直是个难题,这是由岩画的特征决定的。人们很难从岩画上找到直接证据,只能从其他方面进行间接推断,这也是专家们意见分歧较大的一个理由。有人认为,贺兰山岩画早的可能在一万乃至几万年前;有人认为,岩画应该诞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应该在七八千年至三四千年之间;有人认为,岩画的刻制应该在人类有了金属工具之后,最早也不过两三千年前。
应该说,岩画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刻制的。它们的作者,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时期、一个部落的人。
意大利一位岩画专家说,自从人类有了殿堂之后,岩画就不会再产生了。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类就无需再在岩石上刻画。
李祥石认为,贺兰口早期岩画距今应在4万年至

1.7万年间。

早期岩画,是人类反映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或手段,很可能会早于一些学者的判断,因为即使没有金属工具,也可以使用比所刻石质更坚硬的材料来磨刻或凿刻。
岩画,摇曳多姿的世界
迄今发现并登记在册的贺兰山岩画约有2万幅。其中既有仅有记录功能、让人一望便知的“简单”岩画,也有具有丰富内涵、令人百思难得其解的“复杂”岩画。
在贺兰口,最引人注目的是被专家们称作“人面像”“类人首”的岩画。贺吉德研究员曾经告诉记者,全世界有50个国家发现了岩画,但有“人面像”岩画的只有环太平洋的14个国家和地区,人面像岩画最多的是中国,中国“人面像”岩画最多的是宁夏,宁夏的多在贺兰山,贺兰山又集中在贺兰口。
世界各地的岩画多以各类动物图案为主,但有些“人面像”岩画当属“另类”。它们非驴非马、形态怪异,像人而非人:有的有人面的大致轮廓,却没有五官;有的虽有五官,却严重错位;有的仅论文导读:具有源流关系。“人面像”岩画,最具神秘色彩,有许多理由有待于研究。(作者系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责任编辑:徐树雄上一页12
有三“官”、四“官”,没有五“官”:有的有眼无口,有的有口无鼻,有的有发无耳,有的则与人面毫无关联:“面部”轮廓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让人难以断定所刻为何物,其命名也是五花八门。
李祥石将这些岩画分为两类:简单“人面像”,复杂“人面像”。
在简单“人面像”中,有一部分有完整的人脸和五官,还有一部分则五官不建全,或有轮廓无五官,或有五官而无轮廓。这类“人面像”岩画的总量并不大,量大的是复杂“人面像”,上面有很多装饰性图案,其装饰更是五花八门、出人意料,有美的,有丑的,有慈祥的,有狰狞的,其形状难以尽述。李祥石认为,只要把这些装饰图案分解了、解读了,很多理由就搞清楚了。
这些像人而非人的岩画,究竟是什么符号、具有什么象征作用?李祥石认为,许多“人面像”都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有关,是远古人类精神生活的载体。
贺吉德也认为,同各类动物岩画相比,“人面像”岩画更接近人类精神层面、更能反映当时人类精神世界,其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有些岩画,虽然被称之“人面像”,但实际上是与“人面”毫无关系的符号。
贺吉德将这些岩画分为6类:自然崇拜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图腾符号类,物化为人面;生殖崇拜类,似男女性器官;还有神灵崇拜类、面具类、首领崇拜类。每一类岩画,都有代表性的图案。有些岩画是成系列的,在同一地方多次出现,就是在不同地区,也有相同的符号,有些符号大同小异。这些岩画,可能具有源流关系。
“人面像”岩画,最具神秘色彩,有许多理由有待于研究。
(作者系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徐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