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文学世界漂泊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085 浏览:93036
论文导读:,黑暗则象征着他看到现实中的印度之后深感失望,这反映出文化观念上他对于祖先之地的矛盾。在书写作家出生地特立尼达的作品中,对米格尔街和房子两种意象的描述也都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念。虽然特立尼达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程,但作为一个印度后裔,在那个殖民地岛国边缘化的尴尬身份使他想要逃离这个地方。房子的意象表达的是他追寻
摘要 维·苏·奈保尔是一位英籍印度裔作家,他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其对个人文化身份的一种寻求。本文将通过文化研究理论中文化身份、意象及后殖义等理论,结合作家人生经历,从其作品中与文化观念相契合的意象分析入手,探寻其混合文化身份的形成。
关键词:维·苏·奈保尔 意象 混杂性文化身份
维·苏·奈保尔是一位英籍印度裔作家,祖籍印度,生于特立尼达,现居英国。他也是当今英语文学世界中仍然健在的最具声望的作家之一,曾获得过英美文学界多种文学奖项。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后愈来愈为世人熟知。
祖籍印度,生于特立尼达,现居英国,这样一个漂泊的人生便是本文即将讨论的作家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背景。爱好旅行的奈保尔游走多国,创作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奈保尔的作品,读者会发现他对作品中意象的选择总是持一种矛盾的态度,这正是由他复杂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从作家选择意象时的矛盾态度亦可看出他在文化观念上的矛盾心理,即作家对祖籍地、对出生地及定居地的文化既认同又疏离的态度。本文将从其作品中的多种意象描写着手,梳理奈保尔这种矛盾的文化观念及其混合文化身份的形成。

一、矛盾的文化观念

奈保尔作品中总是重复出现他或是喜欢或是厌恶的意象,这样的感彩多多少少都表达出作家矛盾的文化观念。
比如,在奈保尔书写祖先之邦印度的作品中,可以反复看到对铁皮屋顶和黑暗的意象描述。铁皮屋顶是奈保尔对故土的情结,黑暗则象征着他看到现实中的印度之后深感失望,这反映出文化观念上他对于祖先之地的矛盾。在书写作家出生地特立尼达的作品中,对米格尔街和房子两种意象的描述也都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念。虽然特立尼达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程,但作为一个印度后裔,在那个殖民地岛国边缘化的尴尬身份使他想要逃离这个地方。房子的意象表达的是他追寻自我独立身份的愿望;米格尔街这个意象体现的则是他对特立尼达的不满之情。生长在英殖民地岛国,爱好文学的奈保尔自孩童时代起,就对宗主国英国充满向往。读者在阅读奈保尔作品书写英国的作品时会发现,他常常通过描述花园来表达自己对英国的憧憬和安居于此的愿景;而乌鸦和废墟意象则体现了作家在真正到达英国之后失望的情绪。从印度到特立尼达再到英国,作家抵达的最后一站是英国,但这到达却使他感到一种新的“抵达之谜”——英国并未给予他精神上的归宿,反而使他更加迷惑自己的身份。
对烙印着不同身份的作家来说,印度、特立尼达和英国似乎都弃他而去,他们似乎都能代表他的身份,却似乎又都不是。从作家对上面提到的种种意象的描述中,读者既能看到他对这三个国家的认同向往与喜爱,又能读出其中蕴含的不满。意象选择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奈保尔对历史乃至传统的复杂感情,对印度、特立尼达和英国的复杂态度,由此也体现着其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下面本文将就其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一些意象及所含深意进行分析,以求更好地理解其混合文化身份。

二、不安定的意象

阅读奈保尔的作品,读者会发现诸如车站、码头、机场、旅馆等反复出现的表达地点的意象。比如,作者在《抵达之谜》中回忆他18岁时的一次旅行,便详尽地描绘了这些场景:“一架那个时期的小飞机,窄窄的,有一个狭窄的通道,飞得很低。”机场像一座带有小花园的小木板房子,停在跑道旁边,整个家族都在机场为作者举行告别活动。作者乘飞机离开了特立尼达,经波多黎各换乘飞机到纽约,又从纽约一个码头乘船开启了一段海上旅行,在英国的南安普敦港口上岸,在一个新建的客运枢纽站坐上去伦敦的列车,最后终于抵达滑铁卢车站,尽管彼时已是深夜。“我喜欢这座车站的规模,喜欢这里设立的多座站台,以及这里高大的屋顶……这里夜间灯火通明,车站里一片繁忙景象,真让我感到兴奋不已。”在这样一段波折的旅程中,机场、码头、客运站、火车站,这些意象不断的出现,这些语言既给读者传达出一种对未来兴奋忐忑的期待,又有一种漂泊的流浪感。
这一点在奈保尔作品《米格尔街》中也能读到。通过贿赂,作者拿到了特立尼达政府奖学金去国外留学,正点赶到皮亚考机场,机场候机厅让他“感到了恐惧”,作者“欢快地朝飞机走去”,“影子就像一个小精灵在机场跑道上跳跃着”。“欢快”、“跳跃”这样的话语都传递着一种想要逃离的愿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但却不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自我,英殖民地特立尼达岛上的印度后裔这一边缘化的身份使得他想要逃离。逃离,不仅是一种行为,还表现出一种流浪的心理状态。
“房子”作为这一矛盾心理的另一意象在《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这一作品中也恰如其分地体现着其作用。毕司沃斯先生的人生就是由不同房子组成的曲线图,离开、搬家、再离开、再搬家……从一个房子到另一个房子,没有固定的栖所,不断地漂泊。对童年时和母亲一起住了五年之久的位于一间小路上的小泥屋,毕斯沃斯先生也仅将它看做一个暂时的栖息地;结婚后居住的哈奴曼大宅对他而言更不是心中的家;对随后居住的捕猎村,他的看法也不过如此,“他们真正的生活很快就会开始,在别处也一样。捕猎村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一次准备”;即便到了矮山,他仍觉得这不过是一次短暂的休息,小憩而已;待毕斯沃斯先生买下最后一座房子后,却也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其一生,他都生活在等待、期待和准备之中:他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换了一个又一个房子,不断地离开,他想要到达那个能称为“家”的地方,可是终了也没能抵达心中的家园。正如他写的名为“逃离”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书写,就像一次又一次的搬家,诉说的是想要逃离的愿望:逃离图尔斯家族、逃离贫穷、逃离沉重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毕司沃斯先生没有逃离成功,可他的儿子阿南德获得奖学金,离开特立尼达去了英国。或许,这也是成功逃离的另一种理想表达形式吧!
不论是否成功,逃离都只是离开,不能代表抵达。上述种种意象带给读者的感觉都是在路上,以及从未抵达过给人安定感的家。奈保尔倾向于在作品中用这些意象来构筑他的文学世界,正如他作品中大多数不断离开的主人公一样,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不安和漂泊无靠。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fanyanxlw/lw47791.html上一论文:研究金属材质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语言